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朝貴公子 >第一百三十八章:越王你害我
    衆人隨即下山,這一次再沒有不耐煩,而是個個滿懷好奇!

    其實這山並不高,只到了半山腰,地勢開始平緩起來。

    於是人們便看到,這些礦工們將竹筐裏的礦石運到了這裏,便停下來了,因爲自這裏開始,地面上蜿蜒地修建了一個木質的軌道。

    這軌道猶如後世的鐵軌一般,卻是木質的,在這裏,有一輛輛特製的車架在木軌上,這車軸與木軌好似是契合在了一起,人們將礦石直接堆砌在了車斗裏,而後……車斗的前方則是用馬來拉動。

    因爲木軌的原因,大大的減少了道路的崎嶇和車輪的摩擦,因而……一匹馬就可以輕鬆地拉動數千斤的礦石!

    一輛輛車在此等候,等礦石裝填滿了,馬車便驅趕着馬匹朝着木軌的盡頭而去。

    長孫無忌看得眼睛都直了,這礦場如此多的奇思妙想,比自家的礦場不知高明多少倍啊!採掘的時間和成本大大的降低,幾百個礦工就可以輕鬆採掘數十倍礦工所能採掘到的礦石,運輸的時間和成本,顯然因爲這木軌,也大大的降低了,因爲他看到馬匹輕鬆的載着貨物,沿着軌道狂奔。

    而在軌道的盡頭,終於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冶煉作坊了。

    冶煉的作坊是依河而建的,這河道恰好和二皮溝以及長安相連,因而……在這裏,已修建了碼頭,冶煉出來的礦石,可以輕鬆地用船隻送到二皮溝去。

    而更讓人覺得壯觀的卻是,這裏……搭建起來了一個個巨大的煙囪。

    煙囪上,正冒着滾滾的濃煙。

    靠近了這作坊,人們便感到一股嗆人的氣息,在這裏,彷彿便連空氣都帶着一股子煤渣子味。

    這時,大家才發現,此處不只是有人用軌道送來了銅礦石,還有人用延伸至另外方向的軌道,將大量的煤炭送來。

    李世民看得目不暇接,當看到遠處那黝黑的礦石,眼帶驚奇,不由道:“那又是什麼?”

    “恩師。”陳正泰道:“那是煤炭,用來鍊銅用的。”

    李世民詫異地道:“怎麼,陳家鍊銅,竟不是用木炭?”

    李世民這話其實沒毛病,因爲通常就是用木炭!

    可木炭這玩意,成本很高。

    而這裏用的煤炭,則是來自於這附近的露天煤礦。

    要知道,鄠縣這個地方,雖然多山,可恰恰因爲多山,反而蘊含着無數的礦脈!

    這煤炭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比專門砍伐樹木,燒製木炭,再用來冶煉金屬的成本低廉許多,而且還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長孫無忌一臉狐疑地搖頭道:“這就有些說不通了,此黑石,老夫也是略知一二的,它倒不是不可以燒,只是用它來冶鐵時,往往用處不大,天下鍊鐵,多是用木炭,哪有用這黑石的?”

    陳正泰心裏想,煤炭冶煉之所以在古代不流行,根本原因就在於煤炭含硫量高,而這玩意若是用來直接冶煉金屬,煉製出來的銅鐵往往質量十分低劣,所以長孫家鍊鐵用的是木炭也很正常。

    可陳家就不同了,陳家有陳正泰啊!

    煤炭送到了這裏,陳家在這裏建了一個洗煤的作坊,專門用來給煤炭脫硫!

    這洗煤作坊有專門的煉焦爐,而後……這煤炭在經過了幾道工序之後,便可形成焦炭。

    焦炭在後世,又被人稱之爲冶金煤,因爲在脫硫之後,這樣的煤炭用來冶金,簡直就是神器。

    洗煤的作坊和鍊銅的作坊是相連的,有一條專門的木軌連接起來,焦煤製出之後,隨即便用馬車沿着木軌送到冶煉作坊裏去。

    而冶金作坊搭建了高爐。

    當然……這個時代的高爐很是簡陋,這高爐是用鋼板作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

    高爐生產時,從爐頂裝入礦石、焦炭、以及造渣用熔劑石灰石,而在爐子下部沿爐周則設置了鼓風的氣囊,吹入經預熱的空氣。焦炭燃燒,在爐內的溫度不斷的攀升,從而……提煉出黃銅。

    此時,李世民與衆臣進入了這冶煉的作坊,只見這裏頭所有人都赤身作業,一進入冶煉作坊,頓時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浪便一下子驅逐了冬日的寒氣。

    很快,李世民便覺得汗流浹背起來。

    大家看着這作坊,起初心裏是不屑一顧的,這陳正泰真是不曉事啊,居然將陛下帶進這等地方來!

    看看那些赤着身,汗流浹背的一個個勞力在此勞作,這……這不是有傷風化嘛?

    何況大家都穿着寬大的衣裙,呆了片刻不到,便覺得渾身開始熱汗騰騰,彷彿要將自己烤熟了。

    李泰肥胖,更是熱得氣喘吁吁,不由道:“父皇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此處太熱,不宜久留。”

    李承乾卻是覺得很新鮮,他本就不是一個乖巧的少年,對於任何事,都保持着濃厚的興致,他左看看,右看看,甚至還想靠近高爐去看,尤其是高爐下方,那由水車帶動的巨大鼓風氣囊,此刻卻是源源不斷的將冷空氣在熱風爐加熱到近七八百度以後,經風口將空氣連續而穩定地進入爐缸,熱風使風口前的焦炭燃燒,產生近兩千度的的熾熱。

    要知道,銅的熔點也不過千度而已,被這高爐一燒,瞬間便要淪爲銅液。

    李承乾覺得稀罕,想靠近一些,被人拉住了。

    李世民則微笑道:“朕第一次知道,原來銅鐵竟是這樣鑄就的,青雀,你也該多看看。”

    李泰討了個沒趣,想不到父皇竟是批評自己。

    好在像他這樣的‘老實孩子’永遠都不缺身邊的大儒爲他解圍!

    此時,站在李泰身後的蕭德言道:“陛下,越王殿下飽讀詩書,當下要做的,乃是學習修身齊家之道,這匠人的造作巧技,對於越王殿下又有什麼用處呢?臣以爲,越王殿下重在修德求知,而非這匠造的技藝。”

    他言外之意是,這玩意沒什麼用,是尋常庶民們該做的事,皇子尊貴,只要修德就可以了。

    另外一層意思則是,你看那陳正泰和太子,好像就對這個很有興致,他們可不是好東西啊。

    蕭德言乃是江南的大儒,又是十八學士之一,李世民對他素來敬重,聽了他的話,自然也不會和他辯駁!

    只是下一刻,李世民的目光卻落在了高爐下方的一個東西上。

    在這裏……是一個口子,緊接着,那已經燒熔的銅液竟已經脫離了其他的雜質,宛如溪水一般,自口子處流淌出來。

    而在口子之下,則是一個個模具,匠人們隨時將模具放在下方,一會兒功夫,銅液便將磨具灌滿,而後,大家拿着鐵鉗,將模具夾至一邊進行冷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