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漢鋼鐵直男 >第九十六章 競爭機制
    胡毋生之死的影響最後也只是被控制在了太學之內,沒有被有心人加以引導傳播到其他地方。

    他的家人雖然很不甘心,但也只能夠按照標準老老實實的下葬。

    如此一來五經博士便空缺了一位出來,不過張遠也不着急,只是將事情陳述給了劉徹。

    太學內的人事權壓根也不在張遠的手中,他自然也不會鹹喫蘿蔔淡操心給劉徹舉薦什麼人才。

    胡毋生死後剛剛纔過去兩天的時間,吾丘壽王就一臉欣喜的找到了張遠。

    “太學令,陛下已經派人去淄川國請公孫弘出任《春秋》博士了。”

    張遠一下子有些愣神,癡癡的對吾丘壽王問道。

    “當真是公孫弘?”

    吾丘壽王重重的點了點頭。

    “就是他,估計要不了七日,公孫弘就能夠抵達太學。”

    張遠哦了一聲,然後低頭開始沉思。

    以往太學內的五經博士都是一心鑽研經學之人,腦子說起來也簡單的很,張遠壓根就不擔心這些人給自己添麻煩。

    現在公孫弘這老狐狸一來,那可是真正的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說起來能夠當上丞相的都挺了不起的,要麼就是有巨大的聲望要麼就是後面有人,光憑藉真才實學是當不了丞相的。

    劉徹過幾年立公孫弘爲丞相時,更是開創了許許多多的先例,這也是劉徹第三次確立儒家的正統地位。

    第一次自然是設立五經博士裁撤其他博士的時候,第二次張遠認爲是在立太學的時候,第三次就是公孫弘沒有侯爵之身卻直步青雲。

    “胡毋生的房子不能住了,告訴他的家人,我會在杜縣城內爲他們尋一處大的宅子。

    今年開春之後允許胡氏族人十名少年進入太學求學,讓他們快些搬離太學。

    到時候你再找些人將胡毋生的宅邸都打掃一遍,儘量讓人看上去舒服一些。”

    張遠本來沒想要趕人,但是現在情況比較緊急,也只能暫且委屈胡家人,不過現實就是如此。

    僅僅是一個博士死去罷了,換個卿大夫死去,後輩沒有青年才俊接替長者的位置,重新扛起家族的傳承大任,估計也沒幾個人能放在眼中。

    “是,我這就下去辦。”

    “記得溫和一些,大不了花些錢財,先由太學墊上,回頭我讓家裏面的人補上就好了。”

    “太學令仁慈。”

    張遠沒有管吾丘壽王說些什麼,淡淡的看了一眼他離去的背影,自嘲式的冷笑了一聲。

    公孫弘出任《春秋》博士對於太學來講算是一件大事,但是對於其餘人來講根本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現在估計劉徹都沒有要提拔公孫弘的意思,讓他出任博士一職,好像確確實實找不到其他人來頂替了。

    如今這麼大的一個朝堂,說實話就只有衛青跟張遠是劉徹當皇帝之後才被發現然後提拔的。

    其餘卿大夫無一不是文帝朝景帝朝遺留下來的老人。

    一個個七老八十,田蚡這種快五十的都感覺在人羣裏面挺年輕的。

    偌大的朝堂看起來,死氣沉沉,完全不像是一個一往無前做大事的樣子。

    可能是劉徹感覺到了這一點,在短短的時間內接連提拔了數人至千石甚至兩千石的位置。

    其中最爲迅速一人當爲主父偃。

    張遠遠在杜縣太學,但卻時時刻刻關心着朝堂動向,以前不關心是真的不在意,現在關心了是因爲這些人都會與自己發生交集。

    冬天很快就過去了,公孫弘也已經搬到了原本胡毋生的住所,將原本胡毋生的學生也都一手接了過來,當然這些學生都是太學學子。

    馬上太學就要迎來第二批學子入學,這些人的選拔還是按照往常一樣,由各地郡縣推舉。

    張遠本想着在郡一級的官辦學校開設考覈制度,然後通過考試的進入到太學學習,沒有的那就對不起了。

    但是各地興建官學的速度不一,使張遠暫且沒有辦法施行這一制度。

    春天到了,太學的學子一方面要忙着歲考,另一方面又要參與到開墾播種的事情中去。

    顏異現在白天去杜縣縣府,夜晚回來就挑燈夜戰。

    他歷次考覈肯定是不會不過的,因爲平時表現分的存在,他就算不學習也輕輕鬆鬆的及格,不過爲了不給張遠丟臉,還是爭取每一次考覈能進入到太學前五十名之內。

    顏異時間太少,這才致使他的名次低,另一方面也間接的說明了太學學子有些是真的厲害。

    一頭鑽進了經學研究之中,廢寢忘食,恨不得每天十二個時辰掰開成十三個時辰來用。

    這種競爭機制雖然有漏洞,但已經比大漢其他的制度好上太多。

    無爲而治的思想基本上刻在了每個當官的骨髓裏面,既然不做錯事情就行了,那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幹嘛。

    張遠希望從根部可以改變這種態度,劉徹其實也希望這樣子做,但是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除非直接顛覆一整個國家,直接全部打碎然後再一點點的重建。

    拋開這個辦法,張遠想過,也只有從年輕人開始,從教育機構開始。

    太學的學子在太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要競爭,等出去當官了,懂得競爭的太學學子要比那些啥事情都不做的官吏強上百倍。

    一兩百個不能夠改變現狀,可是每年一兩百個,十年就是一兩千人,五十年就是上萬人。

    大漢官吏十萬人,但是有九萬都是吏並非是官,只要頭部一萬人的想法作出改變,再從上而下的改革,還是會簡單上許多許多。

    不過可能這一切張遠都看不到,但是他不介意爲將來埋上一顆種子。

    張遠很放鬆,不過太學內其餘人卻又是另外的一副態度,很多人都知道劉徹對於張遠只放縱兩年,但是這一年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大家其實都覺得等明年一年過去了,張遠這個太學令估計也做不成了。

    偶爾聽到這些話,張遠也不在意,滿不滿意是劉徹的心思,有時候做的再怎麼好,皇帝不滿意那就是不滿意,有時候做的再怎麼差,皇帝滿意那就是滿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