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力
    朱任重內心委實歡喜,這一陣子他的壓力極大,楊世禮派人到淮安來活動,又豈瞞的過朱家?

    只要說動了劉澤清,雲梯關的基業在朱任重看來多半保不住。

    朱家到目前爲止並沒有賺到太多,前期的鋪開商路花費極大,又出大力替閔元啓購買多種物資,賠進去的銀子和人情都不算少。

    這纔剛開始賺錢,還等着閔元啓繼續擴大鹽池,將銷量提高到每天四十到五十萬斤。

    閔元啓每天能賺兩三千銀子,一年收入七八十萬兩至近百萬兩。

    朱家一年也能多賺十萬兩。

    只是中轉渠道商,能賺這麼許多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了。

    很多鹽商家族身家百萬,那是多少代人積累所得。

    朱任重有一種感覺,如果一切順利,可能自己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朱家積累百萬以上的財富。

    從幾十萬身家到過百萬,這是一個質變,一次飛躍。

    朱家可以從普通的鹽商巨戶變成最頂尖的大明豪商世家,可以擴大族學,可以用聯姻等諸多方式擴大交往的權貴圈子,栽培更多的族人爲官。

    這樣一個家族,等閒的勢力就沒有辦法將其連根拔起,只需要二十年時間,朱家就會成爲深植大明的巨樹,大明不倒,朱家便是富貴綿延!

    若能做到這一步,自己便也是對的起祖宗和後世子孫,將在朱家的族譜之上,被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本在劉澤清出兵之時,朱任重已經絕望,不要說雲梯關的基業了,此前的謀劃佈局和投入看來都等於扔進水裏了。

    原本一個小小云梯關不會引人矚目,引發劉澤清這樣大人物覬覦,畢竟有兵保護,又地處偏僻,劉澤清的目光不會投到那邊去,對一個小小遊擊,這個已經封爵的大人物也不會生出什麼妒忌之心。

    不料有楊世禮這個敗類在其中生事,將雲梯關鹽池拿出來吸引劉澤清的注意,此人一旦決定便是立刻出兵,沒有絲毫猶豫和顧忌。

    朱任重心痛之極,也是沉重之極。

    經梁世發這麼一說,才略有迴轉,甚至又感覺大有希望。

    梁世發當然也不會明說,現在是七月中旬,新軍入營差不多三個月,初步的訓練已經是完成,並且開始經常遠程拉練和進行大規模的實戰演練。

    少部份的新軍將士也被分爲旗隊和百總規模,出動南下去剿滅小股的土匪,以此獲得實戰經驗。

    總體來說,訓練和實戰都是交錯進行,以閔元啓練兵的強度,三個月的新軍將士,在體能和陣列之上,比三年的營軍老兵都強的多。

    槍術刀牌和火銃,多半已經是嫺熟,但論個人搏殺技巧,不遜營兵,比起家丁親兵來個人的技藝肯定還遠遠不如,但結合陣列戰法,未嘗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對雲梯關所的將士們來說,個人技藝只是爲了服務陣列,只有陣而後戰,纔有機會獲得勝利。

    這也是閔元啓對諸將的教導,甚至可以說是灌輸。

    唯陣而戰,陣而後戰,這是閔元啓的原則,也是雲梯關將士們上下都認可的信條。

    甚至梁世發這樣已經不再接受戰陣訓練的武官,內心深處也是這樣認爲。

    相比雲梯關的戰陣訓練,劉澤清的營兵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那些所謂精銳,無非就是戰場經驗豐富,也有一些搏鬥技巧的老兵。

    雖然人數衆多,梁世發也未感覺到有什麼威脅。

    只有那一千多精騎,幾乎全部是老兵勁卒,武藝和膽魄都有過人之處纔有資格成爲騎兵一員,戰馬精貴,沒有過人的騎術和本領,絕沒有機會成爲騎兵,更不要說成爲內丁親兵。

    這一千多騎兵算是劉澤清的老本之一,他的十萬大軍,騎兵絕不會超過五千人,整個軍伍的戰馬,包括雜馬和騾子在內,也不會超過萬匹之數。

    原本的山東鎮就是二線軍鎮,戰馬數量和將士的精銳程度,披甲數,火炮等火器的配給都遠在九邊之下。

    也就是九邊精銳俱喪於松錦之役,剩下的一點精兵在孫傳庭之手,又喪於李自成手中。

    大明輸光了家底,剩下的高傑,白廣恩,唐通,這些二流將領和其兵馬纔有走上舞臺中央的機會。

    若換了曹變蛟等總兵官和其九邊將士還在,有劉澤清等人什麼事?

