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十國帝王 >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
    安重誨回望了一眼戶部左侍郎裴嚴,依然不明白他何以敢明目張膽站出來,如此**裸對秦王大加攻訐,更讓他不解的是,戶部尚書竟然沒有對自己下屬官吏的出格舉動,有太多微詞。

    直到散朝之後回到中書省,安重誨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那輛來自南方,趕了千里路程來到洛陽城前的尋常馬車,在儒雅男子上車後,重新駛進了城中。它從繁華街道擁擠的人羣中安靜行過,不起眼也沒有半分波瀾,如同渡江的蘆葦。

    最終,馬車停在一座極度富貴堂皇的府邸前,與尋常府邸不同的是,府門大開,門前有帶刀甲士戍衛。恰巧,當馬車停下時,街道上碾過來一隊威武不凡的儀仗。

    儀仗中的主人身着王袍,器宇軒昂,但當他看到停在府門前的那輛平凡馬車時,刻意擺出威嚴之相的臉上,卻不禁露出了激動之色,稍作猶豫,他便下了馬來,放下身段,疾步來到馬車前。

    馬車中的男子聽到動靜也已出了馬車,他雙眸微縮,瞧了一眼正滿面喜色趕過來的年輕人,心中已有了對方的初步印象。

    “小民邊鎬,見過趙王。”儒雅男子俯身行禮,一舉一動,皆有從容之氣。

    “先生快快免禮。”年輕男子連忙扶起對方,親切而又激動道:“先生終於到了,孤王盼之久矣!”

    不時之後,府前相見的兩人,在府中的廳堂中相對而坐,除他兩人之外,身旁便只有伺候茶水的侍女。

    “先生應孤之邀,不遠千里遠道而來,孤深感榮幸,今日先生初臨,孤王本應大設宴席,爲先生接風洗塵,以盡地主之誼......”趙王言語熱絡。

    “殿下此言差矣,大唐坐擁天下,殿下貴爲大唐皇子,若說盡地主之誼,豈非該對天下人皆如此?”儒士微笑道,“況且僕自江左而來,殿下心胸寬廣自是不會掛懷,但尋常人等卻未必作此念想,大張旗鼓仍是稍有不便。”

    “先生思慮周到,孤王佩服。”趙王心情愉悅,不吝讚美之詞,“得先生輔佐,孤王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兩人一見如故,不免徹夜長談。

    ......

    金陵。

    年關將至,本也是忙碌時節,對預備明年對楚地用兵的徐知誥而言,眼下尤其繁忙,與許多渴望建功立業的官吏一樣,對大戰前的準備,即便是再忙,徐知誥也是甘之如飴。

    只不過這兩日來,徐知誥情緒稍有些變化,一塊大石壓在心口久久不能落地,反而是重量與日俱增,讓他倍感壓迫。日暮之前,堂中即已點亮了燭火,直到侍者來提醒他用飯,他才察覺到夜色降臨。此時他沒甚麼胃口,擺擺手示意稍後再說。

    再度埋首案牘的徐知誥,被一陣冷風擾得微微皺眉,不等他說什麼,隨着一陣響亮的腳步聲傳來,一名鮮衣亮甲的年輕甲士進了門來。此乃徐知誥近衛統領,喚作林仁肇,雖年紀輕輕,卻深受他的器重,同光年間他去草原時,便帶了此子隨行,彼時對方還只是一介少年。

    看到林仁肇這番模樣,他便知有重要消息到了。

    “丞相,武昌急報!”

    “何事?”

    “林司首到了武昌。”

    徐知誥驚喜不已,“林司首無恙?”

    “傷勢頗重,但性命無礙。”

    “快將信報拿來。”徐知誥心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快速瀏覽了一遍信報內容,感到身心一陣輕鬆。

    當日林安心被追到山崖前,進退無路,在軍情處將其萬箭穿心前,她決然與兩名女衛跳下山崖,也是她運勢頗佳,這纔沒有橫死江中,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撿回一條性命。

    看完信件,見林仁肇依舊沒有退下,徐知誥遂問道:“還有何事?”

    “邊鎬已經到了洛陽。”林仁肇道。

    徐知誥點點頭,示意知曉。

    林仁肇遲疑片刻,還是忍不住問道:“丞相,邊鎬當真能贏取李從榮的信任,助我們扳倒李從璟?”

    徐知誥放下玉筆,看向林仁肇,笑道:“王佐之才,江左邊郎。這話可不是白說的。”

    林仁肇擾擾頭,“可這話是咱們編出來的啊!”

    “話出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屬實,他人是否相信。”徐知誥道,“爲讓邊鎬名動天下,金陵不惜花費重金,召集各方賢才品評天下人物,宋齊丘、馮延巳等名士更是甘做陪襯,這纔有了‘南國十分才氣,而邊郎獨得其九’的聲勢。李唐境內的才子,不是做了秦王府幕僚,便是貢舉揚名,李從榮要得一個有天縱之才的謀士輔佐他,談何容易?邊鎬北上,可謂是雪中送炭,正合其意,李從榮高興還來不及,如何不信?”

    林仁肇若有所思,半響後訕訕道:“卑職就是擔心,李從璟和他身邊那幫人不好對付。”

    “這你不必擔心。”徐知誥笑容泰然,“雖說‘南國十分才氣,而邊郎獨得其九’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但縱觀大吳朝野,論機謀才智,卻無

    人能出其右,便是嚴可求也不會比他更強。此番邊鎬北上,不說助李從榮扳倒李從璟,至少能讓我大吳伐楚時再無北境之憂。”

    林仁肇撇撇嘴,頗有些不服氣,他自小被徐知誥收養,一直帶在身邊教導,自然不會甘認才能比旁人差。

    但若是李從璟在場,肯定不會懷疑徐知誥的論斷。

    因爲邊鎬此人,可是幫那個南唐滅了楚、閩兩國的大猛人。

    ......

    “只建功,不爭儲?”邊鎬聽罷李從榮的話,面露愕然之色。

    “先生沒有聽錯,孤王正是此意。”李從榮面容嚴肅,“先生初至,問孤王之志,這便是孤王之志:爲一代賢王。”

    “殿下恕罪,小民愚鈍,不解殿下之意。”邊鎬心中雖有千層浪,面上卻不動聲色,“殿下乃大唐皇子,爲何自縛手腳?亦或是,殿下心有顧慮,不信小民,不願與小民開誠佈公,肝膽相照?若是如此,小民請回!”

    說罷,邊鎬作勢起身。

    李從榮連忙拉住邊鎬,“先生多慮了,孤王既請先生來,焉會不信任先生爲人?”

    “那便是不信任小民才學,認爲小民不足以輔佐殿下成就功業?恕小民才疏學淺,請放小民南歸!”邊鎬看起來很生氣。

    李從榮好勸歹勸,總算讓邊鎬安靜下來,“先生莫急,且聽孤王緩緩道來。”他嘆息一聲,“先生雖遠在江左,想必也是知天下事的,孤王請問先生,眼下我大唐誰最有可能入主東宮?”

    “自然是秦王。”邊鎬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