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春秋小領主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

    餘昧這麼一說,趙武倒是恍然大悟,他在看春秋這段歷史的時候,常常感到驚訝,比如春秋人扁鵲,其活動的年代超過兩百年,而干將莫邪也是如此,有記錄的干將莫邪活動的年份,也超越兩百年以上。如果這些名號記錄的是一個人的活躍年份的話,那麼這幾個人的壽命超過兩百年,春秋人如此高壽,很讓現代人感覺不可思議。

    但如果這些名號說的不是一個人,只是一個組織或者一個行業世代相傳的稱號的話,那就可以理解了。

    “風胡子不在城中,那麼歐冶子的技藝究竟高超到如何程度,很期待啊”,趙武眺望着楚國郢都,轉身下達命令:“盤點軍械,把所有的新式鎧甲與新式武器分發下去,讓士兵們全面換裝,並接受相應訓練,告訴士兵們,這場戰鬥會很漫長、很艱苦。”

    其實,餘昧說錯了,楚王的冶煉中心並不在郢都,歐冶子等人也不在郢都,他們在棠溪。楚王建立在棠溪上的冶煉中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兵器製造中心……不過,對這些,趙武並不關心。

    十五日,月圓。這夜,晉軍與楚軍都沒有安睡。

    春秋時代有“晦日莫戰”的傳統,說的是沒有月亮的月初與月末時間,不適合發動戰爭。十日前,雙方約戰的日子就是一個“晦日”,趙武不加思索的選擇“十五”這天,這天夜晚圓月當空,此時雙方開戰,就是打着這場戰爭遷延至深夜的主意。

    “今夜,不知有多少血色染上月亮”,啓明星逐漸升起的時候,趙武揹着手,對晉國軍官說着如上的話。

    軍制改革後,晉國軍官的鎧甲服色整齊了很多,如今旅一級的軍官都排列在元帥大帳前,耐心等着太陽昇起,他們的肩頭將星閃爍——按照新軍制,旅長肩頭鑲嵌的是一個彎月標誌,借鑑斯巴達的首席百夫長制度,首席旅長肩膀上的月亮是兩枚,而師長則是日、月、星三種標誌齊備。

    旅長已經是大夫一級了,按照晉國新的軍制,一名旅長的薪水相當於一百名國人的納稅額,這份薪水非常豐厚,以至於他們置辦得起價格高昂的板式胸甲,優質的趙氏鋼劍,還有數名僕兵幫助他們打點軍械。而他們肩頭的軍官標誌也是銀子做成的,如今這些銀做的徽記擦得鋥亮,隨着冉冉升起的陽光,這些徽記被印染的通紅一片。

    當太陽躍出地平線的時候,晉國的巫師揮舞着手中的權杖,開始帶領軍官們祈禱,還有數名巫師頭戴鬼神面具,在晨曦下翩翩起舞,他們用舞蹈祈福,並祈求最後留在戰場的是晉人——春秋時代講究禮儀,最後留在戰場的那個人,意味着他取得了戰場的控制權,也就意味着他是勝利者。

    在巫師們的祈禱聲中,幾名頭戴猛獸面具的司命(鼓號手)走到趙武身側,將碩大的牛角號以及鋥亮的青銅號就在脣邊,鼓足了腮幫子,吹出了一聲悠長的號角。就在這聲號角響起的同時,對面,楚軍也同樣吹響了牛角號,與此同時,郢都的城門打開了。

    晉軍的號角響過之後,四下裏,鼓聲響成一片,各軍師旅用鼓聲迴應着中軍的號角——此時,晉國旅長以上的軍官都在中軍帳前參加集體祈禱,於是,晉國的軍隊就在下層武士(虎賁士)的帶領下,開始點燃了第一縷炊煙。

    晉國人埋鍋做飯了,此時,趙武的大帳前,他隨軍攜帶的廚師們也提着大大小小的小炭爐,走進高級軍官的隊列,他們在軍官隊列的間隙中放下小炭爐,爲小炭爐添加幾塊新的石炭(煤),而後鼓足腮幫,吹紅了爐火,緊接着在爐火上架起了平底鍋,開始熬煮肉湯。

