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在大明從聖人做起 >第十七章 爲民請願
    朱厚照一進殿就看見了朱寘鐇,上次在天山人間兩人就爭奪諸芸玉,他還險中逃生,這口氣一直壓在他心中還沒出來呢,今天在宮殿上朱厚照怎能怕他。

    “敦煌十二樂坊剛成立不久,它的靈魂之人就是諸芸玉。

    很多曲目都是她和王陽明所作,現在沒有她敦煌十二樂坊就不能進行演奏了。

    當初我見了諸芸玉也有所動心,但得知她已爲人妻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想到老王爺在已知情下,還這麼執着,看來您的癖好還真有點獨特。”

    “小兔崽子,宮殿之上,我與陛下行君臣之禮。

    與你還不是君臣,按輩分我高你幾倍,你對長輩不敬,今天我就是打死你,到哪我也能說出理去,今天皇上親眼看到這些,也應該站在理這邊吧。”

    朱寘鐇說着還真挽起衣袖做出要動手的姿勢。

    朱寘鐇是武將出身,一拳打死一個人這話不過分。

    朱厚照除了讀書,其他方面都喜好,功底確實不弱,再加上年輕手腳利索,一看架勢不好撒腿就跑,而且還邊跑邊調侃朱寘鐇。

    一時間莊嚴威武的金鑾殿上成了兩人嬉笑打鬧的場所。

    衆文武官員雖心有不悅,但嘴上都不敢說,這兩位都是狠碴子,誰也得罪不起,所幸把眼一閉站在原地,不動不語。

    “嗯”

    孝宗此時不能再沉默了,他不說話這場鬧劇還真收不了場。

    “住手,都停下吧。

    有外國使臣王子在,你們祖輩二人在大殿上打鬧成何體統。

    朱厚照你貴爲太子,不懂得尊重長輩,該罰。

    罰你在京城思過一年,哪也不準去,這次回訪蒙古國就另派他人吧”

    隨後孝宗又轉頭看向臉色被氣的鐵青的安化王,只好安撫道:“老王爺你也不要生氣,我定當重重責罰太子。

    關於諸芸玉之事,你也暫且放一放,別放在心頭,畢竟你年紀大了,氣壞了身體就不好了。”

    “你們父子就欺負我

    這外來的藩王吧

    但我不會就這麼算了。”

    朱寘鐇早已聽出孝宗明顯偏袒朱厚照,本來太子回訪蒙古國是件好事,他完全有可能在這上面大做文章,尋求時機廢了朱厚照。

    但這一打鬧卻是有心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壞了此事,朱寘鐇真想狠狠的抽自己兩個嘴巴。

    “照兒,你不能親自回訪蒙古國,你來推薦一個人選吧”

    其實孝宗本不想讓太子在此時出離開京師,他感覺可能時間不多了,這個時期必須要保證太子的安全,他就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回絕太子的回訪請求,朱寘鐇恰當的幫了他一把。

    孝宗看着安化王懊悔的樣子,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

    “父皇。

    我推薦新科進士王陽明作爲回訪蒙古國的史臣,他們夫妻二人可以共同前往,而且他們兩個人的音樂造詣非常的高,而且可以完美的與蒙古國進行文化交流。”

    其實最佳人選應該是劉瑾,他對敦煌十二樂坊最爲了解,但朱厚照也有小心思,現在一時沒了敦煌十二樂坊,他沒得玩了,得需要劉瑾再給他弄點新玩意,現在朱厚照可是一時都離不開這個劉瑾了。

    只要不是太子親去,孝宗都會同意,很快在刑部實習的王陽明被詔進殿。

    這段時間王陽明先在工部實習,上級交給他第一任務,爲大將軍王越修建了墳墓。

    王越是他的一個偶像,王陽明很願意去做這件事,最終也漂漂亮亮地完成了。

    他以爲一肚子的才華,還有滿腦子的熱忱,很快就能平步青雲,完全可以向着“爲民請命”的宏偉夢想出發了。

    某天晚上一顆流星從空中大張旗鼓的劃過,在空中畫了一個圈,最終飄向北方。

    精通天文的王陽明感覺北方邊疆不穩,北方也就指的是蒙古。

    第二天王陽明借“流星警告”事件,針對邊疆軍事問題,向皇帝上了陳言邊務疏,洋洋灑灑地論述了邊防問題,提出整改計劃,他認爲軍事問題實質上是政治問題,

    只要政治清明,軍事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奏摺遞上去後,他像考完試一樣等着皇帝打分,內心激動而忐忑,但他很自信,因爲這次考試正是他的長項。

    王陽明五歲開始學習排兵佈陣,各種陣法爛熟於胸,按王陽明的說法,連手下的民工,在他的訓練下拉倒戰場都是特種兵。

    對皇帝接下來會給他的職務做了許多猜想,可能去兵部參與國家軍事設計,或者直接派往邊疆,配合邊疆大臣守衛祖國。

    可是第二天皇帝把她從工部調到刑部,擔任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相當於一名處級幹部。

    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審覈,有沒有冤案錯案。

    這個結果讓王陽明有八個腦袋也想不到。

    爲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是孝宗根本就沒太在意這件事,感覺王陽明的文字和使命感都不錯,審覈案件正需要這種人才。

    這樣的結果讓王陽明很傷心,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生活自有它的規則,似乎凡事總是在意料之外,而預料到的總是不會發生。

    在刑部堆積如山的案件,讓王陽明頭昏眼花,更要命的是,一些案件根本就毫無法律依據,而這些案件多半是按照皇帝的意願辦理的。

    王陽明終於明白,在人治的社會,正直的官員是多麼的無奈。

    如果說案情的黑暗已經讓王陽明徹底失望的話,那麼見到監獄的情形,只能用“人間煉獄”來形容了。

    這天他剛踏進監獄,就被淹沒在喊冤的聲浪中,大牢的氣味令人窒息,士兵的刑具永遠都有血跡,這裏沒有任何光線,若不舉燈伸手不見五指,這裏就是地獄。

    見到這裏的情形後,讓從小生長在陽光下的王陽明心裏翻騰,是憐憫,是憤怒,是噁心,是無奈,還是恐懼。

    旁邊跟隨的士兵告訴他:“這算什麼,和錦衣衛的大牢比,這裏是安樂窩了。”

    王陽明不敢想象錦衣衛的大牢什麼麼樣子,也沒有想到他日後居然親自去體驗了一次。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