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朝貴公子 >第五百五十三章:萬象更新
    李秀榮開始出現在政事堂。

    一羣宰相們憑空的發現這裏多了一個女人,自是覺得很不自在的。

    只是此時,他們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硬着頭皮適應了。

    好在事情比他們預料的要好了許多。

    此前,李秀榮所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讓人覺得無所適從,甚至許多人心裏是反感的!可漸漸的,大家卻發現,其實李秀榮似乎並不願多管閒事。

    她只關心財政部。

    只要和財政部無關的事,她一向緘默不言。

    於是乎……大家也就放心了一些。

    無論如何,事情沒有想象中的糟糕,大家原以爲這位公主殿下,會干涉一切朝中的事。

    而至於財政之事,顯然是想守也守不住了。

    如今這般,這等於是大家達成了一個默契,財政部的事,鸞閣處置,而其他六部之事,鸞閣絕不插手。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宰相們不去觸碰財政部的事務!

    因爲一旦觸碰,大家都心知肚明,以這位公主殿下此前的表現,定要掀起血雨腥風。

    既然對抗無用,不如大家各自守着自己的底線,盡力不去幹預對方的事務。

    魏徵已經上任了,這財政部也算是正式成立!不過大唐的財政之事,關係極爲複雜,複雜到連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種稅賦。

    這倒不是這些宰相們無能,其實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

    隋唐之前,天下大亂,兵強馬壯者爲王,他們是根本沒有一套真正的財政制度的,今日要用兵,找個理由加一點稅賦,明日換了新的主人,又新增一種稅賦。

    而大隋沿襲了北周、北魏的體制雖然想要嘗試梳理,可實際上,等到隋煬帝登基,這個改革其實就已名存實亡了。

    原因很簡單,隋煬帝好大喜功,一旦梳理多如牛毛的稅賦,那麼錢從何處來?

    要修運河,要對高句麗用兵,甚至……爲了開創這千秋偉業,在這多如牛毛的稅賦之上,又新增了不知多少稅種。

    等到大唐沿襲了隋制之後,積重難返。

    大家發現一個可怕的問題,就是整個大唐人人都可以徵稅。

    譬如戶部可以徵糧,而兵部也可以類似於府兵的形式,徵集大量的徭役,工部也是如此。

    而到了下頭各道各州、各縣,居然都有數目繁多的稅收手段。

    論起稅收,大唐堪稱是無敵一般的存在,疊加了數百年來的各種稅收buff。

    而這些稅賦,有的根本不合理,而且雜亂繁多,有的已經名存實亡,只存在於律令之中。有的你壓根不知道這玩意是從哪裏來的,既無出處,也完全沒有道理,可人家就是白紙黑字寫在那裏。

    再加上稅收的手段,又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徭役,有的是糧,有的是實物,有的是錢……

    因而,這稅賦堪稱爲雜亂無章,沒辦法清理。

    三省其實曾經想要清理一下,將所有的稅賦都統一到戶部來,可很快發現,根本無法協調,最後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

    現在鸞閣插手,倒是大家樂得清淨了,固然稅賦的權力關係重大。

    可是許多人心裏也有數,這是喫力不討好的事,誰幹這事,最後都要得罪人。

    既然如此,那麼丟給財政部便是了,到時國家的稅賦若是大大的減少,就是財政部的過失。

    過了幾日,魏徵便上了一道奏疏——財賦十疏。

    大抵是,他針對當下的情況,確定了財政部的職責,並且大致的歸納了各種稅賦的稅種,以及徵收的方式。

    當然,這個奏疏野心很大,直接將地方官吏與稅賦剝離。

    也就是說,以往收取稅賦,都是府兵、各州、各縣,直接進行徵收,他們徵收之後,最後彙總到朝廷的國庫裏。

    可現在……不讓地方州縣還有府兵們直接收稅了,採納的卻是建立一個覆蓋天下的稅收體系,與地方官吏徹底斷絕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時之間,朝野又譁然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啊!要知道,地方官從前最大的職責之一,就是收取稅賦,他們不收稅,誰來收?

    魏徵提出的辦法是,直接在財政部之下,設立一個專門的稅收機構,從縣開始,而後是州,再之後是道,最後納於財政部之下。

    這個計劃,企圖心極大。

    而要做到這個計劃,首先就需要天下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一十一個縣裏都設置財政部下轄的衙署,所需的人手,竟要五萬之多。

    五萬人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這天下才幾千萬人口呢,等於是一千個人口之中,就要有一個完全脫產的稅吏。

    這一下子的,房玄齡等人再也坐不住了,就差跳起來罵一句,魏徵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沒過幾日,有人將魏徵叫到了政事堂。

    一羣宰相拉着臉,看着魏徵,便直接道:“你的奏疏,我等倒是看過了,魏相公覺得切實可行嗎?”

    先說話的乃是杜如晦:“你可想過,五萬個稅吏,還有衙署,需要多少開銷?就算一個稅吏,一年三十貫便能養活,這又是多少錢?”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大家都心疼錢,錢是這樣花的嗎?

    魏徵自是對這些問題早就有了答案的,道:“一年不過兩百萬貫而已。”

    “還而已……”看着魏徵淡定從容的樣子,杜如晦震怒道:“朝廷的歲入,也不過數千萬貫,爲了收這數千萬貫的稅,拿出兩百萬貫徵取稅賦?”

    魏徵依舊顯得波瀾不驚:“看上去很多,其實卻很少。”

    杜如晦似乎更氣惱了,還想說點什麼,就在這時,卻是有宦官道:“陛下駕到。”

    這裏頭的談話戛然而止,卻見李世民正徐徐的踱步進來,身後跟着李秀榮。

    當然,李世民不是來給魏徵站臺的,只是他也很震驚於財政部所上的奏疏,聽聞今日三省一閣要議定此事,也想來看看。

    專門養活數萬個稅吏,這不是小事,朝廷有這錢,徵五萬精兵難道不香嗎?

    衆人迎了李世民,隨即李世民進入政事堂,坐上主位,他開口道:“朕只旁聽,諸卿可以暢所欲言。”

    聽了李世民的表態,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心裏有底了,同時暗暗鬆了口氣,看來陛下也未必認同魏徵。

    於是,杜如晦咳嗽道:“陛下,方纔說的是,要養活這麼多的稅吏,朝廷至少要撥付兩百萬貫,專用在這些稅吏身上……不過這兩百萬貫,是以最低的預計的,稅吏不是尋常的小吏,他們需要懂賬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勉強讀書寫字以及算術,因而……要招攬這些人,一年三十貫,已是最低的開銷了,以臣預計,還有其他的花銷,只怕要在四百至五百萬貫以上,用朝廷一成的稅賦,來養活這些專門收取稅賦之人,實在是不可想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