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吳吏曹 >第六十章 不一樣
    傳舍,前來徐州(寒山)公幹的裴機,與自家掌櫃馬欽交談,談到蜂窩煤的買賣,馬欽說話都帶着顫音。

    “郎君,如今這蜂窩煤推廣得不錯,煤的運輸方便,價格也便宜,都賣瘋了!”

    “泗水下游一路過去,過淮水,走邗溝到廣陵,沿途不要說下邳、宿豫、淮陰、廣陵這些城池,就是沿岸小城、村落,煤都不愁賣。”

    裴機見識過蜂窩煤和燒蜂窩煤的煤爐,卻覺得難以理解:“蜂窩煤總是容易碎,不好長途販賣吧?”

    馬欽回答:“郎君有所不知,商賈販賣的不是蜂窩煤,而是煤粉。”

    “徐州煤礦這邊開採的煤,用船運到寒山堰,在作場用水磨磨成煤粉,又裝船運到下游各地。”

    “各地再用水力或人力制煤器製作蜂窩煤,對外銷售。”

    “州廨一直貼錢壓價,使得走水路運到廣陵的蜂窩煤,價格都不比木柴高多少,耐燒,煮飯燒水熱得快,配上鐵鍋...鐵鍋如今也不愁賣。”

    裴機聽到“鐵鍋”二字,不由得壓低聲音:“我聽說,徐州這邊,往齊國賣鐵鍋?”

    “賣,敞開了賣。”馬欽笑起來,“郎君不必如此,如今朝廷都不說什麼,州廨是敞開了向齊國商賈售賣鐵鍋。”

    “生鐵鍋買過去,他們就算要熔了打造兵器,也得費好大力氣,畢竟生鐵做不了刀、甲葉。”

    “而且,小人聽說,少府在徐州這裏,光是賣鐵鍋這項的收入,就不得了,去年十二月,一個月的收入,是這個數...”

    馬欽做了個手勢,比了比一個數字,裴機見了有些驚訝:這麼多?

    又聽馬欽說:“鐵鍋及鐵釘的銷售所得,少府從徐州這裏獲取的收入,已經超過東冶了。”

    “但東冶不產煤,這裏有很多煤,售煤所得更多,讓少府的官笑得合不攏嘴。”

    “郎君想想,陛下內庫能有如此收入,哪裏會爲些許閒言碎語,苛責李使君?”

    裴機感慨:“那倒是,只是,沒想到,李使君辦產業,能辦到如此地步。”

    馬欽對此說法很贊同:“那當然,畢竟鄱陽那裏,不就是李使君經營起來的?如今鄱陽新平白瓷運到徐州,對齊國敞開銷售,也是供不應求。”

    “李使君果然會做買賣,之前,大夥見徐州就彭城、寒山這幾個孤城,彭城又被水泡了,田也種不了,還以爲官軍要在此立足會很困難。”

    “結果,一年時間,李使君就把局面打開了,事前,誰能想到?”

    “州廨行鍋引、煤引制度,吸引兩淮商賈運糧、運鹽到寒山,換鐵鍋、煤炭、鐵釘,如今徐州可不缺糧,也不用朝廷調撥大量糧草接濟。”

    徐州這一年來發生的變化,確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裴機還沒來寒山之前,就聽說過各種議論。

    如今到了寒山,感覺確實不一樣。

    他想像中的寒山城,應該是以防禦爲主的堡寨,如同一個大軍營,可來到寒山一看,發現寒山城(南城)的規模,已經不亞於廣陵了。

    寒山堰附近,有碼頭,有大量的作場,南北兩岸的南北兩城,規模頗大,其內除了公廨、軍營,還有如同棋盤一般的里弄。

    常住寒山的不僅有官吏、將士,也有大量百姓和商賈,因爲煤、鐵吸引了大量外來商賈的緣故,城中邸店、酒肆、食肆數量不少。

    南北兩城中,建築過半爲磚瓦所築,城牆都是包磚的夯土城牆,又有高聳的敵樓、箭樓,遠遠看去,寒山城氣勢非同小可。

    但是,南北兩城的規模還在擴張,原先的外廓,其木柵已經拆除,建起包磚夯土城牆,據說還要吸引更多百姓來寒山定居。

    這麼多百姓來定居,可以在寒山周邊地區屯田,或者到寒山堰附近各作場、碼頭做工,賺錢養家餬口。

    一開始,裴機不相信寒山能養活這麼多脫產(脫離農業生產)的青壯,如今親眼看到寒山各產業的繁榮發展情形,心中疑惑消散。

    “我明日去公廨辦事,會見到李使君。”

    裴機看着馬欽,認真的問:“你有什麼想要打聽的,我或許能打聽一二。”

    馬欽回答:“小人聽聞,州廨過陣子,會再發放一些特許經營的‘牌照’,所以,想請郎君幫忙,打聽一下...”

    “鐵釘的經營牌照,大概會放多少個出來...”

    “鐵釘?”裴機覺得奇怪,他還以爲馬欽關注的是煤炭的專營。

    “郎君有所不知,如今徐州已然成了聚寶盆,不僅少府在此賺錢,又有許多權貴、各地豪強,也在這裏賺錢,熱鬧得很。”

    “寒山城裏,多得是給各權貴打點產業的掌櫃、駔主,都按着李使君..州廨定下的規矩,一起發財,忙得不行...”

    裴機好奇起來:“你仔細說說。”

    馬欽便娓娓道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徐州這裏把煤、鐵產業辦得有聲有色,鐵鍋、煤暢銷,自然就吸引了趨利的商賈。

    徐州刺史李笠,照搬當年在鄱陽實施過的制度,實行許可經營,發放‘牌照’,定下各種規矩,讓各方都能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有機會發財。

    發財分大小,拿到專營許可(牌照)的人,發的就是大財,這其中,煤和鹽的許可經營是暴利,少府和州廨各有一個。

    剩下的牌照,被幾個徐州當地豪強、淮北豪強,以及藩王的代理給瓜分了。

    藩王之中,就有鄱陽王。

    隨着煤產量的大幅增加,牌照數量也會增加,之前,第二輪發放的牌照,被更多的豪強以及權貴給瓜分。

    但還是不夠,因爲煤產量繼續增加,而急着發財的宗室、權貴、豪強源源不斷。

    所以,每一輪的牌照發放,競爭都很激烈,馬欽權衡利弊,決定不去搶煤、鐵鍋的經營牌照,而是要拿到鐵釘的經營牌照。

    自從李笠獻了拔絲工藝以製作鋼琴琴絃,這種拔絲工藝很快就有了別的用途,其中之一,就是製作鐵釘。

    鐵釘不起眼,卻很實用,用水力拔絲機制作鐵釘,價格便宜量又足,所以能做到“薄利多銷”。

    東冶有鐵釘作場,製品供不應求,而徐州寒山堰的作場,是兩淮唯一能大批量生產鐵釘的作場。

    所以,這裏出產的鐵釘,同樣不愁賣,加上產量極大,可以容下更多的商賈靠賣鐵釘獲利。

    裴機明白了,卻想起一件事:“既然能拔鐵絲,豈不是連繡花針都能做了?怎麼沒見寒山堰的官辦作場做鐵針?”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