    巫師們依舊在舞蹈着,在他們的吹奏樂中,聯軍各級將領領着自己所屬國家的高級武士走入場中,聯軍當中,鄭軍的統帥子產站在左手的列隊首位,魯國的統帥叔孫豹站在右手的隊列第一位上——鄭國是春秋第一霸,魯國是公爵,這兩個國家按照慣例,將位於聯軍席位的首席。

    鄭國子產的肩下是宋軍統帥向戎——宋國也是公爵,如果鄭國人不在場,那麼宋國將是這列隊伍的首席。

    衛國統帥某某緊跟着魯軍統帥進入場中,衛國的爵位也很高,但因爲趙武不待見衰落的衛國,所以衛國淪落了,它現在站在什麼席位,沒有人關心。

    諸侯國的統帥分列左右,站在屬於自己的小飯桌後面,趙武從左,吳國國君餘昧從右,兩人相對着走入場中——吳國國君頭上有個自稱的王位,他是僭王,雖然中原政權不承認他的王號,但作爲晉國特意扶持吳國的一個戰略,趙武給予了他恰當的尊重,讓吳國國君與自己並排入場,雙方的小飯桌並排設立於諸侯之前。

    諸侯國的統帥都在自己的飯桌後站立,巫師們在衆人面前穿梭舞蹈,不停的往將領身上潑灑着香料與細鹽——這也是新誕生的習慣。以往巫師們替將領們祈福,往將領身上灑的是細灰。這些年來,趙氏種植的香料又大盛其道,巫師們改爲潑灑香料,或者向燃燒的火堆投擲香料,以便辛香氣味能夠引起神的注意,並提醒神關注他們的祈禱。

    至於細鹽,這應該是侯晉的功勞,趙武幾次把探索的觸角伸向沿海,爲了打破齊國對食鹽的壟斷,他開始在海邊設立囤殖點,並指導屯墾人員建設鹽田,後來侯晉開始主持沿海的開發,他沒能捕到巨鯤,倒是把趙氏的鹽業開發弄上了軌道,如今趙氏海田裏生產的細鹽潔白細膩,巫師們見了心中喜歡,於是將上古時代對食鹽的重視利用起來,復興了祈禱儀式中,向人身上撒鹽祈福的習俗。

    每一位接受巫師祈福的將領都躬身向巫師們致謝,不久,炭爐上的鼎鍋沸騰起來,首席祭司舉着一個碩大的羊皮袋,打開袋口,將羊皮袋裏的牛奶倒入湯鍋,而後撒上鹽,香料,用長柄木勺攪動着,香氣逐漸的蒸騰起來。

    古人認爲鹽代表利潤,中國本土誕生的道教到現代,還有往人身上撒鹽作爲祈福的儀式,巫師們將鹽撒入牛奶,而後加入麪粉,香料,煮成一鍋湯糊,用小碗盛放着,送到一個個將領面前,在巫師的大聲祈禱中,將領們衝太陽舉起了手中的銀碗,將熱乎乎的湯飲入肚中。

    稍停,廚師們端過來三隻烤熟的三牲,趙武走下場去,親手持刀爲將領們分食,與此同時,幾片麥餅也裝在盤子中,遞到各位將領桌上,除了麥餅之外,還有一碗湯,一碟鹹菜,及切成三角狀的、黃乎乎的莫名物質。

    聯軍中的其他將領顯然早已經喫過晉國的大餐,他們熟練的掰開麥餅,將掰碎的麥餅泡入熱湯中。還有些人用刀子切割那黃乎乎的物體,直接將其塗抹在麥餅上,大口大口的啃着,唯獨餘昧第一次參加這樣的中原聚會,他有點擔心自己出醜,不敢動桌上的餐飯,一直等到趙武分食完畢,回到自己的桌前,他才舉起湯碗,邀約趙武:“元帥,共飲一江水,共喫一鍋飯,且讓我們在戰場上共同流血,共同勝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