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知否開始 >第 215章 以退爲進
    永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張千重領兵將蜀地全境收復,肅清了境內勢力較大的吐蕃殘部,而後整頓好邊軍的張千重和衛允,押送着那兩萬多名俘虜,踏上了回京的路。

    如今蜀地邊軍損失慘重,吐蕃方面的情況又不明,是以南境六路剩下的那八萬府兵在張千重的安排之下,暫領邊軍的職務,戍衛蜀地邊境,以防備吐蕃再次興風作浪。

    至於具體該如何部署蜀地防務,也只能等張千重回京稟明永安帝之後,由永安帝,曹太后以及滿朝諸公一起商議過後再另行安排。

    蜀地戰事已了,西北那邊亦不甘落後,戰局也在十二月上旬的時候急轉直下。

    當初衛允和張千重出京之後,永安帝和曹太后開始物色出使遼國的人選,欲行衛允所提的連橫之策,可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說動遼帝耶律洪基,說服遼國朝臣。

    最後,還是衛允的師伯秦尚書,毛遂自薦,以工部尚書之尊,二品大員的身份,作爲使節,代替鴻臚寺卿,前往遼國,說服遼國君臣。

    永安元年十二月底,遼帝耶律洪基答應出兵。

    永安元年一月初五,遼國興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越過西夏和遼國的邊境,橫穿河套平原,一路走河曲,一路走贛州,最後一路則是攻向銀川。

    與此同時,榆林延州一帶。

    自英國公退守延州之後,榆林便落入了西夏之手,成爲了西夏大軍的大營所在,可同時,張千均帶領八萬四千黑甲軍自慶州而出,一月之內,便攻佔了鹽州,宥州,大軍直逼夏州。

    而夏州乃是西夏二十萬大軍的後勤來源,若是夏州被攻克,那還在榆林和英國公僵持不下的西夏大軍,便成了甕中之鱉。

    英國公又命威北侯沈從興爲右先鋒,領五萬大軍北上,直娶

    取綏州,沈從興不愧是連顧廷燁都讚不絕口的猛將,只花了十日的時間,便攻佔了綏州。

    當然了,這也和西夏將二十萬大軍匯聚在榆林有着密切的關係,西夏疆域本就不大,人口也遠不如遼國與大周。

    舉全國之力,也只有五十萬大軍,二十萬在河套平原之上的幾個州縣防備遼國,二十萬在榆林,三萬在西夏國都,剩下西夏全國各地的州縣加起來也只有七萬的地方軍隊。

    別看七萬人很多,可是分散到西夏全境之後,每個州縣能分到多少

    邊境的多分一下,其餘地方的少分一些。

    那也沒有多少。

    沈從興帶領五萬大軍,晝夜不歇的猛攻綏州,綏州城內雖有守軍五千,沈從興以十倍兵力,將綏州團團圍住。

    再加上西夏西北邊境遼國大舉來犯,綏州臨近的州府自顧不暇,哪有力氣來救援。

    十日之中,有六日是在趕路,右路軍真正攻城所花的時間,只有四日。

    位於榆林境內的西夏大軍,收到消息之後,立馬分兵前往兩地救援。

    可英國公要的就是西夏分兵去救這兩地。

    不論是張千均還是沈從興,一開始的目的從來都不是那幾個州縣,而是前去救援的西夏軍隊。

    這是明謀,可西夏統帥又能如何,若是不救,待後路被截斷,彼時大周軍隊給他來個三面夾攻,把西夏二十萬大軍堵在榆林之中,甚至不需要攻打,只要斷了西夏大軍的糧道,將其活活困死在榆林即可。

    至於撤退,那就更別想了,打了老子那麼久,老子會讓你就這麼安安生生的退回西夏去

    別逗了,我們大周的那些兒郎們就白死了當真以爲榆林是那麼好佔的

    不得不說,英國公這一手以退爲進,聲東擊西玩的真的很溜,就在張千重和衛允的蜀地之戰落下帷幕的時候,西夏統帥分兵出去,救援夏州和綏州兩路的八萬大軍夏州五萬,綏州三萬

    皆損失過半,只餘四萬左右的人馬,且戰且退撤回了榆林。

    往夏州去的那五萬人馬,還沒趕到夏州就遭遇了伏擊,一萬九千的風字營分做兩部,分別在兩邊的高坡之上,以箭雨覆蓋西夏大軍。

    山字營立於風字營之前,攔在了上坡的道路上,西夏的騎兵再厲害,也斷然無法在斜坡上進行反衝鋒。

    光是那段斜坡,就讓普通的騎兵提不起速度了,更何況全身重甲的鐵鷂子。

    而風字營的輕騎,則仗着弓弩的射程比西夏軍的遠,便遠遠地拉開距離,不斷的用羽箭襲擾,不求最大程度的殺傷敵人,只求讓他們疲於應對,時刻都得緊繃着精神,小心翼翼的躲避箭矢。

    這一次分兵救援,是西夏自出兵以來,損失最爲慘重的一次。

    和西北軍在榆林對抗了數月,二十萬大軍也只不過損失了兩萬有餘,不到三萬,可這一次救援,就損失掉了真正三萬多的人馬,最後被周軍驅趕着退守至榆林,而此時榆林城城內的所有西夏大軍加起來,總共也只剩下十三萬左右。

    而這一次,攻守雙方的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張千均的黑甲軍和沈從興的右路軍在榆林城外順利會師,而英國公老人家,也帶領着兗州城中剩下的十二萬兵馬,圍在了榆林的另一側。

    周軍也不立即進攻,而是在榆林城外修築起了防禦工事,連夜在榆林城外挖了十多萬個陷馬坑,九條七尺寬,五尺深的壕溝,還連夜用樹泥土做了遮掩,雖然簡陋,但若是隔得遠一些,就根本看不出異樣。

    壕溝裏頭並沒有佈置任何陷阱,可在壕溝與壕溝之間卻灑滿了黑甲軍專門打造的三十萬顆鐵蒺藜。

    黑甲軍加上沈從興的右路軍合計十一萬人馬,就這麼在壕溝之後紮起了營,不過卻派出了斥候,隨時觀察城門處的動向。

    只要西夏大軍一出城,十餘萬大軍便立即結成陣型,山字營在最前方,刀盾手其次,其餘步兵再次之,而風字營和火字營以及右路軍之中的神機營,在負責火力輸出。

    風字營江上火字營可就有三萬多人了,再加上右路軍的一萬神機營,將近五萬人馬,被張千軍分成三個梯隊,每個梯隊約莫一萬六千人左右,準備以三段射之法迎接西夏大軍。

    周軍也不着急了,就這麼圍着不打,以靜制動,看西夏大軍如何應對。

    不就是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了,大戰都已經持續了半年了,也不差這一兩個月,大不了朝廷再擠一擠,可榆林城內的十餘萬西夏大軍就不一樣了。

    英國公從榆林撤出去的時候,可是連一根毛都沒有給他們留下,前些時日夏州雖然陸續運送了一些糧草輜重過去,可後來袁文紹帶着風字營不斷地襲擾,攻擊西夏大軍的糧道,嚴重的影響了西夏糧草的輸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