飄天文學 >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402章:海外殖民利益
    天啓十一年,戰略鐵路正在修建,特別是通往蒙古草原的戰略鐵路,這條戰略鐵路的建設,這條戰略鐵路一旦修建完成,大明的大軍就能輕鬆壓境蒙古,作戰物資也能大量運輸到前線。

    所有新政省份,此時都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不再似過去那樣如同一潭死水,商人有錢賺,百姓有事做。物價保持穩定,收入不斷提高,民生持續好轉。老有所養、少有所教。

    內部市場十分繁榮,海外商品出口市場同樣也再度擴大。

    與美洲的貿易在天啓十一年直接就擴大了一倍,通過出口商品的方式,貴金屬持續流向大明。同時在與葡萄牙人在馬六甲城的貿易,雖然受到了美洲航線開通的影響,但貿易額也沒有大幅度下降太多。

    大明在朝鮮的利益則在持續擴大,大明商人在朝鮮大規模的投資,大明資本在朝鮮大量兼併土地、開採礦產,朝鮮政府完全就是一個傀儡。大明資本在朝鮮的圈地運動還在持續展開,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進入城鎮務工。

    因爲大明資本對朝鮮的投資,所以朝鮮並不缺少工作崗位。即便本土工作崗位不夠,海外也有足夠的工作崗位,大明開發海外殖民地需要很多勞工,即便是相鄰的大明東北地區,同樣也需要勞動力。

    朝鮮勞工工資低廉,用起來也很划算。

    此時的朝鮮,已經徹底的淪爲了大明的商業殖民地,這種殖民不是直接通過武力進行掠奪,而是通過貿易、商業投資對一個國家的勞動力、資源的持續掠奪。大明雖然在持續掠奪朝鮮,但同時也在保障朝鮮人不被餓死。

    只要沒被逼到要被餓死的程度,造反是很難成功的,何況大明距離朝鮮那麼近,又是外部矛盾,軍事技術的進步之下,愈加沒有反抗之力。

    所以大明派遣到朝鮮的總督。在朝鮮當‘太上皇’的時候,也對朝鮮進行了少量的改革。

    這些改革主要是爲了保障底層百姓不被逼上絕路,例如民政局的制度很快就普及到了朝鮮,朝鮮人真要被逼上了絕路。可以找民政局。民政局可以給他們救急,並且給他們安排工作。

    當然這些工作,通常都是安排到海外當勞工。

    普通朝鮮百姓在大明的這種掠奪模式下,甚至是差距不到大明是如何掠奪朝鮮的。表面上看,雙方是公平貿易。朝鮮的商品可以賣到大明,大明的商品也能賣到朝鮮。但問題是,朝鮮的商品都是沒什麼技術性的,附加值很低。而大明的商品技術含量高,屬於高附加值商品。

    這就相當於兩個人打架,強壯的一方不讓瘦弱的一方避戰,只能站在那裏和強壯的人比力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弱小的一方被欺負慘了。但到了臺上打架,人們看到的都是雙方在‘公平較量’。一般不會思考弱小的一方爲什麼要上去打架?

    同時大明的資本可以毫無阻礙的進入朝鮮,完全就是長驅直入,大明的資本比朝鮮商人的資本要強大太多了,加上大明控制了朝鮮的政權,可以頒佈很多有利於大明資本的有利政策,這種有利政策未必要公然的減稅什麼的,即便是同樣的稅率,也能出臺很多有利政策。

    朝鮮資本完全競爭不過,只能充當大明的走狗資本,從而保全高人一等的富裕生活。而那些朝鮮民族資本。則成爲了大明資本和朝鮮走狗資本聯合圍剿的對象,在龐大的資本打壓之下,還有朝鮮政府在一邊吹黑哨,朝鮮民族資本自然是潰不成軍。

    當資本對朝鮮的滲透越來越強。相當於整個朝鮮都在給大明打工。而且待遇還比大民工人要低上一等,很多緊缺資源在商業掠奪的環境中不斷向外流失。最明顯的就是朝鮮的女人開始產生嫁到大明去享福的觀念,越來越多朝鮮女人嫁到大明。

    同時朝鮮的資源也在流失,森林、礦產等等資源在持續的流失。

    除此之外大明還在壓榨朝鮮的人口紅利,一船接一船的朝鮮勞工被成羣的運往海外殖民地開荒。同時朝鮮的農業也在往經濟作物種植方面發展,棉花種植業正在不斷髮展。而糧食種植規模卻在縮小。

    大明將個人勞動效率不是那麼高農業產業分配給朝鮮農業,而大明的農業則負責生產個人生產效率比較高的項目。

    然後大明向朝鮮輸出糧食,朝鮮向大明輸出棉花等經濟作物。

    大明負責冶煉礦產,而朝鮮人則負責挖礦,這也是一種產業分工。髒活累活外包,本土保留技術環節。

    這種掠奪也還算比較溫和,雙方面子上還能過得去,唯一的矛盾就是貧富差距很大,大量緊缺資源外流,讓朝鮮百姓有點水深火熱,但也不是活不下去,只是累一點,基本的溫飽還是大明努力在朝鮮進行保障的。

    日本在天啓十一年,內戰持續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小高潮階段了。樣藩攻城略地,幕府節節敗退。這邊幕府從大明這邊購買了軍事裝備之後又展開了反攻,一時間劇情跌宕起伏。

    在這樣的局勢下,大明與日本的貿易已經全面展開。

    德川幕府已經無力限制地方大名私下與大明貿易,大明的商品持續的涌入日本,持續掠奪日本的貴金屬。

    對馬藩也被大明趁虛而入,成功的將對馬藩從日本分裂了出來,成立了一個‘對馬王國’,並且受到了朱由校的冊封,這冊封的含金量絕對是最高的,對馬王國接受了冊封,意味着和日本天皇完全斷絕了關係,從日本的體系中脫離了出來。

    天啓十一年,大明又從日本分裂出了兩個小王國,這些獨立出去的小王國,都有大明的駐軍,大明已經對日本完成了戰略圍堵。

    德川幕府此時自顧不暇,自然無力顧及這些問題。

    陷入混亂的日本,已經無力對大明構成什麼威脅,同時內部動盪也消化了日本的社會矛盾。

    日本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讓他們自己炸一炸。就不會炸到別人了。

    &nb

    sp;   而大明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利益則在持續增長,因爲大明資本涌入中南半島,中南半島水稻種植業規模持續增長,天啓十一年中南半島向大明輸出的商品糧已經增長到了將近三千萬石的規模。而且還在持續的增長,大明對中南半島的開發還不是很深入。

    中南半島各國向大明輸出商品糧、礦產以及其他原材料,大明則向中南半島輸入各種工業商品,從而完成掠奪。這種模式因爲中南半島人口並不是難麼多,倒是搞得不錯。中南半島的各國人民日子還不算過得太苦逼。畢竟是地處熱帶區域,農業資源豐富,喫飯不成問題,天氣也比較熱,不用穿多少衣服,居住也比較簡單,搭個棚子都能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