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販夫全神錄 >第384章 護駕徵壽州
    薯粉龍錘陶叔春是乳名,三春是俗稱,在家排老三麼。

    陶三春的真名實姓是陶鸛,因與陶罐諧音,故而極少有人稱呼他的真名。

    何況在古代,就是自己稱呼真名也是對別人不禮貌的行爲。別人對自己的稱呼,更沒人直呼其名,都是稱字或者大號。她這“三春”兩個字,無疑就是家喻戶曉的大號了。

    薯粉龍錘陶三春嫁給清油班龍鄭恩這年,是周世宗柴榮繼位之年(954年)的二月,一品勇猛夫人陶鸛與北平王鄭恩都是二十六歲。

    婚後三年之間,陶三春爲鄭恩連生兩子一女,兩個兒子鄭尊之、鄭景之是雙胞胎,女兒鄭媛之。柴王所賜三位嬪嬙,高氏生一女鄭媚之,比陶三春的孩子早生幾天,是長女。陳氏生一子鄭雄之。董氏生一子鄭登之。

    兒女們會跑了,陶三春總算鬆了一口氣。她從小經商,四處跑動,天天憋在屋裏,幾乎就要炸掉?

    其實,就算懷孕期間,也沒停止到處跑動。侍女們陪着,將東京汴梁之外許多州縣轉了個遍。孩子們會跑了,更加要找個什麼事情外出活動。

    機會來了,就在顯德四年(957年)二月十二,鄭子明早朝回家,傳大哥柴榮口諭,宣陶三春,明日早朝上垂拱殿,聽旨出征。

    大哥點我陶三春的將,估計是一場硬仗,這是要跟誰打呀?

    第二天要早朝。婚禮以來,大哥雖然允許自己參與朝政,這都過去三年了,但還真沒上過朝。

    當晚叫三位嬪嬙妹妹都來參謀,要上垂拱殿,看看怎麼捯飭纔算合適?

    咱既不能顯現女將的孬種,也不能表現出像男將那樣粗獷。衣服換了幾十件,最後依然按照鳳冠霞帔着裝吧。

    既然要領旨出征,佩劍肯定少不了,那還是選擇老家蒲縣名匠雷魔所鑄之劍。這柄雷魔劍,大周天下,極可能只有三柄。爲什麼這麼說?

    雷魔鑄劍,必須趁着每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而且這三天恰逢陰雨,還不能升洪爐火。需要加的礦物不同,鍛打的遍數也不同。因而每鑄一柄劍,需要一到三年不等。

    薯粉龍錘陶三春,苦等清油班龍鄭恩八年之久,爲了完婚的時候,能給鄭恩一件世上最好的兵器,思來想去,就相中了雷魔劍。但是,雷魔鑄劍,費那麼大的勁,一柄寶劍當然會很貴了,需要三千貫之多。

    於是每天起早貪黑,加緊販賣西瓜、薯粉、柿餅、蜜棗、核桃。薯粉一年四季都能買,因而後來只賣薯粉,還得了大號“薯粉龍錘”。在大哥下詔完婚之前,恰好搞到了兩柄。多年所賺取的七千貫錢,幾乎花費殆盡。

    完婚的時候,送給鄭子明的那柄劍,被大哥柴榮相中,愛不釋手。鄭子明倒是爽快,順手就獻給了大哥。

    現在自己手裏有一柄。據說還有一柄雷魔劍,落到了南唐大將手裏,但世人不知真假。已知的雷魔劍就這麼三柄。

    雷魔從三十歲開始鑄劍,絕不止就這麼三柄。只是說,世人所知的三柄雷魔劍,被這三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擁有。

    搗鼓到半夜,陶三春對着鏡子反覆照,纔算滿意了上朝的打扮。

    二月十三寅時末,到了朝堂之上,都到參知政事那裏,勾名應卯。繼而站班等待奏對。

    三十六歲的柴榮,這位英年皇帝早已正襟危坐,襆頭上硬翅雙展。方面方頜,青須疏朗,飄然而下。內侍一聲大喝:“百官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樞密副使魏仁浦出班奏曰:“臣有一本。”

    白疊飛龍柴榮看看他,大約猜出了是什麼事,因爲樞密使、副使管軍事,自然是說征討南唐之事,昨天就已經討論了初步意見。柴榮微微將繃緊的臉放鬆了一點,問道:“魏愛卿講來。”

    魏仁浦對曰:“臣以爲,此次征討南唐,按王太保先南後北統一大計,攻打南唐,重在壽州。而攻陷壽州需四策並舉。

    “其一,操練水軍。去年就已定下水陸並進之計,造船練水戰不可懈怠。

    “其二,必取壽州。今因淮南道行營指揮使李重進,死死圍住壽州,眼看城中糧盡。而南唐齊王李景達,遣許文稹、邊鎬、朱元等,統舟師五萬救援,駐紮在紫金山。修甬道運糧草,幸被李重進突襲。壽州如不能果斷奪取,從此,南唐與大周陷入南北對峙,征服南唐將遙遙無期。

    “其三,寬待民衆。死罪以下概不追究,都叫他們回家復業。開倉賑濟饑民,鼓勵饑民創業。開科考,黃衣草澤都准許參試。使江北之民願被皇風,江南之民將逐漸被感召,統一大業可成。

    “其四,全力打援。圍城打援之計也是既定方略,必須進一步發揮,儘量多地吸引援軍,殲滅其更多生力軍,使得南唐經壽州一戰而元氣大傷。”

    魏仁浦所說王太保,是指王樸,樞密使、檢校太保。柴榮與之討論軍國大事,每每心意想恰,往往不約而同說出同一個辦法,被柴榮視爲知音。

    魏仁浦一番奏聞,白疊飛龍柴榮表示讚許:“魏愛卿所說四策並舉,至爲重要。就以魏愛卿爲軍師,亦望該管大員奉行不二。凡有違令者,軍法從事。今番朕御駕親征,壽州必欲奪之。朕之部署,叫魏愛卿宣佈。”

    文武百官皆一聲高呼:“臣等謹遵聖諭,斷無差池。”

    柴榮將一封詔令推了一下,內侍遞給魏仁浦。天子徵南之令是:

    本次征討南詔,率三萬禁軍,直逼壽州城下。河南、淮北二十州團練使,各率本部都往壽州前線集合。

    以殿前司都點檢、駙馬都尉張永德,爲都指揮使。

    以殿前司都指揮使、檢校太保趙匡胤,統兵五千爲前鋒都指揮使。

    以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保鄭恩,統兵五千爲殿後都指揮使。

    以一品勇猛夫人陶鸛爲御營都虞候,隨朕左右,執掌軍法。

    隨徵三萬兵,計有殿前司的鐵騎馬軍左右廂、控鶴步兵左右廂,侍衛司的龍捷馬軍左右廂、虎捷步兵左右廂。

    各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三員大將,呼延贊、高懷德等二十四員大將皆隨先鋒官、殿後官聽用。二十四將之下又各有統制、訓武郎、都頭、隊正等,天子不予點名。

    兵抵壽州,以淮南道行營指揮使李重進,爲各軍都指揮使,除朕而外,悉聽其指揮。

    朕御駕親征,以樞密使、檢校太保王樸爲東京留守,便宜從事。

    樞密使王樸、樞密副使魏仁浦及數十員大將紛紛高呼:“臣等謹遵詔令,一往無前,萬死不辭。”

    正月十七,天子率軍從大梁出發,經陳州,直奔下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