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十國帝王 >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
    (第三更。)

    莫離此問,讓人覺得詫異,杜千書納罕道:“玄武城戰法,豈非已有定論?”

    “玄武城之戰法雖有定論,卻是之前的定論。”莫離打開摺扇,“而眼下,形勢變了。形勢變了,戰法自然要變。”

    “孟知祥離開成都,成都駐軍有隱祕調動,這些固然不假,然則他們未必是衝玄武城而來。”杜千書道。

    “不是衝玄武城來,是衝何處去?”莫離看着杜千書問。

    “孟知祥要靠親征打開局面,西川軍或許會另行他處,拋卻玄武縣這個選擇,賊軍可能自簡州向南,或自漢州向北,去出擊我軍背後。”杜千書想了想,“以攻爲守,這豈非也是一種絕佳戰法?”

    “戰法雖是絕佳戰法,卻無可能。”莫離篤定道。

    “請軍師賜教。”杜千書道。

    “北部綿州、龍州一線,南部合州、遂州一線,皆有我軍遊騎日夜巡視,防備甚嚴,西川沒有可趁之機。”莫離道,“既無可趁之機,孟知祥何必白費力氣?”

    杜千書尋思着覺得有理,一時沉吟下來。他不話,桑維翰接過話茬,“即便孟知祥向玄武城增兵,我軍也無需變更戰法,玄武城會戰,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又且,眼下除卻會戰玄武縣,大軍已無其他路可走。”

    “未必。”莫離輕搖摺扇,意態從容。

    “不會戰玄武縣,難不成調回百戰軍,會戰於梓州?”桑維翰不解。

    “參軍不先問形勢變化過程,而先問形勢變化結果,豈非謬矣?”莫離笑道。

    “形勢之變化,無非孟知祥增援玄武城。”桑維翰道。

    “孟知祥增援玄武城不假,參軍卻忽略了一。”莫離道。

    “路程?”桑維翰反應很快。

    “不錯,成都到玄武城的路程,近乎是兩個梓州到玄武城的路程。”莫離道。

    “既是如此,我軍正可以搶在孟知祥抵達玄武城前,與李仁罕、趙廷隱、張【c【c【c【c,知業所部決戰,將其擊潰。”桑維翰道。

    “參軍想得不差,然則,若是不能一戰而勝,結果會如何?”莫離問。

    “這......兩軍對峙,在玄武城外成膠着之勢。”桑維翰心中一動,自覺失言。

    “若是玄武城之戰成膠着之勢,梓州之戰會如何?”莫離又問。

    “這......多半也會成膠着之勢。”桑維翰完這話,額頭已經開始冒汗。如今大軍久攻梓州不下,若是再分兵玄武縣,自然更不可能旦夕間拿下梓州城。

    “戰事持續膠着,於誰有利?”莫離卻不給桑維翰喘息機會,繼續發問。

    “我軍戰線長,糧草補給較難,戰事持久對兩川有利。”桑維翰低下頭,不得不承認這。

    “若是戰事持久,結局會如何?”莫離還在問。

    “一旦戰事持續到冬日,只怕兩川之戰,難以爲繼。”桑維翰雖然面色不堪,卻也不是畏畏縮縮之人,“屆時,王師恐怕要無功而返,之前取得的戰果,也有可能付之東流。”

    “正是如此。”莫離這才微微頷首,放過了桑維翰。

    “然則此局何以破之?”杜千書這時候問。

    “要破局,卻也不難。”莫離氣態雍容,“無非兩種選擇。”

    “哪兩種選擇?”杜千書接着問。

    “眼下大軍的戰場在哪裏?”莫離卻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杜千書。

    “梓州城、玄武城。”隨着兩個地名出口,杜千書想通了此間關鍵,“要破局,必須要取得其中一處戰場的勝利!”

    “關鍵在於,爭取哪一處戰場的勝利?”莫離頭,又問。

    “爭梓州如何?”杜千書將皮球踢回給莫離。

    “此戰開始以來,相比西川,東川損失大,失地多,如今更是隻剩一座孤城,不得不苦戰待援,李紹斌威信折損嚴重,東川兵將也似乎不再同心同德,若是反間之計用得好,可收穫奇效。”莫離道。

    “如此,爭梓州似乎可行。”杜千書沉吟道。

    “卻有一處不便。”莫離接着道。

    “孟知祥來援在即,要在其趕到之前,將梓州城拿下,時間緊迫得很。而行反間計又最是不能急於求成,此間變數不,難以盡數掌控。”杜千書反應不慢,“如此,爭玄武城如何?”

    “爭玄武城,時間更緊迫。”莫離收起摺扇,沉聲道。

    “時間雖然更加緊迫,卻有一戰而定大局之可能。”杜千書眼神堅毅下來。

    “時至今日,誰敢保證,有把握能一戰而勝玄武城外三萬賊軍?”莫離問。

    “無論是爭梓州,還是爭玄武城,皆有利有弊,皆需一搏。若能博得一勝,兩川戰局自此大定,若不能博得一勝,前功盡棄,此戰難矣!”王樸搖頭感嘆,向李從璟拱手道:“樸主張穩紮穩打,先取梓州。”

    “僕主張先取玄武城!”桑維翰也表明立場,“沙場決勝,怎可沒有放手一搏、背水一戰之念?”

    其餘諸人,或者主張先取梓州,或者主張先取玄武,意見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兩派人數差不多,前者此戰能有今日成果,正是穩紮穩打得來,後者則該奮力一搏時就得放手一搏,不可坐失戰機。

    帳中衆幕僚爭論不休,帳外衆將士征戰不止。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但每一步決策卻又必須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看似矛盾,卻正是沙場之爭的決勝之處。

    最終,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李從璟,等着他來拿主意。

    李從璟適時站起身,環顧衆人,決然開口:“本帥主意已定......”

    ......

    在城頭督戰一日的李紹斌,拖着疲憊的步伐走下城頭,帶着一隊精銳親衛打馬回去帥府。

    長街冷清,在其中奔走的,除卻東川軍將士,便是被徵調的民夫,除此之外,再無閒散人等。戰事持續至今,這些人臉上也沒了早先的激昂振奮,面色大多麻木倦怠,如同孤帆在海上漂流了半月的人,看不到陸地、島嶼,也看不到希望。

    昔日,這裏也曾繁花似錦,雖比不上京都洛陽,比不上益州成都,卻也是東川翹楚,商賈雲集,行人密集。而今,這裏似乎成了一座牢獄,冰冷的讓人望而卻步,更不願在其中久待。

    策馬奔馳的李紹斌,忽然放緩了馬速,他望着這座“他的城池”,神態蕭索。

    日漸一日喪失希望的,不僅是梓州軍民,李紹斌何嘗不是如此?

    比之尋常兵將,李紹斌心中的痛苦更甚,對前者來,梓州陷落,無非是富貴成空,但對李紹斌而言,梓州一旦戰敗,他將一無所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