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十國帝王 >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
    皇帝要捨棄京都出奔,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長樂府的城防縱然堅如壁壘,若是這等消息擴散出去,軍民肯定也要跟着出逃,那城池還如何防守,豈不等於拱手讓人?

    ——更何況長樂的城防並不是那麼堅固。

    得到消息的吏部老尚書,摟起衣袍就跑過來,擋在了正騎上馬的王延鈞面前,一雙枯槁的手死死拽住馬繮,竟然憑空生出許多力氣,讓王延鈞一時沒有掙脫。

    “陛下不能走!陛下若是走了,長樂必定守不住,屆時大閩就危險了!”老尚書老淚縱橫的勸諫王延鈞。

    “滾開!”城外唐軍水師正在屠殺閩軍水師,更有唐軍馬步軍奔襲而來,不久長樂府就要陷入重圍,此時王延鈞正在驚急交加的關頭,哪裏容得下老尚書擋住去路,“敢擋朕的路,你就不怕朕砍了你的腦袋?!”

    吏部老尚書心頭悲痛。

    想當年王審知在時,他傾力輔佐,與其共治閩地,多年心血澆築,終於使得閩地大化。百姓安居樂業,府庫也頗爲充盈,而王審知也被封王,他本身更是身居高位,此等功業與風流意氣,人間罕有。

    孰料王審知一朝崩殂,王延鈞便殺兄篡位,這也就罷了,其人上位後親小人而遠賢臣,讓那薛文傑那等奸佞把持軍政,鬧得閩地怨聲載道,好好的江山社稷成了一堆破銅爛鐵,讓老尚書跟王審知的畢生心血毀於一旦。

    老尚書已經是遲暮之人,所謂晚景淒涼,有更甚於此者乎?

    心頭如此陣痛,老尚書驟聞王延鈞要捨棄長樂府南奔,此間悲憤如刮骨之刀,讓他痛不欲生,怎會坐視王延鈞離開?

    “陛下要讓臣死,臣便縱是引頸受戮又有何妨?然則閩地大好江山,陛下棄如敝履,今日說走就走,一朝離了長樂,來日如何面對九泉之下的先帝?!”老尚書誓死不鬆開繮繩。

    王延鈞又急又怒,口不擇言喝道:“唐軍來伐,爾等束手無策,只會相對垂淚,尸位素餐之輩,於國於民毫無用處,除卻享受朕的恩賜,爾等還會甚麼!大閩便是因爲你這樣的人太多,才擋不住唐軍來攻!今日朕要南奔泉州,緩圖大計,你又不許,如此做派,不是沽名釣譽是甚麼?”

    一番話,把老尚書說的呆在那裏,一個字也吐不出來,直欲吐血。

    王延鈞又道:“你不是要守長樂嗎?好!朕就把長樂軍政交給你,由你來統領長樂軍民抵擋唐軍!你不是向來依仗自身資歷老,跟隨過先帝,而自詡憂國憂民,敢爲大閩江山效死嗎?今日朕倒要問問你,你敢把守長樂抗拒唐軍,與長樂共存亡否?!”

    一番話聲色俱厲,吼得左右人等都愣了。

    老尚書面色一片蒼白,彷彿剩餘的壽命瞬間叫人抽走。

    下一刻,老尚書拜伏馬前,以頭扣地,痛哭道:“臣,願爲大閩守長樂,與長樂共存亡。”

    這可驚到了王延鈞,他怔了怔,一陣失神。

    “當真?”王延鈞驚疑的問。

    “城若破,臣願以身殉國。”老尚書伏地不起。

    王延鈞心頭波濤洶涌,一時竟是無言。

    他平素向來看這老尚書不順眼。

    對方依仗着是王審知舊臣,向來沒少向他直言進諫、觸犯他的天威。在王延鈞看來,這老頭子除了老而不死之外,半分用處也沒有,也不會看人眼色行事,更不知國君大於一切,迎合國君心意遠重於江山社稷的道理。——朕是大閩皇帝,是大閩的天,你都不知好生侍奉朕,讓朕開心,還好意思口口聲聲爲了大閩社稷?即便是爲了社稷,也當知道,朕大於江山社稷!

    爲此,本該爲宰相的老尚書,在他稱帝后大肆封賞的時候,只是堪堪得了個吏部尚書,而且近來王延鈞還打算撤了他的尚書之位。

    卻不曾想,至此國家危亡之際,此時老尚書竟然願意替他把守長樂,抵擋擁有拔山填海之勢的唐軍,與長樂共存亡。

    ——王延鈞並不擔心老尚書說假話,因爲他可以帶着老尚書的家人一起走,挾爲人質。

    “陛下,唐軍勢大,就要臨城,既然尚書願意守城,陛下還是快些去泉州,也好儘快招募勇士再圖大計。”王延鈞身旁,一名素來得他信任的親信臣子,見他怔在那裏沒了動作,忙出聲說道。

    王延鈞回頭望着這名心腹之臣,眼神有些複雜。

    心腹連忙道:“千金之軀不坐垂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萬萬沒有以身犯險的道理,還是快快離開爲好。與唐軍廝殺的事,交給軍民就可以了,如若不然,陛下養他們何用?”

    這話說到了王延鈞心坎裏,他點點頭,下達了老尚書守城等一應處理後續事宜的命令後,就帶甲士急忙奔離。

    王延鈞帶領大量甲士撤離,長樂內外頓時一片混亂,軍民都駭然變色。百姓們收拾了家當要出城,卻被守軍攔在門前,而且城門緊閉,他們擁堵在街道上,縱使萬般着急、惶然、嚎哭也是無用。

    “陛下都走了,長樂還怎麼守,爾等難道只知有軍令,而不知自家死活嗎?棄京都、軍民而走的君王,爾等爲何還要爲他效死?還是打開城門,你我一起逃命去吧!”城門前,有膽大的人向守軍呼喊。

    只是半日激戰,馬尾前的閩軍水師就或死或降。戰事停歇後,唐軍水師接管水寨,同時進抵長樂,水師船艦裏運送的馬步軍,一波波登岸。而後四面合圍長樂城,並且紮下營壘。

    當日夜,長樂城內嚎哭之聲傳出,唐軍大營中清晰可聞。

    翌日,唐軍搬運輜重,一輛輛投石車、火炮、大弩,在城外整齊排列。一座座巢車、棚車、雲梯車,或者組裝完備——多年來演武院沒有忘記持續改良軍械,或者加緊建造,不停往營外佈置。

    更有數萬侍衛親軍精甲,踩着地動山搖的步子在營外佈陣,小陣連接成大陣,大陣連接成鐵甲海洋,旌旗如林,槍矛光寒。精騎奔行四周,帶起卷卷煙塵,不時到城前耀武揚威。

    不僅城中百姓,這下連守城的將士,都有了要哭的心思。

    入夜,吏部老尚書駐足城頭不去。

    “尚書都在城頭呆了一整日了,粒米未進,還是下去歇息一二,用些飯食吧。”有與老尚書交好的官員,上城來勸道。

    老尚書面色悲愴,搖搖頭,沒有挪步。

    官員嘆息一聲,稍作遲疑即道:“老尚書乃是先帝肱骨之臣,在長樂素來有聲望,今有老尚書帶長樂軍民守城,唐軍必不能克。”

    老尚書看了官員一眼,目光哀傷,“陳公何必如此寬慰於某?長樂守不住,你我心知肚明。唐軍之盛,實屬生平僅見,船艦千艘,甲兵十萬,器械完備,莫說長樂一隅之地,便是大閩五州十餘縣,又能苟延殘喘幾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