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
    史可法聽了朱萬春的話,先是不置可否,接着便是啞然失笑。

    便是周亮工也是在臉上顯露出了不以爲然之色,顯然是感覺閔元啓和眼前朱萬春是過於自信,甚至到了狂妄無知的地步。

    周亮工是希望閔元啓能到鹽城,安心的當他的標營遊擊將軍,這樣他有了軍隊,話語權也能增加,這是雙贏之事。

    閔元啓有了鹽城一縣,養幾千兵也不會太困難。

    如果流寇南下,緩急之時不管是周亮工選擇死守駐地,還是率部南逃,都會比現在從容許多,不至於過於狼狽。

    這纔是周亮工和周亮敏兄弟一定要保住閔元啓的最真實的原因,否則光憑一個海邊征剿斬首土匪的戰功,倒是真的未必能叫周亮工這個淮揚道高看一眼。

    這個時勢,有人醉心於權鬥,也有人在提前佈局準備,並不全是懵懵懂懂的無知之輩。

    其實就算是劉澤清也是如此,其部將勸他要小心防備,劉澤清本人的回答就是對弘光帝有擁立之功,享福應該的。

    如果真有敵軍大舉南下之舉,到時候率部過江南逃,擇一大郡仍然不失富貴了局。

    在很多人的看法中,流寇大舉南下還是必然之事,清軍未必能真的盤踞京師不走,大有可能在半年乃至一年內,裹挾北方的大量民壯,搶掠足夠的錢糧人丁後還是會退出關外。

    而闖軍有百萬之中,擁有大半河南小半河北整個山西和陝西,還有湖廣一部份,實力仍然是天下至強。

    南明雖然有更大的地盤和更好的財政基礎,但人心浮動,主要是感覺李自成還是得天下之主,京師被東虜奪走只不過是小挫。

    這種心理下才有南明君臣北上求和,希望東虜達成和議,要麼退走,要麼派兵與南明合作一起剿滅流寇。

    也有人認爲,東虜的介入會使北方更混亂,可能大明的亂局纔剛剛開始。

    就如唐末那樣,從諸藩自立到唐朝真正滅亡有一百五六十年,就算有了黃巢之亂,大唐還苟延殘喘了好幾十年。

    現在京師陷落,毅宗皇帝殉國,但李自成又被趕走,得京師的又是被人看不起的東虜小族蠻夷,這樣大勢更加混亂複雜,很有可能要亂上好幾十年纔會得出最後的結果。

    在這個時候掌握一定的兵馬,在亂世中不僅能保性命,還可以適時而動,獲得更大的利益。

    爲自己計,也爲子孫計,掌握兵馬是此時最爲合適的打算了。

    因此周亮工也是對朱萬春不太客氣的道:“元啓將軍還是太想當然了,劉部大軍雖然大半新軍,但仍有兩三千人的精銳在大軍之中,且還有千餘騎兵,這股力量已經非元啓將軍的部曲能夠抗衡了,這些兵是經制之師,由山東鎮南下而至淮安,對抗過東虜,打過闖逆,非普通兵馬可比啊。”

    史可法也是頷首點頭,他的想法顯然是和周亮工完全相同。

    在朝臣們的眼中,四鎮固然跋扈無禮,但實力也是不必多說。

    劉良佐戰功最弱,但也是配合左良玉和黃得功等人擊敗過闖軍和獻軍,戰功還是相當卓著。

    高傑不多出,翻山鷂原本就是流寇中的悍匪。

    劉澤清也是宿將,經歷過多次大戰。

    這四鎮將領和左良玉被南明視爲定海神針不是沒道理的,十幾年的戎馬生涯,屢戰屢敗,經過挫跌也打過勝仗,核心的軍將都是悍將,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後來滅南明的大半降將,多半就是出身於這四鎮和左部之中。

    普通的二線部隊,比如浙江到江南一帶的總兵,還有湖廣當地官兵,在力量和經驗上都比較差,比如現在史可法放在揚州一帶的總兵黃蜚,劉肇基等人,都算是二線或三線總兵,實力很弱,根本不被朝廷看重。

    閔元啓在史可法眼裏怕是連二線總兵也不及,若不是其是雲梯關的地頭蛇,關係到淮安一帶的防禦,連現有的關注都不會有。

    待周亮工說完,史可法也是接着道:“周道所言不錯,朱贊畫不妨回去明言,凡事都應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

    朱萬春幾乎苦笑出聲,他真的不知如何講下去了。

    在泰州耽擱幾天,又趕赴揚州,估計雲梯關那裏戰事都快打完了。

    而眼前的這兩個文官還是拘泥於舊日的經驗,對閔元啓集結軍隊野戰的決斷相當擔憂,但聽聞千戶所城和土城都有軍伍民壯戒備,又挖長壕隔絕戰場護衛百戶之外,這兩人倒是交口稱讚。

    原本史可法都不太打算見朱萬春,畢竟在他看來劉澤清部萬多精銳赴雲梯關,幾千旗軍是絕不可能是對手,估計此時仗打完了,閔元啓未必能保住性命,見了之後除了叫他這個朝廷重臣難堪之外,有何用處?

