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第238章 試用工具
    所謂的打穀桶其實便是一個較大的圓形木桶,然後在木桶偏上的位置圍上一圈較爲粗壯的稻繩。

    平時打穀時,將竹蓆豎起,圍在木桶上方,將大半個打穀桶都高高地圍住,僅留出一塊供人打穀。

    將谷梯斜放如打穀桶中,那谷梯另一端剛好能長處木桶上方一部分,村民們將割下來的稻穀一下一下地砸在谷梯上,上面的穀子便會掉到打穀桶中。

    而那在村民們甩動稻穀時濺起的穀子會被圍在邊上的竹蓆擋住,便不會造成損失。

    那竹蓆之所以能固定在木桶上方將其圍住,便是因爲手藝師傅在編竹蓆時,都會將兩邊作爲固定竹蓆的半面竹竿特意留出幾尺長。

    打穀時便這長處的竹竿便能插在打穀桶外圍着稻繩上,以固定住竹蓆。

    竹蓆平時能睡人,能曬制穀物糧食,而在收割稻穀時又可以拿來圍打穀桶,其用處自不必多說。

    確定好洗漿所用的工具,衆人便不斷搬出打穀桶、谷梯、紗布、小木桶、木盆等物,將它們清洗乾淨。

    洗漿時,將那谷梯橫着架到打穀桶上去。

    谷梯並不平整,而是有上下之分,中間向上方凸起,兩端朝下。

    在打穀時,只有上方凸出些,才更容易把穀子打下來。

    而這洗漿,卻是要把凸起上側朝下,如此便能讓兩端高些,中間陷入打穀桶中,剛好可以讓谷梯穩穩地架在木桶上方,不用擔心它會滑動。

    大紗布則展開墊在小木桶上,將整個木桶內側覆蓋。

    再將番薯漿糊倒進紗布裏,倒入清水大力攪拌。

    拌勻之後便將紗布四周捏攏、整個提起,漿液便會從紗布過濾下去。

    當然,單是如此,紗布裏的漿水必然瀝不乾淨,便要將它架到谷梯上去。

    讓腿腳潔淨之人赤腳站上去,用腳踩那紗布內部的番薯漿糊,將裏面還存留的漿水都踩出。

    如此一次仍然不能將番薯漿糊中的細粉都清洗出來。

    還得再次在紗布裏倒水、攪拌、瀝水、踩幹。

    基本重複三遍,番薯漿糊中的細粉便基本都能清洗出來,紗布內只剩下番薯渣。

    瀝出來的漿水在那放置一日,第二日小心倒出桶中的水,下方便會有一層沉澱物,這便是溼粉。

    將這溼粉挖出曬乾,曬乾之後便會自動碎開,用手輕輕一碾,碾成細膩的粉末,便是番薯粗粉。

    再用那細篩篩過,將粗粉繼續碾磨,直至全都成爲細粉。

    這便是番薯粉。

    而番薯粉條便是由番薯粉製成。

    因此,衆人還借了好幾家的打穀桶,每日都要製作一批。

    至於番薯幹倒是簡單,也用不到多少額外工具,就與平常蒸包子饅頭相似,將番薯一鍋鍋蒸好,切成條曬乾便成,可直接食用。

    衆人不過在家折騰了幾日,便又收到了鄭林楚的來信。

    往常只要是鄭林楚的信件,信件內容皆不會無的放矢。

    這份信件的價值更是極重。

    無他,便是教了衆人如何提前剪苗。

    想也知道,鄭林楚絕不會在這番薯上開玩笑,衆人自然不會覺得她是在誆騙自己等人,否則損失最大的還是她。

    經過衆人一番計算,便確定了,若是多僱些人,那批番薯藤苗還真有可能全都剪出來種上。

    知道可以提前剪苗扦插之後,江芊月與薛珂靜便更是放心大膽地去招人了。

    如此,兩人更是忙的腳不沾地,每日裏都在各個村子裏跑。

    幾日過後,家中之前製作的番薯絲以及番薯粉便出了第一批成品。

    那番薯絲自然是分出去一部分研磨成番薯面。

    而番薯粉,也是拿來製作番薯粉條。

    製作番薯粉條,首先便是要揉粉,將番薯粉倒入大水缸中,加入適當的水,幾人一起錘揉。

    這其中還有多番講究,比如需要幾人用力均勻,錘揉速度不可過慢等等。

    同時架一口大鍋,將水放滿燒開。

    待加了水的番薯粉經過長時間的錘揉,揉成粘稠的麪糰狀,便將它們裝進那特製的大漏瓢中。

    漏瓢用法便是將其把柄綁在手腕上,在裝入分團之後,便用另一隻手在漏瓢上敲打,那‘麪糊’便會源源不斷地從漏瓢底下漏進下面的鍋中,形成絲狀。

    當一瓢快要漏完時,需要幫手將下一團‘麪糰’放入漏瓢,讓它連續不斷地漏出。

    那源源不斷的‘麪糊’漏入滾燙的滾水之後,便會定型成絲狀,便是粉條。

    待滾水將粉條湯熟,將其從大鍋中撈出,放入清水過涼,便可將其晾曬到竹竿上去。

    當然,不管是揉團,還是敲打漏瓢、晾曬粉條,都需不少技巧,這便要他們不斷地去熟練。

    薛家衆人顯然沒有那個時間長時間折騰這些東西,之前之所以花時間進去折騰,自然便是爲了試做一番。

    既然已經試做成功,接下去自然便要請一班手腳麻利的婦人,以及有足夠體力又手巧的青壯年男子,將他們教會。

    這幾萬斤的番薯正好拿來給衆人練手。

    等他們製作熟練順利出師之後,他們便是薛家處理番薯的第一批師傅,以後便要爲薛家一批批地帶出大量的徒弟。

    這樣的師傅便是手藝人了,薛家可是在他們身上投入不少精力的,自然不能與普通僱工相比,便是薛家長期聘請的對象。

    除了熟練使用工具,以及學會這些番薯成品的製作方法之外,薛家還得大批量製作這些工具。

    製作工具自然便由薛玉河這個手藝人來管理。

    對於這事兒,薛家沒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薛家所需的工具攏攏總總地算起來也不少,有銅製、鐵製、木質的,品類也是極多,所需的量也大。

    單靠薛玉河一人定然不行,而且他也就會做些木工活,或是制些竹製品,這銅鐵之類的,別說他會不會做了,就是會,他也沒資格做,且一個人的精力也有限。

    這得要找有官方許可的店家來批量定製。

    薛家將來要處理的番薯何其之多,別的不說,單就這工具,要做出足夠數量的,所費的銀兩怕也不是個小數目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