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朝貴公子 >第三百七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
    衆人越說越熱鬧,這長安城乃是天下各州的人聚集的地方,消息流通得比窮鄉僻壤自是快得多。

    既然有人打開了話匣子,大家的談興也濃。

    唐朝的人本就豪邁,哪怕他們喝的是茶,說話也不會帶太多的避諱。

    李世民這才明白,原來這天下的軍民,其實是和自己沒有絲毫關係的。

    當然,其實李世民早已漸漸接受了這種事實,只是還沒有板上釘釘而已。

    歷朝歷代,不都是如此嗎?

    他索性保持着沉默,繼續打開報紙的其他版面。

    這報紙裏,除了記錄不少新鮮事,有長安的消息,也有來自於天下各州,甚至還兼帶了日曆的功能,會有一個豆腐塊的地方,記載今日乃是某某年某某年月和某日,以及黃曆上今日宜出行,不宜嫁娶之類的信息。

    這個時代沒有專門兜售的黃曆,日期這東西,只能憑老一輩人的記憶了,偏偏人們對黃曆這東西又深信不疑,現在有了報紙,每日若是買一份,便可立即知道當下的訊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蒐集來的文章,文章刊載在上頭,顯然是給讀書人們看的。

    這報紙裏的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任何人都可從中截取到自己想要的訊息。

    李世民甚至自己也意動了,有了這報紙,宮中的百騎,似乎也就沒有了必要,倒不如每日讓人送一份報紙入宮即可。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即逝,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清楚,要建立一個機構容易,可要裁撤一個機構,卻比登天還難,還是繼續留着吧。

    他朝小軒窗看下去,見那賣報的人,因爲報紙中消息的‘勁爆’,竟是迅速的將手中的一沓報紙兜售一空,這賣報的人反而急了,放着一張報兩文錢掙,偏偏手裏沒貨了,這還了得?

    於是他忙向要來買報的人告饒:“我這便去取貨,原諒則個。”

    說着,一溜煙的跑了。

    街頭巷尾,似乎現在討論的都是陛下的文章,這對於此時的百姓而言,不啻是破天荒的訊息。

    茶肆裏也是如此,人們還是津津樂道的談論着關於陛下勸學的事,衆說紛紜,隨之來茶肆的人越來越多,閒談的人也就越多了。

    似乎……大家對於當今天子的印象都很不錯,對於文章的評價也很高,只是到底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李世民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李世民坐在這裏,方纔知道,原來民意的反饋竟是如此,和大臣們奏報的完全不同。

    他站了起來,讓人會過了賬,隨即便起駕回宮。

    張千則小心翼翼,他察覺到一些陛下對於報紙的態度不同,擔心百騎因此而受影響,偏偏此時他不敢多嘴,只好忐忑的不安的等待陛下什麼時候高興了,而吐露出自己的心思。

    實際上,第二期的報紙已經賣瘋了。

    起初只是想賣六千份,後來開始拼命的加印,可加印到了一萬五千份時,還是有不少賣報的人跑來求貨。

    這是陳愛芝萬萬想不到的,他想不到的是,軍民們對今日的內容如此的感興趣。

    其實不只是這些貨郎,甚至已有不少客商看到了這報紙的商機了。

    從前的時候,各州想要了解長安的動向,往往都會專門派人來長安傳抄邸報,所謂邸報,往往是官方的一些動向,好讓各州和各縣的官長對朝廷有所瞭解,畢竟,若是消息過於閉塞,說錯了什麼話,做錯了什麼事,就很有可能要引發出可怕後果。

    而地方的一些世族,也有了解長安消息的意圖,他們可能並不追求報紙的時效性,哪怕是半個月,甚至是一個月前的消息,他們也無所謂,而報紙的信息量太大了,一些客商來了長安進貨,就動了心思,買上幾十上百份,帶回家鄉去販售。

    各州對報紙的需求,同樣也是巨大的,天下三百多州,一千五百多個縣,哪一個縣沒有一定的需求?一個縣裏七八個官員,還有十幾個重要的文吏,更不必說,還有一些地方的世族和豪強以及商賈了。

    洛陽那裏的需求最大,這洛陽的商賈,當即便定製兩千份,要送去洛陽販售,而揚州……大抵也是如此,略少一些的,也有一千份。

    其他的小縣,或二十張,或三五十,都是不一而足。

    甚至還有商賈索性收購起市面上的舊報紙的,這倒不是省錢,實在是沒辦法了……畢竟報館裏沒貨了。

    這第二期的需求量實在是比預期的要超預想很多,於是……只能不停加印,當大家發現加印也解決不了問題,只好繼續招募匠人,配置更多的印刷機器。

    那交易所裏,如今可以說是人手一張報紙,報紙在這裏的銷量是最好的,甚至有人看着陛下勸學的文章,突發奇想,跑去投資造紙了。

    報紙給不同的人,帶來的是不同的想法,對於商賈而言,看了報紙裏的訊息,總覺得該投資一點啥。而對於讀書人,則沉浸在裏頭文章的優劣上。對於尋常百姓,他們更津津樂道的是奇聞異事。而對於朝中的大臣和官衙裏的官吏,則是通過某些訊息,去推敲朝廷和陛下的動向。

    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汲取出一點什麼,無論判斷是否準確,可至少……訊息擺在你的面前,自己判斷便是了。

    陳愛芝心急火燎地找到了三叔公,急匆匆地道:“老祖。”

    陳愛芝比陳正泰還要小上一兩輩,三叔公對於他而言,輩分可就高得太多了。

    他急急地繼續道:“現在看來,此後的報紙,每一期若是不印個三五萬份是不成的了,只是這樣一來,就增加難度了,編輯室倒還好說,現在人力充足,無論是分揀訊息還是採編,亦或者排版,暫時沒有什麼擔心,可現在最緊要的是要擴建作坊了……”

    “是來要錢的吧。”

    三叔公氣定神閒地呷了口茶,而後笑吟吟地看着陳愛芝道:“這個都是小事,咱們陳家缺錢嗎?缺的是怎麼將錢花出去,現在多了這麼個名目,你放心便是了。”

    三叔公雖說年紀大了,可是對錢這方面的事卻比誰都精!

    這筆數,是顯而易見的,若是每日有五萬的銷量,那麼就很可觀了。

    一個月下來,便是一百五十萬份的銷量啊。

    一張報紙三十文,那麼一月下來營業額便有五萬貫了。

    五萬貫雖然不多……可勉強維持報館的運轉卻是足夠的了,何況……隨着報紙的影響日益增加,銷量若是再增加不少,再挖掘一些其他的盈利方式,那麼一年的營業額,便可超過百萬貫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