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
    田疇爲糜竺討到了“奉旨詐降”的優待條件後,又在長安略微盤桓數日,把糜威接上,然後重新走武關道到商洛、在商洛坐船順丹水而下,經漢水、長江出海,繞了一大圈回遼東。

    他這一路費時自然是不少,五月初從商洛上船,基本上六月底才抵達遼東。那時劉備與袁紹已經進一步交惡了。曹操也分出偏師從帶方往樂浪進攻,又蠶食了些許糜竺的屯民領土。

    好在糜威回到襄平後,糜竺立刻再派田疇出使,帶着重禮財賄,向當時已經稱帝的劉和表示承認、歸順。

    許攸拿了田疇的財物,也就沒有作梗。

    沮授考慮到跟劉備的交情、加上“包稅制管理遼東”確實是對袁紹陣營的軍事潛力調度利益最大化的,也勸袁紹接受。袁紹負責幽州地區外部事物接洽的劉曄也贊成。

    可惜的是,袁紹身邊永遠不缺乏冒險貪小的建議,這次輪到了審配逢紀郭圖反對,勸袁紹武力征服。

    審配主要是眼裏揉不得沙子,他這人一向認死理,歷史上抓許攸的家人固然是爲了肅貪,更多也是他這人不喜歡看到有人搞特殊。

    在審配看來糜竺能“成爲劉和的臣子卻只是朝貢而不接受統治,又沒有公侯爵位授權他自治,簡直成何體統”。

    若是糜竺這個特殊化開了口子,以後其他偏遠地區都說自己“我們這兒情況特殊,自有國情,請朝廷特事特辦”,那還如何是好?所以不能從經濟賬上算糜竺包稅接受統治是否合理,要殺雞儆猴。

    郭圖麼純粹就是迎合袁紹的貪小,覺得“糜竺示弱就說明他扛不住了,再敲打敲打說不定能壓榨出更好的條件,而且說不定能逼着糜竺把嫡長子糜威送到鄴城當人質”。至於逢紀作爲外地派,也是跟郭圖臨時聯手。

    如此一來,儘管袁紹麾下幾個話語權最重的謀士都建議他接受糜竺的條件,但袁紹最終還是決定“再敲打一棒子試試,說不定榨出更多油水”呢。

    可惜,那時候袁紹因爲在西線已經跟劉備交惡,也分不出太多名將遠征遼東。就派了位高權重、曾經跟袁紹同列八校尉的淳于瓊領兵遠征。逼迫糜竺交出人質、提高價碼。

    面對袁紹的咄咄逼人,糜竺一度也猶豫過。不過緊要關頭田疇提醒了他。

    田疇說:“府君,我在長安時,與大王和右將軍談論此事請求諒解。臨走時,右將軍曾送我一句話:袁紹貪小,示弱勢必導致得寸進尺。

    若真遇難處,當剛柔並濟,以鬥爭求和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則和平亡。只有讓袁紹意識到,他不接受這個條件,也無法獨力拿到這些好處,甚至得請曹操幫忙、給曹操分利,他纔會死了這條心。”

    糜竺聽了這話,才振奮起來,下定了決心,決定讓袁紹意識到“武力解決你只會更虧”,把袁紹暫時打疼了。

    對付貪小的人的討價還價,只有讓他意識到他越還價最後到手越少,他纔不會嘴欠多嗶嗶!

    既然下了決心,糜竺就重賞部隊,讓徐榮帶兵堅壁清野打個防守戰,而且爲了讓徐榮有信心,糜竺提前告訴了他戰略安排,只要徐榮在遼西走廊撐住就行,不用反攻,而且期限不會太久。這也是給徐榮喫定心丸,免得他覺得強敵太強戰鬥意志動搖。

    淳于瓊來了之後,果然在遼西走廊的四百里無人區,折騰得困頓不堪。

    他打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秋雨連綿泥濘不堪,淳于瓊又沒有大篷車,車隊想頻繁穿過大小淩河河口的沖積扇區域時,不是裝卸費力就是陷入泥沼。

    好不容易先鋒部隊輕裝過了大小淩河,到昌黎城外,徐榮早就堅壁清野。周邊本來就是屯田區,樹木缺乏。徐榮提前把秋糧全部收割入庫一粒糧食都不給淳于瓊,周邊二三十里內一棵可以造投石車的大樹都不給留。

    淳于瓊想打造攻城武器的話,連堅固木料都得從後方長途運過來,簡直倒了血黴。

    淳于瓊無奈,請求袁紹派船貼着渤海灣岸邊,海路運輸糧食和攻城武器補給。結果袁紹因爲從不重視航海,派來的船都是內河適航性比較好的,甚至還派了一些樓船。

    結果到了海面上之後完全不夠靈活,又容易顛簸傾覆,行動緩慢。被糜竺的海軍巡邏發現後,直接用靈活的快速沙船迂迴、縱火撞擊大型樓船,把最大的船都燒了,然後貼上來對射,把根本不適航海路的袁紹海軍全滅了。

    袁紹的後勤官這才第一次充分認識到:黃河裏的水戰,跟大海上的戰鬥完全不是一回事。沒點過海戰科技樹的諸侯,直接上手打海戰簡直是自己找罪受。

    淳于瓊在昌黎城下補給斷絕,不得不退兵,被徐榮掩殺,折損了好幾千人,還有更多的士兵被俘虜,這才灰溜溜逃回右北平。

    袁紹大怒,把淳于瓊降職了,還想再派別的將領遠征,但沮授、劉曄等人再次勸他:

    “主公,糜竺有海船之利,我們若要滅之,唯有請曹操以海軍援我。可曹操難道不會開價要條件麼?糜竺本就打算臣服,只是價錢沒談攏。

    若是再給曹操分一杯羹,就算征服了糜竺,我們所得只會更少,而且將來還有誰主動來投?此時可一不可再,第一次討伐糜竺,好歹還能說是懷疑他跟劉備勾結、來歸其心不誠,不能再打了。”

    袁紹恨恨道:“給曹操分一杯羹固然不願,可現在糜竺已經擊敗了淳于瓊,雙方已經成仇,只能打到底了。”

    劉曄苦勸:“主公,我素質糜竺此人出身商賈,不愛面子只求實利,胸無大志。所以,愚以爲他就算打贏了仗,只要覺得服軟利益更大,還是會再來服軟的。”

    袁紹嘆了口氣:“就信你們一次,若是糜竺依然來降,肯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就接受他那個每年五千萬的包稅自治條件。”

    還真被劉曄猜中了,袁紹表態之後沒幾天,糜竺又派田疇來了,而且很給面子,每年五千萬錢的包稅自治條件絲毫沒變,給足了袁紹面子,還額外一次性給了一些貴重的珠寶打點。

    袁紹有了面子,也意識到這是自己能不費心拿錢最多的方案,就捏着鼻子認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這一系列運作前前後後拖了小半年,最終談妥的時候,中原形勢早就天翻地覆有了很多劇變。

    畢竟遼東偏遠之地,在原本歷史上司馬懿想討公孫淵,都得按照“往百日、返百日”來計算後勤統籌和行軍時間,一年能打一次遼東就不錯了。糜竺最終名義歸順袁紹,已經是197年深秋了。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