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32章 羣賢畢至
    五月初一,遼河平原南端的遼隧縣。

    遼河是遼東最大的河流,水量豐沛,遼東四郡的29萬人口當中,有近20萬都是生活在遼河流域,遼河兩岸也是東北如今最大的農耕區。

    而遼河同樣是一條有三道分叉支流組成的大河,這三道支流中的兩道,就是在遼隧縣以南匯聚的,而從遼隧再往北不到三十里,東側的那條支流又會再分叉爲兩股。

    這三條支流,最西邊那條連接着望平縣、遼陽縣,

    中間那條則通往玄菟郡的高句驪縣(瀋陽)、西蓋馬縣(撫順),

    最東邊則通往郡治襄平(遼陽)。

    可以說整個遼河平原所有的縣城,都是由遼隧這個鎖鑰鎖着,不突破這裏,就無法沿着水路抵達其他地方。

    而水路又是確保進攻方糧道不被切斷的關鍵,所以敵我雙方把遼河平原爭奪戰的核心擺在遼隧,也就毫不奇怪了。

    張純的最後兩萬兵馬,以及他新拉的壯丁,大多分佈在遼隧、襄平兩處。

    而劉備的人馬,也已經在遼隧縣以南的遼河東西兩岸,與遼隧縣隔河對峙紮下大營。

    從四月底開始,漢軍駐紮在三岔河口以南的兵力就在不斷增多。因爲新兵的比例很高,所以大營裏每天熱火朝天,就算沒有戰事準備,也得日常操練,以便讓新兵儘快形成戰鬥力。

    遠在昌黎城的府邸倒是修好了,但劉備和李素都沒時間去,反而泡在前線大營裏。一時之間遼河前線這座野外大營,倒是成了整個遼東的政局中樞,有什麼政務大事兒都跑來軍營裏彙報處置。連帶着有名士、勇士來投奔劉備,也都是直奔遼河大營,不去昌黎城了。

    考慮到李素本來就沒有家人,向來一個人自己住,這一年多來只有幾個親兵幫他洗衣打掃,而喫飯都是在營裏跟大夥兒一起的。

    劉備這次修府的時候,還特地從饑民中挑了幾個看上去長得還乾淨的小姑娘給李素做使喚婢女打掃衛生。但因爲李素在前線,一時半會兒又用不上人伺候了。

    ……

    這天一大早,劉備起身剛準備去尋營,看看最近招募到的那羣新兵和基層軍官的訓練工作如何、其中能不能選拔出一些好苗子的人才。

    結果,還在喫早飯,就聽到下屬來報,說是有幾個名士慕名來投。

    劉備連忙放下筷子,還讓下屬把李素請來,一起去見一見。

    李素還未成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睡眠比較充足,不會像劉備那麼勤政。他幾乎是還在洗漱就被拖來了。

    來到中軍大帳,跟劉備稍微說了兩句,他就看到門外兩個挺有風度的年輕文士進來投奔。

    “北海管寧、邴原,特來拜見府君!聞府君僅僅數月之間,便安定了遼東十數萬饑民,還想出以工代賑之奇策,使民心悅誠服、不患不均。

    我等原本隱居沓氏、見天下洶洶、牧守貪鄙,素來立志不願爲官。今見府君如此愛民牧民,有感於明主,故來相投。”

    劉備讀書少,對名士也不是很感冒——主要是之前也沒見有名士類型的來投奔他,所以暫時不太理解管寧和邴原的名氣到底是什麼級別的。

    但李素讀過“割席斷交”的典故,知道管寧和華歆是同學,只不過華歆貪慕榮華富貴,管寧就跟他割開平時讀書一起坐的席子,絕交了。

    而華歆嚴格來說跟盧植、鄭玄是同門,所以管寧這名士的輩分倒是挺不錯了。

    他便附耳說道:“這倆都是當今名士,與華歆齊名,與尊師盧公也算輩分相若了。雖以清談著稱,不知是否有行政經驗。但作爲文教之官,執掌一方禮法教化,定然勝任。”

    劉備點點頭,便打算留用二人爲遼東的教育主管官員。

    而就在這時,中軍大帳的門簾就被撞開了,一個將領風風火火衝進來:“大哥!聽說遼東大名士管先生來了?在哪裏在哪裏?我要去拜見!”

    劉備都不用看,只聞其聲就知道是三弟張飛這個“名士控”老毛病發作了,又來巴結名士。

    他只好尷尬賠笑:“讓二位先生見笑了,這是舍弟張飛,素來仰慕賢士。先生們既然看得起備,便做個遼東屬國的禮樂長、祠祀長,雖然俸祿級別不高,只是秩三百石,還請勿嫌輕微。”

    管寧肅然道:“能得其所哉,已是大幸,俸祿品秩,本不重要。府君人盡其用,肯以我等掌禮樂教化,敢不效力。只不過,孫子曰:將能而君不御之者勝。人各有所長,日常施政之時。教些什麼,不教什麼,還望府君不要過問。”

    說完,管寧和邴原都是對劉備深深作了一揖。

    劉備慨然應諾:“那是自然,只要不是危害朝廷的言論,二位想在遼東如何教化百姓,均可自處。”

    管寧這種人,跟華歆一樣,都是被朝廷以“有道”的名義徵辟過的,只是管寧清高,沒有應徵。

    所以,哪怕管寧這人研究的學問沒什麼屁用,但只要他肯爲劉備做事,就可以極大提高劉備陣營對上流名士的吸引力,改善品牌形象。

    看看,連漢靈帝讓三公徵辟管寧他都不去,卻因爲發現劉備立志於建設世外桃源、安民養民,從而來投,這得是多鮮明的對比!

    另外,多嘴提一句,管寧這人的學問,倒是真沒什麼用,他這輩子最喜歡考證的是古代各朝的祭祀禮儀。

    比如從商周以來天子/諸侯登基該怎麼操辦、封禪該怎麼操辦,喪禮、婚嫁、做壽、冊封……一堆華而不實的東西,太平歲月倒是可以彰顯朝廷威儀,但亂世就鳥用無了。

    除此之外,管寧還喜歡考證各種貴族的血統源流、華夏所有姓氏的起源、初始分封,總之就是一堆考據癖的活兒。

    如果劉備是個一文不名血統卑賤的異姓人,那重用管寧說不定還有額外的好處,那就是“考證自己的姓氏和祖宗有多牛逼”,好爲自己身上貼金。

    比如歷史上公孫氏就幹過這事兒,近水樓臺找管寧考證了“公孫”這個姓的源流,想認個牛逼祖宗變高貴一點。

    但劉備是漢室宗親啊,姓劉的已經不需要管寧考證這些了,管寧也就只能做個吉祥物。

    ……

    劉備花了足足半天時間,安撫籠絡這些名士,還親自陪他們吃了頓午飯,送了些不太值錢但能顯示出府君關心的生活用品。

    最後讓張飛親自送他們回昌黎城、另找清靜館舍安頓。

    管寧卻表示不想住昌黎城裏,要在城外農村設廬,除了擔任禮樂長的官職外,還想閒暇時躬耕收徒、另辦私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