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415章:對蒙宣戰
    這次官場大清洗,持續時間相當長。一批接一批的官員落馬、辭官,同時一批又一批的官員又走馬上任。

    這些走馬上任的官員,全部都是在漢皇黨黨校裏經過培訓的,明白漢皇黨的核心利益是什麼,行政大原則是什麼。

    這些官員到任地方,效果立即顯現了出來。

    先是行政效率有了巨大的提升,新上任的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會做事的,行政效率的提高也是必然的。其次是地方官場廉潔程度有了巨大的提升,一層一層壓下去之後,貪污**的風氣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加上這次大清洗中被提拔起來的官員很多都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很明白基層貪腐的那一套。下面的行政人員想要矇蔽上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另外一個就是官府武裝力量的提升,每個州縣都成立了武警部隊,同時省級大員還能請求守備旅協助,更是有武警總隊的武裝力量支撐,官府強制性的政策執行能力大大增強。

    同時各地6續組建警察治安系統,地方鄉鎮逐漸結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高度自治模式。朝廷對地方政府的掌控力量增強了,地方政府對地方的掌控能力也大大增強。

    地方行政系統的行政效率、廉潔程度都全面轉好。

    同時各種部門增加,對各個領域也實行了有效管理,對百姓的保障性福利也你有出臺和執行。

    新政省份的官方形象得到了重塑,獲得了百姓的認可,不再如同以前那樣,對官府抱有仇視的態度。

    同時新政各省在天啓十二年,徹底完成了糧食儲備工作,每個州縣都囤積了可以支撐三個月的糧食儲備。

    這些糧食儲備工作,主要是大明糧油儲備公司負責,屬於商業機構負責地方糧食儲備工作。

    模式基本上就是真大明糧油儲備公司向市場提供商品糧,同時在各地進行糧食儲備,然後以儲備倉庫作爲糧食中轉。調入的新糧存入倉庫。將兩三個月前的糧食騰出來在市場上銷售。

    出多少入多少,從而保障地方糧食儲備充足。

    每個倉庫的存糧每個季度清點一遍,哪個倉庫的存糧少了就追究誰的責任,在常例的清查和懲處下。儲備倉庫的糧食是不可能被私人吞喫掉的。

    地方戰略儲備倉庫的糧食充足,這意味着大明新政各省即便碰上了什麼天災,也不可能餓死人。

    同時也意味着大明與其他國家生大規模戰爭,短期內是不需要擔心糧食不夠用的問題的。

    儲備瞭如此之多的糧食,和東北商品糧基地。以及南洋、中南半島的商品糧輸入有巨大的關係。

    同時北方新政各省因爲水利設施的修建,到天啓十二年已經修建好了大部分重要的水利工程,農業生產已經開始振興。

    這些糧食的儲備,爲大明的工業展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讓大明開始能夠成功的度過圈地運動所產生的農業生產規模下降的問題。

    天啓十二年因爲大規模的圈地運動,農業生產確實在萎縮。很多農民離開了土地,進入城鎮變成了工人你。從原本糧食能夠自己生產,變成了還要購買商品糧。商品糧需求量在天啓十二年快上升,關內農業產出開始下降。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了工人,農業生產總量下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各州縣糧食儲備的增加,讓朝廷有了調節農業生產和工業建設力度的緩衝時間。這依舊涉及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問題。過去明王朝是不會管這玩意的,但朱由校成立了新部門之後,大量過去不管的問題都成爲了日常需要考慮和進行管理的。

    很快秋收到來了,鐵路幹線已經修到了黑龍江,並且還是雙軌的。東北地區的大豆、玉米在天啓十二年秋季喜獲豐收,而鐵路的修通,則是喜上加喜。大量的商品糧開始以鐵路運輸的方式運入關內各省。

    運輸成本的降低,讓向更北部的外東北等地區的移民擁有了基礎條件。這意味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和各種原材料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運到關內或沿海港口,一些生產行動與商品市場因爲鐵路成功連接。

    農民和農業公司種植出來的大豆,也因爲鐵路的出現賣上了更高的價格。實實在在的帶去了利益。

    東北地區通網沿海港口的鐵路,也將在天啓十三年開工建設,逐漸會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

    此時東北的開程度還比較低,出了遼東開比較好之外。吉林和黑龍江地區都差一些,外東北就基本上沒什麼開了。

    整個東北的人口,此時只剛剛突破一千萬人,但地盤卻比後世中國東北還要大,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如果要展農村自然經濟模式。倒是可以移民很多人過去。但是在商品化經濟模式下,在沒有鐵路之前,很多地方是沒有開價值的。

    如今有了鐵路,商品經濟連接區域就擴大了,也就有了移民開的價值。商品糧的生產規模在未來可以在東北地區迅擴大,同時還可以繼續向東北地區移民人口。

    同時鐵路已經修到了甘肅,明年就能修到西域。修往蒙古明統區的鐵路也已經成功通車,對蒙古的作戰準備基本上已經完成。

    朱由校已經完全確定了親征的決定,所以他現在需要在親征之前穩定內部。在新政地區徹底完成中央集權就成爲了重要的穩定手段。

    軍事集權在天啓十二年已經完成,剩下的也就是政治集權了,將漢皇黨變成唯一的執政黨派,是親征之前必須完成的進程。

    與此同時,中央軍區的步兵師也開始換裝一段時間了。這一年大明在順利的秋收之後,朱由校過問了一番換裝情況。統帥部參謀茅元儀將換裝情況進行了彙報:

    “啓稟陛下,已經有五個步兵師完成了新裝備的換裝,明年開春前將有十個步兵師完成換裝。另外計劃種列裝新式步槍的三個騎兵師,也已經完成換裝。”

    “讓換裝的部隊抓緊訓練,適應好新式裝備,儘快形成戰鬥力。”朱由校交代道。茅元儀說道:“陛下放心,目前各部隊都在抓緊訓練。”

    <b

    r />

    訓練是要抓緊,不過訓練方面主要也就是槍法等方面。新式步槍和燧槍不同,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對槍法的距離要求也隨之增加。對於部隊士兵的要求,是三百米外要打得準。

    訓練的重點目標要是機槍手,因爲明軍的第二代新軍的作戰模式,是以機槍火力爲核心而展開的。

    不過在草原上和遊牧民族作戰。作戰模式又有所不同。騎兵機動作戰能力強,來不及佈置鐵絲網和塹壕,所以機槍火力網將面臨一個被突破的可能。因此步兵火力就比較重要了,而且近距離的時候依舊需要拼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