    唯一的精銳,也就是駐守寧遠和山海關的遼鎮,那三萬餘人就算只有萬餘精兵,其實力也遠非劉澤清能比。

    遼鎮兵能在李自成六萬多精銳老營主力的強攻下堅持兩天,打的有來有回,雖然敗象已成,其精銳敢戰也不是普通明軍能比的。

    山海關換劉澤清或是唐通等人去守,怕是一天也堅持不下來,直接就被李自成的老營兵給拿 下來了。

    劉澤清的麾下精銳,無非就是山東鎮兵打的底,精銳則是劉澤清跟着朱大典參與剿滅登州東江叛兵時的兵馬。

    其後劉澤清又參與了中原對李自成的戰事,慘敗而回。

    十四年後大明精銳盡喪,對地方和武將的管制廢馳,劉澤清趁勢而起,在地方打糧裹挾壯丁,乃有三萬之衆入淮。

    就算如此,入淮之初劉澤清部受阻於路振飛的撫標營兵,其戰力可想而知。

    在淮安這麼久,將軍隊擴充至近十萬人,但其實力並未有顯著增長,要等半年之後,打糧徵餉弄到了大量物資,南明朝廷也給本色折色和鎧甲軍械,劉澤清部的實力才慢慢真正有所增長。

    此時出兵,就算是梁世發也只是感覺那一千騎兵較爲難纏,若只是派營兵出戰,雲梯關那裏就沒有什麼壓力了。

    雲梯關那裏除了三千五百營兵外,梁世發說的有七千人,其實是把分駐各百戶,汛口河口鎮守塘訊的警備司的警備兵馬也算在其中了。

    這些警備兵算塘訊守兵,其實就是二線駐守部隊。

    哨探巡邏,駐守地方,維繫治安,在警備司中的青壯是一時半會沒有確定要加入戰兵,先入警備司過度一段時間。

    三十以上到四十五以下的,便是各百戶和村落中的中年人,他們因爲各種原因不能去各個工坊和鹽池幹活,因爲那邊一去就是多日,無法照顧好自己家中田畝和親人。

    加入警備司之後,就是在原本的住處或附近值勤警備,每隔一段時間會有集訓,集訓時間不過五天到七天,集訓完過後又正常在家附近入值,薪餉也算豐厚,這些人也算是找了個不錯的出路。

    對閔元啓來說,短期內組建兩三個營不太現實,銀錢開銷的壓力還在其次,主要是沒有那麼多軍官和合格的老兵。

    一個老兵帶一伍新兵就是極限,短期之內擴充兩個營甚至三個營,閔元啓是能做到,但就有悖於他走精兵路線的決定。

    那樣組建出來的營兵戰力低下,就算加強訓練,想在短期內形成戰力也不太可能。

    就算比明軍的炮灰營兵和流寇新兵強出一線,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只是名義上好聽一些,閔元啓會瞬間成爲擁兵萬人的大將,不過實力反而不如現在這般。

    梁世發等人對閔元啓的決定都是沒有人反對或有異議,他們是閔元啓一手帶出來的,若不是有閔元啓,衆人無非還是在海邊煮鹽一年,一年北上爲漕夫運軍,苦不堪言,有什麼前途可言?

    現在衆人都加了百戶,副千戶,從窮苦旗軍搖身一變成爲了大明武官。

    身份的變化加上收入成百倍的增加,整個雲梯關千戶所的變化,這些東西衆人都是在看在眼裏。

    閔元啓衛護鄉里,保護雲梯關地方的決心和意志,衆人也是感受至深。

    正因如此,衆人才對閔元啓無比敬服,對他的所有決斷,細節上可能會有商討爭議的地方,但大的方向,絕沒有人敢說半個字的不是。

    這種威信,不是嘴巴能說出來的,是這半年時間,閔元啓用他的所行所爲征服了衆人。

    就如眼下這般,梁世發明明也在擔心自己的家人親族,但他還是留在朱家這裏,殫精竭慮的爲了完成閔元啓交下來的任務而努力着。

    “朱老東主,交代明白了,就是在下衛護老東主離開的時候了。”

    朱任重緩緩起身,又在樓上看了看街道上的情形。

    暮色漸深,由於今天諸多亂事使淮安府城的人心浮燥起來,雖然到了這個時候,街面上還是有人忍不住出沒行動,應該是在互相打聽消息,看看到底是出了何事……

    這些普通的百姓,關心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安危,也擔心這樣大舉出兵到底所爲何事,難道是流寇殺至?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流寇是無比可怕的洪水猛獸……事實也確是如此,不管是軍紀較好的李自成部,還是講究享樂喜歡搶掠財富女子,不喜殺人的羅汝才,又或是殺人如麻,甚至殺人爲樂的張獻忠部。

    不管是早期的三十六家,還是現在的諸多流寇,當初起家之時都是以殺戮爲本業,不殺戮,根本不可能形成流寇。

    對中國百姓來說,只要有口喫的便不會造反,陝北初反時都是因爲天災太厲害,朝廷不賑濟還持續增加賦稅,百姓無可奈何之下只能造反。

    流寇初起時三邊總督楊鶴主撫,其實也沒大錯,主要是造反的流寇都是活不下去的農民,未必有抵抗到底和流竄造反到底的決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