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1368 >第五百四十二章:她有她愛的人
    首先,提煉石油和原油所需要的技術沒有,其次就是設備沒有,但最爲根本就是沒有一個原理能夠拋出來,且即使是智商超羣的愛因斯坦或者是愛迪生,也必須是要需要很多的時間去專研和打磨,纔有可能在三年之內,研發出來。

    且這一切的一切,還必須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然一切都是空談,一切都是白說。

    提取石油是沒有辦法在元末明初的做得到了,至少就目前蘇擇東、覃天成還有劉振明所面臨的形式還有任務上來看,這是沒有必要做且做起來還非常費勁、費時間的一件事情。

    總的說來就是費力不討好。

    實際上,蘇擇東也很清楚,他也很明白,如果想要提煉出工業石油的話,這難度要有多大阿!他的的確確是不知道什麼化學公式還有物理的方程式,但是他對歷史還有地理很清楚,什麼大慶油田還有什麼什麼油田的,那是需要幾代的人努力纔有可能建造出來的玩意阿!

    怎麼可能被人分分鐘就挖掘得出來。

    不過,現在的沒有並不表示將來沒有,蘇擇東、覃天成還有劉振明做不到,可不代表他們所培養出來的那一批人做不到,又或者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其他人沒有辦法做得到!

    例如,中華也好,世界也罷,使用相當長時間的動物油後,因爲榨油技術的誕生,纔始有植物油。

    動物的油非常好的提煉,就只需要動物有肉,然後用烘烤或者是直接挖去的方式,他們的脂肪油可不就出來了嘛。

    雖然數量上,是少的,但是也能維持一定的生活還有煮飯、煮菜的需要。

    到了後,植物油的提煉,大約始於漢。

    不過根據蘇擇東所知的,那個時候的植物油還是沒有辦法直接食用的,畢竟從一件事情的起步、發展還有成熟有一段的路程需要走的,這個過程還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取消的或者是取代的。

    這必定是要符合客觀的發展規律,不然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的!

    到了後面,事物總算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中之後,芝麻油是最早被廣泛使用的植物油 !

    蘇擇東就有調查得到: 芝麻油在唐成爲極普遍的烹飪用植物油。

    但用油炸東西的記載還是到了北宋中期以後,油炸食品的記載開始增多。

    根據記載,蘇擇東查詢得到:宋莊季裕《雞肋編》中有一節專記油,詳述宋代各種植物油的提取,河東有芝麻油,陝西有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山東食蒼耳子油。

    另外還有旁昆子油(疑乃蓖麻油)、烏桕子油。婺州、頻州沿海食魚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人腦油!(宣和中,京西大歉,人相食”,又“煉腦爲油,以食販於四方莫能辨也”)。

    不過後世最常見的豆油的記載卻不多,但這時應該也產生了,只是應用還不及麻油那樣廣泛!

    這些都是一個朝代和地方的是食物志,是第一筆資料還有材料,蘇擇東想當然的是需要好好地打磨和查看,纔有可能對得起他的文科生頭銜,不然一切都是扯淡,一切都是白說,沒有說的事情,就跟是廢話一樣。

    所以,蘇擇東並不想賣弄自己的學問,他也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所以他繼續糾察下去,便知道:至明代,植物提取的素油品種增多。

    這些東西可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

    憑空捏造出來的東西,不僅是沒有人願意去相信的,且還是沒有會感覺能夠去接受的。

    根據《天工開物》記,蘇澤東知道:“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萊菔(即蘿蔔)子、黃豆、菘菜子爲上;蘇麻、芸臺子次之;茶子次之,莧菜子次之;雖然此時花生油已經傳入中華。

    但《天工開物》卻沒提到花生油。花生油是誕生得最晚的植物油。

    《天工開物》中有提到棉花耔油,但是作爲燈油提的!

    瞭解到了明代之後,蘇擇東肯定是需要了解更多的。

    所以,他還知道花生油的產生應該在清!但作於清嘉慶十八年的《調疾飲食辨》《油》篇中,卻只記植物油四種:脂麻油(芝麻油)、豆油、芸臺油(菜子油)、吉貝油(棉花子油),並無花生油。 那四種油應該也就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食用油。

    瞭解到這麼一個過程之後,蘇擇東的興趣便上來了,大呼不過癮,所以他繼續追查了,歐洲那塊地方的食用油還有工業用油的大致標準還有方式以及方法的大體流程到底是個怎麼一個模式的。

    結果,蘇擇東發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便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家歐洲人很少使用植物油,至少是在中世紀當中,他們更多的則是選擇使用動物的,或者是樹木、植物上面的油,而並非我們今日所看得見的黃油還有豆腐油、花生油。

    不過,在搜索相關資料的時候,蘇擇東還進一步的明白了,古代人制作油的一個大體流程到底是如何的。

    清代中期的烹飪書《調鼎集》亦有《油論》:“菜油取其濃,麻油取其香,做菜須兼用之。麻油壇埋地窨數日,拔去油氣始可用。又,麻油熬盡水氣,即無煙,還冷可用。又,小磨將芝麻炒焦磨,油故香,大車麻油則不及也。豆油、菜油入水煮過,名曰‘熟油’,以之做菜,不損脾胃,能埋地窨過更妙。

    作於清?嘉慶十八年的《調疾飲食辨》《油》篇中,只記植物油四種:脂麻油(芝麻油)、豆油、芸臺油(菜子油)、吉貝油(棉花子油)。

    從有準確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老式的木製榨油機在我國盛行了700多年,也許它存在的歷史可能超過了一千年,一直到解放後的1959年,全國還有木製榨油機15萬臺,出產的油脂佔到了全國產量的40%,到了1964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全部淘汰木製榨油機,這種木製榨油機才逐步走下歷史舞臺。

    類似的古老而成熟且一直在沿用的傳統工藝很多,如西方的葡萄酒加工工藝,經久不衰,古老而又生氣勃勃,深受人們喜愛。

    起源於中國的茶葉、白酒,其工藝主要也採用以傳統的蒸、炒、發酵等一系列方法,無不以純手工製作,小批量生產爲最高境界。

    蘇擇東瞭解到這些之後,就沒有對此再多過的研究了,畢竟沒有這一方面的必要了。

    這個世道上還真的需要有很多的煩心事以及很多瑣碎的事情需要他去解決。

    以至於到了後面,很多的事情都沖淡了蘇擇東對這些事情的熱忱程度,然後就變得沒有那麼多的事情,值得蘇擇東去做的了,因爲都是走個形式而已,還真的就沒有人在乎一個人的感受到底是如何的,反正自己爽,自己開心和滿意,就足夠了,其他的事情跟他們基本沒有太大的干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