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
    李素本來指望靠一份奏表搞定對劉備的勸說,

    讓他在“總督青徐兗揚諸州事”的兩年任期結束後,

    依然能親自督師移鎮三韓、處理對扶桑的後續平定、整合事務。

    畢竟朝廷好不容易定下一個良法,在地方上總攬數州軍政財權的封疆大吏,任期不能超過兩年。

    這個法度李素可不想親自破壞它,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惡例。說好了到青徐兗揚兩年那就是兩年,今年年底必須換新的官職頭銜。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李素的奏表抵達雒陽後過了沒多久,還沒等到劉備的回覆,一個新的消息打斷了他的部署。

    他留在陳留郡汴梁縣老家的妻子蔡琰,在臘月十五這天送來了一封急信,說是父親蔡邕應該已經是彌留之際了,讓他早做準備。如果國事軍務不繁忙的話,就儘快趕回來。

    李素原本以爲自己這次出鎮兩年,是見不到蔡邕的最後時刻了。

    這也得感謝太史慈和甘寧周瑜他們動作利索,對三韓和邪馬臺的軍事征服,居然在短短三個多月之內,就徹底結束了戰鬥,這才讓李素沒必要親自渡海督師。

    否則此時此刻李素要是在海外,蔡琰就是想找他都來不及。

    當然,這裏面也有公孫度已死、公孫康接位威望不足、軍心士氣低落的因素。

    要不是趕上公孫度死了,三韓征服戰或許要多打半年,錢糧上至少也多花數十億,讓朝廷的還戰爭國債大計也因此拖延。只能說是天佑大漢,王朝中興的時候,什麼都趕上了好時運好契機。

    另外,蔡琰在給李素的信中還提到,她已經同時向陛下請旨過了,陛下應該是會恩准的。所以李素接到妻子的信後,也就沒什麼可顧慮的。

    直接吩咐了一下手下人關於地方政務處置的事兒,然後他就立刻帶着護衛騎兵,坐上最輕快的馬車,一路換馬沿着淮河汝潁汴河北上,直奔汴梁。

    一千多里路,李素只走了五天,抵達汴梁時,蔡邕也還有氣,李素又親自問疾了兩天,纔算是壽終正寢。臨了也沒什麼話可以交代他的,畢竟蔡邕的著作和思想都在女兒那兒,蔡琰和李素夫妻之間以後可以慢慢聊。

    醫官也說了,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病,就是天壽到了,很多臟器血脈元氣都枯竭了,越是到了冬天,老年人越是難以扛住。

    李素知道,用現代醫學的話術來說,那就是多臟器功能衰竭嘛。這也算是最不受苦的自然死亡了,蔡邕這輩子也是改了命運,晚年享福,多活了整整十三年。

    漢朝人對於弟子對師長的要求,是不包括服喪守孝的,不過也得“敬祭如父”,就是祭奠方面要跟自己爹一樣隆重。

    七七四十九天祭奠完之後,理論上就不戴了,按照孔子的說法,後續的時間你“心孝哀思”就行,不必拘泥於形式。

    不過很多人爲了舉孝廉,還是會做得更加誇張一點,就當成親爹的流程來辦。

    比如已死的前會稽太守、大鴻臚王朗,當年他求學時、師從太尉楊賜(楊彪的爹,楊修的爺爺),楊賜死的時候,王朗原本只是旁門入職的小官,並非察舉正道出身。

    王朗就棄官給楊賜守孝三年,守完後名聲大振,成爲東海郡有名的孝道典範,被陶謙指示東海太守舉孝廉重新入仕。

    李素肯定不想模仿王朗那麼虛僞的人,而且他作爲丞相,就算他願意大操大辦,朝廷也肯定要奪情。

    不過他跟蔡邕畢竟除了師徒,還有翁婿的關係,低調一年半載、停停娛樂活動還是應該的。

    而且蔡邕是臘月二十二沒的,消息傳到雒陽,皇帝劉備都宣佈輟朝五日,親自到汴梁探視,李素連忙安排在陳留郡公府上接駕,並接待百官弔唁。

    太傅的級別畢竟尊貴,一時間雒陽到陳留之間官員的車駕往來絡繹不絕。虎牢關和酸棗、官渡這些交通要津,驛站人滿爲患。百官內心,也再次刷新了對李蔡兩家地位的認知。

    那些繁文縟節可以按下不表,李素也是真心哀悼滿了四十九天,連206年的新年和上元佳節,都沒參加慶典。

    一直到二月底,蔡邕正式擇地下葬完了之後,忙活好了喪儀,李素才抽時間回雒陽,向劉備再次謝恩,並且聊些國政大事。汴梁到雒陽才三百多裏,往來也方便。

    ……

    劉備沒有讓李素參加正式的朝會,只是在重建後的蘭臺私下接見了他。這也是防止李素在孝期內公開當衆處理政務,面子上不好看。

    大家先聊了一會兒這兩年的內政大局、三韓和邪馬臺的現狀、征伐的靡費。

    一切情況看起來都不錯,朝廷的財政這些年也確實在一直好轉,休養生息無爲而治的思路,也是對的。

    如前所述,朝廷的戰爭國債是發行到章武八年(203)爲止的,巔峯期在章武五年、六年,後續逐年遞減過渡。

    如今已是206年,也就是章武十一年。朝廷已經停發並且轉入全力還債階段的第三年了。

    之前算過,不搞擴大工商業和折抵免稅權那些騷操作的話,全力還債也得十幾年,搞了那些操作後,債務總額減計到三百五十億以內,七八年可以還清,也就是到章武十五年左右(211)。

    如今還到第三年,還欠二百多億接近三百億。主要是去年對付三韓又花了點,所以那兩年裏只還了六七十億,低於平均水平。

    劉備這些年享樂也享夠了,也開始注意節約開支,沒必要的浪費能砍就砍一點,也愈發意識到了無爲而治的好處。

    所以李素再來勸他擴大對三韓和邪馬臺的移民、建設投入,徹底肅清當地蠻夷的統治,劉備便有些捨不得浪費民力。

    劉備指示道:“賢弟爲何如此執迷於蠻荒之地,之前朝中已經有諫臣在勸朕提防海外出現割據,朕是相信賢弟爲人的,也沒當回事。不過勞民傷財的事兒,能緩緩就緩緩吧。

    邪馬臺那種地方,乃至其他連國家都沒有的扶桑蠻夷,羈縻之即可。若是有利可圖,讓他們來互通貿易便是。”

    李素便把他的考慮,重新陳述了一遍,說他是考慮到海外的物種交換,可能有重大裨益,如果不派大軍,只是以小規模的探險隊去征服,便不會勞民傷財。

    劉備這纔有些回心轉意,但還是提醒道:“賢弟這兩年不在朝,中樞政務決於文若、孝直、子敬,其中孝直子敬雖還未升爲三公,卻也漸掌尚書檯、侍中實權。

    如今太傅新故,朕若是奪情讓賢弟回朝,天下人不會說什麼,但若是隻爲蠻夷事務,多少不妥。這樣吧,賢弟身爲丞相,肯定是要始終擔責的,所以爲太傅守孝期間,也不必去職,依然只算休假,如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