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覆殷商 > 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神使
    技術入股的政策,是聶傷爲了應對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採取的應對措施。

    隨着耆國的商業興盛和耆元的廣泛流通,外國商隊大量涌入,採購的耆國特產商品也越來越多,耆國的商品供應也出現了嚴重不足。

    限制產量提升的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很多技術和商品都是官府壟斷的。國有工坊的規模雖大,也提供不了市場所需的商品,由此造成了極爲嚴重的供給不足。

    國有工坊的產量到了極限,眼看着嘴邊肥肉喫不到嘴裏,各個家族實在忍不住了,紛紛請求放開壟斷,讓民間也有機會分利。

    聶傷也認爲該官府該鬆一鬆手了,畢竟這些錢官府也賺不到,不如給了國民去賺,大家共同富裕。便命官府商討施行。

    誰想他的意見竟然遭到了衆官員的堅決反對!

    理由很簡單,官府投入了無數資源才研發出來技術,憑什麼給各家族白白使用?

    一旦技術擴散開來,國有工坊便優勢不再,甚至會在市場競爭中敗給民間工坊,後果十分嚴重。即便以高價將技術出售給各家,也遠不能彌補帶來的損失。

    總之,放開壟斷,會嚴重損害官府利益。

    國有工坊乃是最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只要是忠於官府利益的官員,就不會放任這條財路被人侵佔。

    反對最強烈的就是工部和各家國有工坊,這簡直是在挖他們的根!各級官員一起來面見聶傷,請國主收回成命。

    聶傷見工部官員羣情激奮,輕鬆笑道:事情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誇張,而且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諸位不必擺出一副赴死的姿態來和我血拼。

    然後他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耆國掌握的獨家技術,其實並不艱深,隨着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知情之人越來越多,早晚會流傳出去。他國得到後紛紛投產,耆國商品優勢就不存在。

    耆國如不抓緊時間賺取利潤,一旦被他國學了去,豈不是損失更重?與其讓他國佔了便宜,還不如把好處讓給自己國民。

    至於衆官員擔心的利益問題,也好解決,採用技術入股的方式就可以了。

    官府把技術做資產入股民間工坊,然後等着分紅就是了。不管民間工坊將來發展如何,還用不用這種技術,只要它們還在賺錢,就得一直給官府分錢。

    如此一來,國有工坊只要把精力放在研發新技術上,不斷轉讓新技術,不用辛苦勞作就能坐等錢財送上門來。賺到的錢不但輕鬆,還能永久分紅。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爲呢?

    衆官員的見識,自然不可能想到這個點子,聽了聶傷之言,頓覺豁然開朗,彷彿有一個新世界在眼前打開了一樣,受此啓發,心思都不禁活泛起來。

    於是再也沒人反對,當初抗議最強烈的國有工坊,反而變成了最積極的支持者。

    官員們很快制定了一個完善的入股方案,並打算索取高額股份,又被聶傷制止。

    言道壓榨太狠,乃是殺雞取卵,不如細水長流的好。

    而且工部將來肯定不斷有新技術轉讓出來,一次次的加重股份,給民間工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後必然會演變成侵奪國民財產的惡政,最終逼死民間工坊,動搖民心。

    於是在聶傷的提點下,官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方案,將技術入股分成兩種模式,一種是佔比一成的十年股,另外一種是佔比兩成的永久股份。

    前者的技術期限十年,其後便不再分紅,但是後續的升級換代的技術,還需要再次入股。

    後者則可以免費使用後續的升級換代技術,也就是一個系列技術的轉讓費,這個是永久的。

    政策施行下去,各家貴人們猶疑不定,聚在一起商議了一番,最後都選擇了後一種。

    不是前者不好,而是官府擺明的要推行後一種方案,如果選擇了前者,官府要是在相關技術上故意卡你,隨手就能把你玩死。

    要知道,伴隨着技術入股政策的實施,官府還頒發了另外一條政策:只有參股的工坊才能進行生產,沒有得到授權的作坊不得擅自使用相關技術,否則嚴懲!

    涉及鉅額利益,這個嚴懲絕對不是罰款那麼簡單,大概率是毀家滅門的嚴厲懲罰,誰也不敢冒這個險。

    雖然官府要食利,但畢竟還是能夠賺到大錢的,如果負擔太重難以承受,大不了不幹了。

    所以各家族很快就和官府簽下了協約,國有工坊的技術迅速流入民間。

    除了冶銅和冶鐵兩項事關國家命脈的技術之外,其他如美陶、琉璃、玻璃、白炭的燒製之術,造紙術、制墨術、雕版印刷術,還有許多新式器械的製造技術,等等,全都放開提供給民間工坊。

    各家各戶都加緊組織生產,耆國的特產商品一時暴增!

    儘管商品供應大漲,但需求還是非常緊張,耆國人又保持一致不降價。四方而來的商隊依舊在搶購,財富滾滾而來,耆國官民愈發富裕。

    炭灰邑的戍士家族以紡織爲副業,但他本人的家庭,卻又在黃崖邑有一家客棧和兩間大倉庫,專門接待南來北往的商隊和旅人,由此也賺得不少。

    “小人是旁支子弟,在家裏地位頗低。之前我一家九口人,每月收入還不到三十元,甚是貧困。”

    那戍士面帶笑容,對聶傷講述自己家庭情況:“後來了小人響應侯主號召,賣了所有田地開了一家客棧,果然賺了大錢。”

    “然後小人就開了竅,又擴建了客棧,能容兩百人住宿,還建了兩間大倉庫,爲過路商隊貯存貨物。如今每月能賺近千元,已然是中等之家了。”

    聶傷也爲這個頭腦靈活的年輕人感到高興,讚賞的說道:“雖然很多方國都設有供外來之人住宿的‘廬館’,但那都是接待外國使臣的。一般商隊和過路之人,只能借宿民宅,經常被人拒絕,不得不露宿在野,出門在外十分艱苦。”

    “我國雖然建了許多廬館以供外客暫住,但最近進出我國之人實在太多,廬館也接待不下,戶部又提出要興建館舍。”

    “我以爲官府沒必要建太多廬館,便號召國民開設有償客棧,既緩解了外來之人的困境,還有利可圖,絕對是一門很有前景的生意。”

    他用筷子指着那戍士,笑道:“呵呵,你是第一批響應之人,頭一桶金該被你賺去,後來之人只能喫殘羹冷炙了。”

    “嘿嘿嘿,小人的小打小鬧,讓侯主見笑了。”

    戍士撓頭笑了笑,見聶傷態度親和,也來了談興,又道:“侯主可知,今年最賺錢的是哪種生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