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宋仕妖嬈 >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反對?
    垂拱殿,對於南宋來說,是個不輸於大慶殿的聖地。

    這裏,黎民政事軍機要事,都會在諸多重臣和天子的商討中落下大的策略方針,最後在大慶殿宣告羣臣,最後再有大宋各部門之間配合實施。

    可以說,有一大半的重要事情,皆成於垂拱殿。

    從某方面來說,垂拱殿的小朝會,遠遠要重要於大慶殿的大朝會。

    比如今天,垂拱殿就要決定一件關係到大宋未來數十年的重要大事:立儲。

    官家趙昚看不出喜怒哀樂的坐在椅子上。

    謝盛堂看不出喜怒哀樂的站在官家身後。

    其餘人衆,除去恭王趙惇,幾乎都沒什麼大的情緒波動。

    畢竟能混到垂拱殿參與立儲事項的,就沒幾個庸人,全都在官場上養成了大家的氣度——越是到關鍵時刻,越是沉的住氣。

    左右相公,湯思退和張杓立於臣首。

    恭王趙惇和慶郡王趙愷,因爲身份的特殊性,獨立站在另外一個角落裏。

    趙昚看着衆人,微微頷首。

    意思說大家議事罷。

    議事。

    能有什麼事,當然是立儲。

    到了今天,所有事情都將是水到渠成。

    官家心裏清楚,所有人心裏都清楚。

    趙惇必然成爲儲君,之後入主東宮,開始分政。

    只有一個人。

    與官家和謝盛堂一般,看不出喜怒曖昧面無表情的趙愷——他並不急,也不恐懼,更沒有失落。

    從自己被貶,李鳳梧就沒出過手。

    如今的趙愷,依然漸漸成長,不再是當初那個有點得失就會患得患失的慶王。

    而且他也知道。

    就算是趙惇成爲太子,自己也沒什麼可失落的。

    對於儲君這個位置,得之我幸,失之亦無不幸。

    況且,李鳳梧真會不出手?

    趙愷怎麼都不相信,李鳳梧會就這麼放棄,會就這麼輕易的讓趙惇入主東宮。

    所以趙愷很是淡定。

    相比於趙愷的淡定,恭王趙惇的情緒則要複雜的多——努力這麼多年,無所不用其極,如今那個東宮之主的位置終於在望。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夢了好久,終於要把夢都實現。

    這位皇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扯起嘴角的笑,卻略略帶着一絲神經質……

    立儲麼。

    當然不會一來就說,咱們立儲君吧,我看恭王趙惇長得好看,出手又大方,官位又最高,咱們就立他吧……

    還得先鋪墊一下,表示咱們的恭王殿下德行所歸,也是衆望所歸,於情於理,於功於才,都是儲君的不二人選。

    所謂名正言順,就是這個道理。

    於是,湯思退率先提到,莊文太子薨了三年,爲趙室天家計事,我們應該在兩位皇子中再選一位儲君,早些培養,將來才能順利接過官家的衣鉢。

    趙愷畢竟也是皇子,再沒有立儲的可能,在提立儲的時候,還是不能漏了他。

    況且還有個長幼之分。

    這就是禮制。

    雖然提到了兩位皇子,但衆人知曉,趙愷是來打醬油的,接下來大家就是要狂肆的歌功頌德恭王趙惇,讓所有人……甚至於天下人都知曉,咱們的恭王殿下超過慶郡王趙愷成爲儲君,是水?

    角成?br />

    是天命所歸。

    湯思退開了個局。

    接下來落子的人便是一向支持趙惇的人。

    比如戶部尚書王佐,率先以籍田祈年禮說事,然後說恭王趙惇代官家行事,在玉皇山行了籍田祈年禮後,開春以來,各地反饋回來的春耕之事,皆是祥兆。

    顯然今年我大宋要全境大豐收。

    王佐是誰?

    紹興十八年戊辰科狀元。

    一甲狀元,這才華可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這一番不吝言辭的讚譽,用詞華麗,行文如流水,駢散結合,朗朗上口一氣呵成,文采之昭彰,才情之卓然,就是南宋文壇盟主,如今的參知政事周必大聽到耳裏,也忍不住讚了一聲。

    王尚書真是好文采!

    不過這一番之露骨,只差沒有跪舔,着實也讓一衆文臣汗顏。

    咱們的王尚書爲了扶龍,已經丟掉了節操啊。

    這些話就是湯思退聽了,也覺得有些尷尬。

    只是落在趙惇耳裏,卻如妙音天諦,渾身舒坦得緊,暗道咱們的王佐尚書,才情卓然,不當相公簡直可惜了啊。

    接着是兵部。

    湯碩承襲其父的風骨,比較務實。

    說的都是隆興北伐時期趙惇立下的功勞,然後又帶了一句,恭王趙惇推薦的人才,光化軍都統制李睿組建天逐軍,效果顯著,大宋重騎已成大器,未來恢復江山北伐衆,必將成爲定鼎戰場的重器。

    最後落下一句,恭王趙惇功不可沒。

    相比於王佐的文采,湯碩就要差了許多,但他說的話卻更有效果。

    就是蔣芾聽了,也不得不贊同。

    樞密院章軍事,對天逐軍的狀態最是瞭解,確實如湯碩說的一般。

    李睿功不可沒。

    舉薦李睿的恭王趙惇,自然也有功。

    然後又是其他臣子,說了許多趙惇的功勞。

    最後湯思退落字成箴,“功事盡言,恭王趙惇雖居於慶郡王之下,但其善政其長,可比擬莊文太子,又勇猛開拓,承繼官家之風範,當爲儲君!”

    如果沒有意外,趙昚大概也會勉勵一番,然後同意。

    當然,還有個流程。

    趙昚也會故意等一會,留給其他臣子。

    看是否有人反對。

    這個流程必不可少……畢竟要做到名正言順,就得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趙昚於是沒有立即說話。

    看着樞密使蔣芾,同知樞密院事、太尉魏杞,以及工部尚書王望北、吏部尚書史浩、禮部尚書洪遵、殿前副都指揮使趙琿、御史大夫趙作仁等一衆一直沒有說話的人。

    然而許久之後,也沒人做聲。

    誰會反對?

    蔣芾和魏杞都知道趙愷大勢已去,王望北、史浩、趙琿、趙作仁和洪遵等人是誰當太子都無所謂。

    趙昚笑了笑,“如此說來,恭王趙惇衆望所歸,無人反對,朕欣慰之,儲君能有此名望,當是我趙室之福,若無異議,朕欲立其爲儲君!”

    趙惇聞言狂喜。

    心中千軍萬馬奔騰!

    我終於要成爲儲君了!

    然而平地起驚雷。

    垂拱殿門口,一道淡淡的聲音,卻如九天驚雷,將所有人都震驚了。

    “臣反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