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第729章 兩邊敵對
    且不管那些文人們心中是如何的想,又是何等的酸,他們都影響不到此次會試。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會試了,東寧府內衆人對它的期待自然不言而喻。

    待科考正式開始時,看着那些陸陸續續落座的考生,衆人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想象。

    便是這些參與科考的舉人們中,身負官身的極多。

    不用想也知道,他們必然是這幾年剛上任的新官兒,也是前幾年的鄉試中的佼佼者,因其出色的才能,再加上官位空缺較多,便直接被授予了官位。

    但僅僅是原來的官位,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野心。

    功名利祿大於天,誰會不想往上爬?

    只要前頭還有路,自然不願止步於前。

    所以,有機會自然要繼續考。

    說不準啊,這一考,自己直接就能從縣丞升縣令,縣令升太守呢。

    這些直接在考上舉人之後就走馬上任的,基本全是舉人中最靠前的存在,尤其是各府的解元、亞元們,他們最後在會試中問鼎的機會也是最大的。

    在沒有其他路、府、縣的舉人們前來參與科考的情況下,雖然進士錄取的人數也少了許多,但八九不離十便是從他們這些人中選拔呀。

    本身就已有爲官的經驗,又能在會試中拔得頭籌,而官府又沒什麼其他的可用的人才,他們獲取更高職位便是板上釘釘的事。

    須知,會試可是三年一次。

    以東寧路目前發展的狀況來看,不是他們自傲,三年後,指不定就沒會試了。

    是殿下其事失敗嗎?

    成功了吧。

    到時候估計會直接併到京城裏去。

    整個楚國的舉子千千萬,想要取得進士位,便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比現在難考多了。

    而且,那時就算考上進士,也不一定有官做,或者說是好位置。

    哪像現在,這些個縣吶,不管是哪個拎出去,那都是一等一的好,且位置還多。

    事關仕途,且機會難得,這些排名靠前的官兒,怎麼也得鉚足了勁兒地拼一把。

    尤其是那些縣令,他們原來多數都是各府的解元。

    總共十八位解元,進士名額再少,怎麼也得有二三十個吧?他們考中的機率極大啊!

    這些人可都是奔着會元來的。

    只要奪得會元,怕是太守的職位也能拿下。

    本來呢,科考應該是三年一次。

    但東寧道說大也不大,真要三年一次,他們得攢多少年的舉人才夠一次會試?

    東寧道可沒這麼長的時間等。

    所以,像是縣試、鄉試這些便直接一年一次,三年過後再進行會試。

    那麼問題來了,年年考,選出來的秀才和舉人的質量不會越來越差嗎?

    還真不會。

    因爲東寧道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文人投奔而來。

    只要新進的文人多,就算一年一考,照樣能選出高質量的秀才和舉人。

    況且,官府對於他們的要求也沒降低,基本都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選拔人才。

    因此,每回選出來的都是實打實的有才之人。

    咦,這不對啊!

    不是說好她們東寧路因爲外界的封鎖,限制了人口的增長麼?而她們也確實拒收外來之人,怎麼還有那麼多人跑進來?

    自然是因爲,拒收的那都是普通人,像是能力者、讀書人,那都是高層次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有多少收多少,一個都不會拒的。

    所以,東寧路這三次選出來的秀才與舉人們的質量都不錯。

    最終進行的這次會試,雖然只有東寧路的舉人蔘加,但他們卻來自於整個大楚,如此算來,還真不能算是小打小鬧了。

    而這一考,便是九天六夜。

    一場三天,三場連考。

    可想而知,舉人們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也可以看出,皇孫殿下這是沒打算放水呢。

    期間,不時便會有人承受不住莫大的壓力提前離場,甚至病倒在考場的。

    九天的時間,對於有些考生而言,便是一時一刻都那麼難熬,但對於某些人而言,便是時間不夠,當然也有些人,自始至終都從容不迫。

    時間眨眼般過去。

    隨着考場的大門被打開,隨着舉子們的卷子被收走,隨着他們或興奮,或失落地走出考場,這場有史以來頭一次允許女子參與的會試便也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考官們的任務。

    而這些仿若經歷過一場大戰,或者說是生死的考生們結束科考後,他們中的不少人還得披星戴月地趕回自己所在府縣,處理這些天下來落下的公務,真是一刻都不得閒吶。

    但一想到,自己考中的機率較之那些沒有官身的人必然更大,這點辛苦似乎也就值了。

    考場外,隨着舉人們走出。

    只要是男子,必然便會被等在外頭的文人們以及家眷們簇擁着噓寒問暖,或是大張旗鼓地恭喜這恭喜那的,彷彿他們已經高中一般。

    女子那邊,來接的女文人多些,但也沒有男文人那邊那麼多,家眷便是更少。

    究其原因,便是由於,投奔來此的女子大多都是孤身一人,或是幾人結伴而行,帶着家眷來的並不多。

    更確切地說,女子基本都是其他男子的家眷,而男子們多數是不會爲了一個女子的前程而東奔西跑的,就像那黃琳松的丈夫。

    但是男文人,要麼便是攜家帶口地來,要麼便是衆多文人成羣結隊地過來,基數大呀。

    而且,他們多數都是傾全家之力培養的文人,家中的錢財就是短了誰都不會短他們,手上的銀錢自然也更充足。

    以往任何一次會考,那都是熟人扎堆,或是同鄉扎堆,南北方的舉子們涇渭分明。

    這次卻不是了,直接男女涇渭分明。

    就是兩邊的氣勢,稍微一對比就能看出強弱,似乎有些不對等啊。

    看着自己這邊人數龐大、氣勢高昂,早就拼着一股勁兒,打算壓對面的女子們一頭的男子們自是得意非凡,彷彿結果已出,自己這邊已經勝利了一般。

    對着女子們的叫囂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女子這邊,不僅人數少,氣勢並不如何強盛,再加上她們又沒有男子那般的咄咄逼人,看起來自然是弱了一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