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販夫全神錄 >第490章 張詠定幣策
    恰恰天要全部黑下來,張詠來到了孫煉山的本基椒鋪。

    衆人迎到街門口,紛紛跪倒。只見張知州頂戴烏紗帽,兩根直腳襆頭忽閃顫動。外束十三銙金玉羅料大帶,外穿紫袍,內着白羅。身掛錦綬、玉佩、玉釧、魚袋,腳蹬白綾襪黑皮履。

    後面隨護大將,左一個手捧御賜寶劍,右一個手捧玉鞘儀刀。儀仗宛如唐朝節鎮大帥,此次以禮部尚書出京而知益州事,果然是從二品大員。

    張詠,字復之,號乖崖,諡號忠定,濮州鄄城人。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三年(946年),卒於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享年七十歲。

    他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庚辰科進士,與名相寇準同科進士,出道而知崇陽縣。累擢樞密直學士,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名臣,尤以治蜀著稱。有文集《張乖崖集》。

    看一位高齡道長也單膝跪倒在地上,張知州大爲喫驚,趕忙攙扶起來:“大家都免禮平身。這位道長卻不知來自何處仙山,是何仙號?”

    元殘起身,向他拱拱手:“多謝張尚書關切。貧道少華山水靈觀監院元殘,與師兄元殺一起,傳佈販門平德。聽徒孫川椒劍俠孫煉山提到蜀中交子,特來查訪。想不到張知州親臨徒孫寒舍,幸會幸會。”

    張詠以禮部尚書之位,來擔任益州知州,當然該稱呼爲張尚書。

    張詠大喫一驚,一面進院子一面說:“元殘道長駕臨我益州佈道,本州未能迎駕,失禮之處,還望道長多多海涵。道長的外孫女冬菜商俠景子琪,那可是成都納稅大戶,本州對他們錦城八羚都十分敬重。

    “今天剛剛訪查民情回來,本想着宴請錦城八羚,深入瞭解交子一事。親家府中說是都在孫大俠這裏聚飲,本州也就不客氣,直接來討杯酒喫。”

    孫煉山笑道:“尚書愛民如子,夜間還要探討公務,我等敬佩之至。駕臨小可寒舍,真正是蓬蓽生輝。快快上座,我等兄妹好好敬你幾杯。”

    張詠現年五十七歲,錦城八羚都是四十四歲,衙國椒王孫採椒是六十八歲。按理說張知州該與孫採椒平輩,但是他的次子張從貫娶的是錦城八羚三哥喬揚昌的長女喬虞,跟喬揚昌、景子琪夫婦是親家。

    所以,孫採椒就是張知州的長輩。大家都推讓他坐首座,他一看有元殘道長和孫採椒、曹薈夫婦,哪敢這麼亂坐,推讓三老坐主位,自己陪在次位。衆位豪俠富商看知州這麼赤誠對下,僅就讓座一個舉動,就讓人十分欽敬。

    張知州向元殘道長微微欠身,施禮道:“師祖在上,徒孫給您老見禮了。”

    元殘大爲喫驚:“尚書難道也是販門弟子麼?是何師承?”

    張詠說道:“先父張懷涿,拜在元拯師祖門下,道號本涿。”

    其祖父張育,高祖乃張極,張極是張棲蝶的二哥。張棲蝶是張詠的高祖姑母,梁太祖朱溫的結髮妻。祖父張育三十七歲戰死,生前獲封涿侯。故而全家曾落籍涿州。

    到了後晉,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祖母帶領全家老少回到中原,請託舊友,全家定居濮州鄄城。祖父前妻及其所生子女,均因兵禍被殺絕。

    張詠說:“師祖元拯道長的老家是澶州清豐縣的,與我們家鄄城縣不遠,到那一帶尋訪可造之材。祖母就將十二歲的父親託付給了元拯師祖。”

    他所說的元拯道長,是當年大反澶州的血洗三十六俠的二哥震雷俠石整,道號元拯,一直追隨寒絕道長。隨從周世宗三徵南唐,元拯率領弟子張懷涿等全都參戰,張懷涿因戰功被周世宗封鄄城男。以原籍封爵,彰顯榮寵。

    元拯道長現在是宋城元聖宮方丈,已經九十二歲高齡。

    原來的宋城元聖宮方丈元曦,遠涉遼國老家招州,建起金相觀,主祀金相部都統領、五金販神範丹,連帶供奉商聖陶朱公,二神實爲兩世一神。

    元曦本是遼國上京道達密裏部的神王,其子蕭鎮漢在遼國位至奉聖州大都督,平國公。所謂落葉歸根,年齡越大,越是思念故土,所以回到了遼國。

    張懷涿有了兒子張詠的時候,早已獲封男爵,帶旨行商,他們家已經過得十分殷實。張詠自然是以販門教法成長起來的,文武全才。

    十歲起就跟父親張懷涿走南闖北,販賣鄄城縣特產鄄城煎餅。

    按販門規矩,卯時練武,辰時販賣,黃昏打賬,睡前讀書。二十歲時,闖出個大號“鬼膽劍俠”。

    鬼膽,不僅僅說他膽子大,而是朝歌山鑄劍師玄冰的徒孫,叫個鬼膽,姓鬼名膽。他所鑄寶劍,比之玄冰劍毫不遜色,特別是三年煅成者,超過前代名劍飛寒劍、玄冰劍,直逼中唐之際其高師祖宋尹所鑄之劍。

    張詠在十五歲時,其父張懷涿就帶他到朝歌山,拜訪鬼膽劍師,交了全款,爲他訂製一柄鬼膽劍。

    十八歲纔得到手,一時間江湖豪俠無不羨慕。哪個敢胡亂來試鬼膽劍的霜鋒?開什麼玩笑,看到他都躲着走。故而得號鬼膽劍俠。

    到二十八歲,父親去世,老人家臨終之際,囑咐他:“以你的滿腹才學,單純從商而終,是大宋江山的人才浪費。你發奮去考進士吧。”

    張詠自小就以李太白詩劍雙絕爲榜樣,除了習武不綴,本就手不釋卷。少年時期,一學就懂,讀兩三遍的文章就會背。父親張懷涿在他十六歲時,給他延請名師,三年之間,通讀當世流傳的經典十二部。

    父親臨終遺言,是對他最大的肯定和激勵。從二十八歲起,重新投入十年前的老師那裏,到三十四歲,與寇準同科進士。從十歲以來的二十四年從商經歷,是他治蜀的資本。

    但是人家寇準是十九歲中進士,現年四十二歲。寇準於今年八月,也就是前沒幾天,與桂陽縣令起家的畢士安同日拜相。寇準三十歲就位至同知樞密院事,正二品大員,參與軍國大事的裁奪。

    說到這裏,張詠笑道:“我等販門,終歸不如寇準家世代文人,考中進士就比人家大了十五歲。如今於仕途之中,又不善於溫婉柔腸。就沒有寇平仲升得快了。”

    他對於座中商界豪傑坦誠相待,自我調侃,衆英雄更是敬佩不已。

    說起交子問題,錦城八羚各自將感受和治理辦法都講了一遍,張詠對衆英雄的看法深表贊同。

    張詠振聲說道:“交子,真可謂亙古未有的絕妙發明。我蜀人必將爲後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諸位商俠當名垂青史。你們在座的八羚既然帶頭,就要替本州多設法子,保護交子的正常使用秩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