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羣 >第1078章 1091.諸葛亮不是劉備的第一重臣。(4500字求訂閱)
    第1078章1091.諸葛亮不是劉備的第一重臣。(4500字求訂閱)

    宋徽宗此刻非常鬱悶,你們現在連跟我商量都不商量,直接就認爲三顧茅廬是假的嗎?

    可是他現在卻沒有辦法反駁陳通提出的疑點,只能在這裏面生悶氣。

    並且瘋狂地在陳通的空間裏面查找資料。

    希望可以得出有力的論點。

    而此刻陳通也不想去繼續證明三顧茅廬是假的,因爲只要你從各個維度去找,那會找出更多的問題來。

    因爲虛假的東西,就需要不斷的去拉低智商,去忽視真正存在的現實問題,才能讓這個虛假的理論成立。

    這就跟撒謊一樣,你撒了第1個謊,就需要更多的謊言去彌補這個謊言的漏洞。

    所以此刻陳通還不如去談一談,真正的三顧茅廬是怎麼回事。

    陳通:

    “其實真正的三顧茅廬,就是劉備經常去找諸葛亮。

    劉備十分看重諸葛亮的身份背景,因爲諸葛家族,別說是在荊州地區,那是在整個東漢,都有着龐大的人脈資源。

    咱們剛纔說的那只是荊州地區的這一隻諸葛氏。

    可你也想一想,東吳還有諸葛家族的人,曹操那邊還有諸葛家族的人。

    這個家族那是在三個諸侯王手下分散投資,他們的人脈資源極其廣闊。

    劉備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這以後要是去打仗的話,說不定還能讓諸葛家族幫他,直接策反對方的將軍了。

    懂不懂?

    這纔是劉備當時最需要的。

    而不是你所謂的隆中對。”

    ………………

    李世民哈哈大笑,這一下感覺心裏舒坦多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我就說嘛,像【隆中對】這種有着巨大缺陷的戰爭計劃,怎麼可能會打動劉備呢?

    原來所謂的三顧茅廬,不過就是諸葛亮和劉備多次洽談。

    而我也從這裏面看到了另一些信息。

    劉備和諸葛亮談了這麼多次,竟然最後還沒有一口答應讓諸葛亮成爲自己的高級幕僚。

    這就有問題了。

    要麼是諸葛亮的要價太高。

    要麼就是劉備覺得諸葛亮不值這個價錢。

    所以雙方纔沒有達成一致性的意見。

    這不就跟招聘一樣嗎,要真是稀缺到無比的人才,哪裏會像這樣討價還價?

    不停的去協商談判呢?

    如果諸葛亮真有力挽狂瀾的本事,劉備就是得罪再多的人,也要把諸葛亮拿下。

    就像當時劉邦用一國換取張良的跟隨一樣。

    張良才值這樣的付出。”

    …………

    有道理!

    李淵連連點頭,覺得自己的兒子現在水平還是不錯的。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其實我也認爲是這種情況。

    所謂的三顧茅廬,這個‘三’字,那不是數詞,那是一個量詞,在古代代表的就是很多的意思。

    也就是說,三顧茅廬,就是劉備很多次跑到諸葛亮那裏,跟諸葛亮一起去談判協商。

    而背後所隱含的寓意,你可以自己想。”

    ………………

    皇帝們紛紛點頭,這纔是真正的去看歷史。

    現在他們也明白了陳壽爲什麼要用【隆中對】,取代【魏略】所描述的那一部分。

    因爲【隆中對】的缺陷簡直太明顯了。

    你如果用爲了【魏略】那一部分史料,人們就很難懷疑到劉備看上的是諸葛亮的背景。

    因爲【魏略】描述的就是諸葛亮毛遂自薦,然後使用的是內政方面的才華,征服了劉備。

    而那個策略,是沒有缺陷的。

    ..........

    宋徽宗聽着羣裏面越來越跑題的討論,讓他無比的難受。

    這就感覺別人去否定自己偶像身上完美無缺的神環一樣。

    這簡直就是要把偶像拉下神壇。

    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

    最美瘦金體:

    “這三顧茅廬,怎麼可能是多次上門呢?”

    “誰教你們這樣理解了?”

    ………………

    此刻就連岳飛也嘆了口氣,難道‘三’這個字,在古代不是這麼理解的嗎?

    這就連我也知道,把三顧茅廬解釋成上門了三次,那基本上就是扯淡。

    估計只有陳通那個時代纔會這樣理解。

    怒髮衝冠:

    “這就沒有必要打口水仗了吧。

    古文就要按照古人的習慣去解釋。

    你看看有多少人去解釋‘三顧茅廬’,是覺得劉備去只去了三次呢?

    就拿杜甫的詩來說吧。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明明就是說所謂三顧茅廬,就是頻繁上門,多次討論家國大事。

    這還不夠明顯嗎?”

    …………

    宋徽宗嘴巴張了張,真想怒罵一句,你一個將軍懂個啥?

    這解釋書面上記載的意思,難道不應該是讀書人說了算嗎?

    我說幾次就幾次!

    但宋徽宗也明白,現在大家都不會聽他去辯解這個。

    到底三顧茅廬,是去了三次見了一次。

    還是去了很多次,見了很多次。

    其實在古代是沒有任何爭議的,真正爭議的那只是在陳通那個時代。

    因爲語言的環境發生了改變。

    現在宋徽宗也不想去討論這些問題了,他就想去揭穿陳通的漏洞。

    既然陳通可以否定三顧茅廬,那他也可以去否定陳通的理論。

    最美瘦金體:

    “好好好,你陳通既然說劉備看中的是諸葛亮的人脈背景,那爲什麼還需要談這麼多次呢?”

    “這不應該是一見面就敲定的事情嗎?”

    …………

    陳通哈哈大笑。

    陳通:

    “如果你是古代的一個皇帝或者將軍,那你就是一個被人賣了還數錢的命。

    人家一邊去坑害你的父母妻兒,你還要在一邊喊666。

    難道你就不看一看三國時代的背景啊?

    你明白劉備,劉表和蔡瑁家族的關係嗎?

    你如果連這個都不懂,你就想去解釋三國時代的事情,那基本上就是緣木求魚,水中撈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