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楚不可能不清楚薛家目前的狀況,但還是提出如此建議,顯然是有提前考慮過銀子的問題。

    銀子不夠,當然是向別人借嘍。

    而能將銀子借予薛家的,除了她,似乎再無他人了。

    最後便是鄭林楚主動借給薛家二萬兩銀子,讓他們建養殖場,並且還能幫忙聯繫豬仔與母豬。

    爲啥有母豬呢?

    這也簡單,以後薛家要養殖的豬仔數量必然極多,全都去抓的話,不僅費銀子,而且如此大量的豬仔,時間內還真不容易抓到,哪有自家養母豬方便又省銀子。

    畢竟這是長期的營生,不怕豬仔過多。

    人家銀子都提供了,且還能幫着聯繫貨源,最後還接收全部產出,這是白送的買賣,薛家哪有拒絕的道理,便是欣然接受。

    拿了銀子,這養殖場很快便轟轟烈烈地動工了。

    養殖場建立的位置便是離山林較近的地方。

    到時將豬糞水挑到田裏也更爲方便,且這附近都是薛家的農田,也遠離人煙,不會影響到他人。

    但餵豬不可能全用番薯渣,還得慘雜其他的飼料,並且經過一番處理。

    其中比例最大的便是麩糠。

    要配如此之多的番薯渣,所需的麩糠也是百萬斤級別的,薛家一個小小的農家,能有什麼門路買到如此之多的麩糠?

    但這對鄭林楚來說卻是輕而易舉之事,鄭家經營的最主要的一項可不就是糧食麼,手中的麩糠自然少不了。

    自然由鄭林楚爲他們提供。

    到此,這養殖場的一應注意事項便都解決了,只需投入銀子招人建廠即可。

    其實吧,說起來是薛家自家建養殖場。

    但自家似乎什麼都沒提供,能做的大概也就是招人建廠管理而已。

    所需的番薯渣、麩糠,以及最重要的銀子,全都由鄭林楚提供,且前期還需她幫忙聯繫,售賣也全由她兜底。

    薛家好像啥都不用擔心吶,就能花着鄭林楚提供的銀子招人給自家掙銀子。

    自家似乎只要爲她跑跑路,便能在家坐等着銀子從天而降,簡直就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大好事。

    因此,衆人對鄭林楚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感謝她不斷給自家找掙銀子的門路,真是個大好人吶。

    雖然到目前爲止,他們手上的現銀似乎還填不滿一個小小的錢櫃。

    請注意,此處指的還是現銀,而不是銀票。

    順便還欠了鄭林楚至少十幾萬兩銀子的債務。

    更好玩的是,薛家如今每日的收穫都要投進去,那銀子也無法在自己手上拿多久。

    好吧,這只不過是個玩笑罷了,雖然家中沒有現銀子,但至少名下置業多。

    就十幾萬畝番薯和十多萬畝地就是個了不得的產業。

    一切似乎只要等下一批番薯產出,現銀短缺的薛家便能徹底回過氣。

    到時別說一小小錢櫃的現銀,就是用銀票也能將它填滿。

    想到十幾萬畝番薯地每年能給自家帶來的幾十萬兩銀子的收益,衆人自是胸中一陣澎湃,興奮到做夢都能笑醒。

    然而,時不時的,也會有人爲此而不安,覺得良心受到了譴責。

    爲何會內心不安呢?

    自然是怕自己等人被冠上奸商的名頭,從而自我懷疑自家這麼做究竟對不對。

    如今百姓們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了,最艱難的便是田地不夠,糧食的收成不足,百姓們喫不飽。

    尤其是在看到那些來做工的流民以及家中較爲窮困的百姓們,一個個面黃肌瘦的,一看就是長期食不果腹造成的。

    而自家明明得到了可以救人的番薯,只要把番薯推廣出去,以它繁殖的速度,相信用不了幾年,就能讓所有百姓都種上。

    一畝幾千斤的糧食吶!

    哪怕他們手中的田地質量再差,肥料供應不足,不能伺候地精心田地,畝產只有上千斤,一年種個兩季,不到兩畝地就能養活一個人。

    就算家中再窮困,這點田地如何不能有呢。

    若實在是窮,就去開墾幾畝荒地,產出的糧食也足夠交稅賦,也能養活自己。

    這對百姓們而言,就是能救命的東西。

    但如今這能救那麼多百姓的番薯,被他們薛家壟斷了。

    自家爲了掙更多銀子,眼睜睜地看着大量的百姓仍然衣不覆體、飢不飽食,在生死之間苦苦掙扎徘徊,而不對他們施以援手。

    在一些人心中,有那麼幾瞬間,這銀子賺起來,似乎也不那麼舒心了。

    若是換成從前,他們可能還想不到這麼多天下大事。

    一家子小老百姓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底層農人,整日裏所思所想的便都是如何才讓自家變得富裕,過上好日子,自然不會去憂心這些只有官老爺們纔會關心的天下事。

    最多不過就是感慨幾句村裏哪家哪家的日子過得如何不好過之類的。

    可如今他們好歹也是念過幾年書的人,在書上學到了不少道理,接觸到了許多過去不曾有過的觀念,讓他們似乎不再只拘泥於底層百姓眼中的那一畝三分地了。

    而且就因爲自家經歷過窮困日子,也讓他們最能與最底層的人們感同身受。

    因此,他們的想法似乎也產生了些許改變,開始悲憫起那些窮苦百姓。

    就如同此時的薛家衆人,喫完了飯,無事可做,便聚在院子裏侃侃大山、聊聊趣事。

    畢竟夜晚是每日裏一家子難得全都聚在一起又不太忙碌的時光。

    說着說着,便有人說到了如今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有多艱難。

    他們小老百姓的,可不敢抨擊那些官老爺們,便只能形容百姓是如何如何悽慘。

    那這糧食問題必然要涉及,如此就又牽扯到了這番薯產量以及推廣的問題。

    “要是讓所有人都能種上番薯就好了,糧食產量這麼高,哪還能餓死那麼多人吶!”

    發出這感慨的便是老四薛珠靜,她是姐妹九個中最善良也最容易心軟的一個。

    薛琅靜的孃親沈氏也道,“唉,誰說不是呢,一畝幾千斤,只要稍微勤勞些,就不能餓着自己。”

    當兩人說到此話時,原本活躍的氛圍便突然沉悶了下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