    朝廷斷不會爲了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與四鎮之一的劉澤清翻臉,斥責約束都不可能,劉澤清也不可能把吞下去的好處再吐出來。

    倒是閔元啓若堅壁清野,以土城千戶所城加長壕硬扛,劉部可能要進行曠日持久的戰事才能把閔元啓拿下,這同樣也不是史可法所能接受的結果。

    現在史可法只能派出信使,送自己的親筆信給劉澤清,屈詞討好,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效果……

    史可法嘆了口氣,相比較而言,大明嫡系出身的將領一個比一個陰狠殘暴,反而不如高傑這種出身流寇的將領,身上還有一些殘留的忠義心腸。

    同時高傑這一類將領對自己這種高身份的大明文官還有一定程度的敬佩,這種敬服心裏在左良玉和劉澤清身上可是完全沒有。

    當然很有可能高傑是因爲長期被孫傳庭指揮之後纔有的覺悟和戰力,這一層史可法就不想也不願深究詳查了。

    高傑在孫傳庭的調教下已經是如此,當年孫傳庭節制的可不止高傑一個,更多的是關中子弟和秦軍將領。

    也包括唐通白廣恩之流,也是盡在孫傳庭麾下效力。

    有時候史可法自己都會想,如果孫傳庭能活到今日,加閣老出鎮地方,是不是會比自己做的更出色的多?

    這個問題,史可法也是不願多想……

    “朱贊畫來往辛苦,”史可法爲人還是相當不錯的,當下拒絕了閔元啓所想,但還是向一臉沮喪的朱萬春道:“閔將軍雖不可能開鎮,但此番只要能堅守下來,仍不失爲朝廷棟樑,好生做,可能數年之後,開鎮也就不成問題了。”

    南明地方擁有幾千兵力就確實有開鎮的根基了,史可法拒絕主要還是不太看好閔元啓能堅持下來,在劉澤清的攻下之下能夠保住地盤和兵力。

    朱萬春抱拳道:“閣部容稟……”

    史可法見對方仍然在堅持,臉上也顯露不悅之色。

    就在此時,史可法的中軍官,也是一位史姓的將領快步而入,進屋之後,這個中軍官便是抱拳道:“閣部,雲梯關那邊有急報傳過來。”

    史可法面上略有尷尬,江北的軍鎮自相攻殺是一件大事,他當然是有所關注。但史可法不是先調和或以中樞名義下令停戰,而是派人在外關注,這實在是有失朝廷重臣的氣度,但在此時裝傻也是不成了,當下只能問道:“結果如何?”

    “是件奇事。”中軍官的臉上滿是汗水,畢竟是盛夏時節了,但他也顧不得抹拭,只道:“前頭打探消息的人午前就送信來,說是雲梯關的守備兵馬大勝,東寧伯部慘敗而歸,折損大半,連騎兵也沒剩下多少。”

    “嗯?”史可法萬沒想到會聽到這樣荒唐的結果,一時間也是有些不悅。

    中軍官並不慌亂,不急不燥的繼續道:“職下初聞之時也覺得不可相信,東寧伯部下萬餘,還有千多騎兵,怎麼可能是失敗一方?何況是如此慘敗?因此並沒有急着稟報,待此前又有數騎來回,都是說劉部慘敗的結果,最後一報,是親眼看到姚文謙劉可成等敗將進灌雲,這些大將都狼狽不堪,身邊騎兵不足二百騎,餘者說是都失陷在雲梯關,而步卒只有兩千餘,更多的步卒多半失陷或是跑散了。其餘各騎,也都是在淮河南岸見着很多敗逃官兵,這些兵沿着河邊和官道往淮安走,也有一些往南邊跑,三三兩兩的騷擾禍亂地方,敗兵都說敗的極慘,談起戰事時都悚然變色……閣部大人,再三確認之後,可以確定姚文謙劉可成等人確實是慘敗而歸,這消息是絕計無錯!”

    聽到這中軍官的話,朱萬春是猛然站起身來,臉上顯露出明顯的喜色。

    雖然對閔元啓和旗軍充滿信任,但朱萬春離開時還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擔心。

    這一下驚疑之心盡去,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對自己此行,朱萬春也是略覺尷尬,畢竟戰爭纔剛開始,勝負未定,自己就奉命替閔元啓先行溝通,對此朱萬春也是覺得閔元啓有些心急。

    但此時此刻,他才明白過來,爲了獲取最大收益,先聲奪人也是必要之舉。

    閔元啓是真的沒考慮過自己會失敗,最差勁的結果也是打成僵持之態,那時候照樣可由史可法出面調停,結束戰事。

    這也是朱萬春出行的第二結果,現在當然不必出口,大喜過望之下,朱萬春幾乎是手舞足蹈起來。

    在一旁的周亮工也是顯露出愕然之色,這個結果,顯然這位以知名聞名的淮揚道,在事前也是萬萬想象不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