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十國帝王 >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
    如百戰軍將士所見,領軍前來馳援玄武縣的,的確就是李從璟本人。

    前日,在與軍中幕僚探討馳援領兵人選時,因此事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又責任重大不容有失,而李從璟最爲信任的百戰軍極其諸將,又已派了出去,當此之際,還有什麼人選,比他自己更加合適的?

    既然李從璟出現在玄武城外,也就意味着他一直以來等待的時機,已經到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此戰勝負關鍵也到了。

    此番李從璟所領兵馬,幾乎抽調了大軍大半精銳,共計一萬五千上下,留在梓州的兩萬餘將士,則繼續保持對梓州的攻勢。但軍中的驍勇之將,如郭威、夏魯奇、史彥超、李從珂、石敬瑭等,他都盡數帶來。

    兩川之役,沒能在這之前攻下梓州,戰場重心已經從梓州轉移到了玄武,在玄武投入這般多力量,正當其用。

    既然是李從璟親自領軍,細節處自然無可挑剔。

    首先是援軍馳入戰場的時機選擇。

    李仁罕所部與百戰軍鏖戰多日而未克城池,不僅兵鋒失了最初的銳利、士氣不如最初高昂,作爲攻城一方,連日久戰,損傷不小,其統兵將領,最初或許還會多加註意梓州方面,時日一久,苦於眼前戰事,必定鬆懈。

    其次,是對玄武到梓州之間的視野控制。兩軍斥候、遊騎的交鋒,以及王師徹底清除西川斥候、遊騎的時機,都做的無可挑剔。

    再次,經過李從璟有意安排,王師對梓州的攻勢,起先並未動用全力,這就使得王師攻勢能夠日盛一日,如此便給梓州、玄武造成王師要趕在西川軍攻下玄武之前,拼死奪取梓州的假象。這樣一來,梓州戰事不停,西川援軍便不會自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百戰軍在玄武城已經堅持了足足半個月。

    因此,王師從梓州一路疾馳而來,玄武城外的西川軍也沒有能事先得到情報,等到大軍離玄武城已只十來裏時,後知後覺的西川軍已經來不及有太多反應。

    連撤離都來不及。

    若是李仁罕攻城部曲只有半數,還留有半數應對別的情況,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境地,然則其部與百戰軍的戰鬥,已經使得李仁罕不得不調遣所有大軍,竭盡全力攻城。

    即便如此,也是半月未克。

    李仁罕在得知王師行蹤後,連忙下令攻城大軍後撤,慌忙調整全軍陣型,佈置營地防守,但卻已經晚了。

    王師各部,在李從璟親自衝鋒陷陣的情況下,攜雷霆之勢,勇不可當,殺入陣腳不穩的西川軍陣中,如巨大洪流衝入村莊,席捲了房屋茅舍,如巨大利刃切開魚肉,血肉橫流。

    圍繞玄武城,方圓十里,人潮涌動,殺聲震天。

    近乎精疲力竭的百戰軍,不甘隔岸觀火,打開城門,殺出城來。他們連日來被動挨打積攢的戾氣,也終於在這一刻得以有機會釋放。

    李從璟率軍自東面殺出,火速殺入玄武城東牆外的敵陣。

    撕裂陣型後,下令郭威、高行周帶領各自部曲,分爲南北兩股,分別向南、北門殺去,並且向西門匯合。

    他自己則帶精騎,如一柄鍥子,順着西川軍營前衝擊,將妄圖回營的西川軍盡數攔截、絞殺。

    玄武城外的西川軍,原本分作三部,一部鏖戰四面城牆,另一部在四面城牆前壓陣,預備隨時替換攻城所部,最後一部則留守營地。

    這其中,留守營地的西川將士,少之又少,合在一起不過兩三千之衆。

    李從璟帶軍殺入戰場後,戰場局勢發生變化。

    西川軍攻城的將士,得令後迅速回撤,意圖與壓陣所部相互掩護,退入營中據守,而本在營中的將士,限於數量有限,雖有出營援引之舉,卻不成規模。

    從梓州來援的橫衝軍、龍驤軍、萬州軍、武信軍及護國、保義各軍精銳,由各自主將率領,在李從璟統一佈置下,主攻便是西川軍壓陣所部。

    在百戰軍出城後,在城池東、南、北面各處戰場上,王師各成三面夾擊之勢,意欲將西川軍合圍擊潰,同時又在大局面上保持向西進擊的姿態,將西川軍向西驅趕、包圍。

    王師來援,大出西川軍意料,讓西川軍衆將士驚慌不已,他們更不知來援的王師有多少兵馬,只看見鋪天蓋地的黑甲狂潮席捲而來,勢不可擋,多數軍士心神大亂。一方面,西川軍固然猝不及防,無法有效改變陣型自保、迎擊,另一方面,士氣在王師猛烈攻勢下,很快陷入低迷。

    故此,王師勢如破竹,西川軍節節敗退。

    李從璟自不用多說,雖自李嗣源繼位以來,除卻荊南一役,四年間幾乎沒有再親上沙場,但今日衝鋒陷陣,勇猛之姿更勝當年,所領馬軍雖不是君子都,然禁軍精騎卻也是真正的精銳。

    在黑袍黑甲的李從璟面前,西川軍中幾乎無人能擋其腳步片刻。

    王師中,上有高行周、郭威、夏魯奇等老將,下有史彥超、符彥琳、石重貴等新秀,這些人莫不驍勇善戰,都可謂一時之選,有他們帶頭衝鋒,加之戰局又有利,王師殺敵破陣如同飲水。

    <

    br />

    但在衆將中,要說奮不顧身、悍勇可畏之人,卻不是這些大將、小校,而是李從珂、石敬瑭兩人。

    其中尤以石敬瑭最爲悍不畏死。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此戰只能勝、不能敗。

    此戰若是勝了,姑且不說李從璟願意分多少軍功給他,最起碼不至於太過難看,他也還能保有一線東山再起的希望;若是此戰敗了,李從璟卻是鐵定會拿他開刀,屆時打落谷底都只憑李從璟一句話。

    而且有了劍州之敗,到時李從璟便是要問罪於他,也不會再有人再有理由爲他求情。

    雖說勝了也只有一線希望,石敬瑭卻不得不將性命都賭上。因而在各部之中,他率領的本部人馬,是最悍勇也是最不計傷亡的。

    甚至是傷亡最大的。但事到如今,棄車保帥,也是無奈之舉。

    激戰雖只兩個時辰,玄武城外,已是血流漂櫓,橫屍遍地。

    出現如此慘烈之象的原因,是因爲西川軍已近乎全面潰敗。東門已無西川軍,所部或者戰死,或者投降。南北面的西川軍,已潰敗近半。

    勉強還能穩住陣腳的,是西門外的數千西川兵將。因其是最後陣地,故而尚有一些殘力。

    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三人,此時也都在西門外匯集。

    只不過事到如今,任誰都看得出來,西川軍大勢已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