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人雄 >第二十章 四輪馬車
    173年,漢,熹平二年。

    正直春耕時節,積雪消融萬物復甦。鄧艽正在和張芝學草書,張芝125192年,字伯英,漢族,敦煌郡源泉縣今屬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爲“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爲“一筆書”。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爲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與鍾繇、王羲之和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

    也有“書聖”之稱,張奐雖出身宦門,而無紈絝氣,勤奮好學,潛心書法,當朝太尉認爲他將來不是文宗,就是將表。屢次徵召他出來做官,皆嚴辭拒絕,故有“張有道”之稱。他潛心研究書法,尤好草書,師承崔杜之法,其父張奐爲方便張芝兄弟習文練字,着人鍛造石桌、石凳、墨池於河邊,從此,張芝兄弟以帛爲紙,臨池學書,先練寫而後漂洗再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水爲之黑,後稱張芝墨池。

    現在是春耕的時間,鄧艽告了半月假期。這次要辦的事很多,最重要的是棉花的種植。

    其實,從西漢開始農業就很發達了,在農具和農耕改進方面,這時期出現了“雙牛馱犁”,用來深耕和開溝,在犁上安裝了犁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出現了耬車,就是播種用的,到現在,有一些農村還在用。

    農作物培育栽培上,由於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了很多原本沒有的作物和蔬菜,比如大蒜這一類的,而且在皇宮中還有專門用來培育的溫室,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這時候的小麥已經在北方被大面積種植,桑麻也是同樣。羌族人此時,已經是半農耕半遊牧,對於抗旱方面,則實行了代田法。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爲富民侯。下詔曰:“方今之務,在於力農。”以趙過爲搜粟都尉。過能爲代田,一畝三壟。歲代處,故曰代田。這個趙過發明了耦犁。

    這是大漢的一段輝煌史,但後期,土地制度弊端也開始顯現

    從漢武帝劉徹到漢宣帝劉詢,重視農業,給國家帶來了,強大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發達的基礎上,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輝煌。現在鄧艽唯一能改進的也只有,將直轅犁改爲曲轅。犁雙牛馱犁適用於,軍屯這種大型耕種方式。普通百姓家一般是人拉,中原地區少牛,不像羌人家家有牛羊馬匹。除此之外就是水利了,引黃河水灌溉,這點湟中地區做的最好。

    西漢經過了王莽篡政和光武中興,劉秀繼位後,漢朝的農業並沒有過度衰落,到漢明帝劉莊時,他派著名的水利專家“王景”帶領着幾十萬民夫治理了河患,穩定河道,擴大農田,引黃河水灌溉,這時期治理的黃河,後面800年再沒有改道。

    在此時的民間,大量的農田開始向豪強和士族手中流走。這是一個極大的弊端,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買賣。賦稅高,農民收的趕不上交的,於是就開始想辦法,那些豪強和貴族趁機,大肆將土地買走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實,早在漢武帝時,他的母后和舅舅田酚就幹過這樣的事。當時武帝強硬,社會矛盾還不會太激化,但到了東漢後期,這種事完全處於失控狀態,農民失去土地,豪強和貴族愈發富貴,貧富差距拉大,整個東漢朝成了一個火藥罐子,只等一根引線了。

    但還是要說,漢朝衰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時候,我們看一個問題時,不能單純的看一方面,比如全部歸咎在農業上也是不對的,但農業是根本,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告假後鄧艽就坐着,四輪馬車回家了。這是魯班剛做好的馬車,魯班不愧是祖師級人物。鄧艽說了要什麼樣的,兩個月不到就做好了兩輛。一輛給了張奐,一輛自己與張芝兄弟四人共用。誰要出去訪友誰用,大漢頭一份四輪馬車,車板下還加了彈簧減震。當然此時的彈簧鋼比不上後世的好,可也比沒有強上百陪。

    有了這車,張奐訪友的頻率都高了起來。張奐這一走動,正是爲了給鄧艽揚名。不少名士得知,族中子侄便來求購。此馬車結構,最複雜的是車輪,主要由轂、輻、牙等部件構成,均爲木製,一般車輪直徑1.5米左右,輻條在20~30根之間。車軸爲百練鋼製,長約2米左右。在轂和軸的一些關鍵部位使用金屬器件,主要有轂內的釭、鐗,轂端的輨,軸上的軎、箍、軸飾等。車軎爲安裝在車軸外側的銅軸頭,用來保護車軸端頭並防止車輪脫出。軸飾安裝在車轂內側,阻止車輪向內滑動。

    車蓋爲硬山式房頂形,“硬山式車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最大的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車身牆齊平,木有伸出部分,車身面裸露木有變化。”木製蓋柄分爲上下兩節,兩節之間由銅箍銜接,裝卸時自銅箍處拆開,簡捷方便。蓋弓也爲木製,弓面蒙布,弓末端裝帶鉤銅帽以固定布面,銅蓋弓帽安裝在蓋弓的末端,帽身中部有鉤,用來鉤住蓋布的邊緣以便將它撐開。

    配飾中最講究的當屬馬面飾當盧,上面做出各種花紋。馬絡頭飾,由項帶、額帶、鼻帶、咽帶、頰帶等組成,上面常串以小銅管、小銅泡或銅貝飾,帶子縱橫交叉處裝有四通球面形節約。銅銜鑣,放置在馬嘴中用以制馭馬的行止。

    東漢的房屋也是很有特色,鄧艽將車頂做成房頂的樣子。前後兩輪中間,懸有軟梯可以收起。前面車伕也有坐橙,車廂內空間極大。全車廂木製,整車高大古樸用現在的話說高大尚。

    回到塢堡,鄧艽叫來了,爲他種植棉花的佃戶。首先育苗,用缸將棉花種子裝好。每天澆水數次,保持溼度,但又不能讓水份滯留。數天後棉芽就會拱出來。不要讓棉花芽和陽光接觸,這會讓它提前出根變黃。每天澆水要勤每隔2小時左右澆一次,夜晚澆水,間隔最好不要超過8小時以上。棉芽發好後,就要選地育苗了。

    擇背風向陽,肥沃,一律作高牀,防淋雨積水,影響棉苗生長,每栽一畝棉田需建8―10丈長,牀寬4.5―4.8尺,埂高5―6寸,可放肥團7000個左右的苗牀。這個肥團,就是糞肥和泥捏成團。

    肥團的規格質量,在苗牀的表土佔三分之二,腐熟的細渣肥佔三分之一,估計可栽一畝的苗牀使用過草木灰,將表土、乾肥、拌勻,再用清淡糞水,拌成抓秧糞狀,再做肥團。肥團以3寸高,直徑2―2.5寸爲宜,立放、靠緊,用手將肥團拍平。

    選種育苗,浸種催芽的棉種,選好芽、健芽,平放淺按肥團,芽尖入土,一團一粒;浸種沒催芽的,要選健籽一團雙籽育苗。

    蓋好苗牀,待安好棉芽的肥團收汗後,再均勻蓋好細土5―6分厚,隨即用毛草平拱蓋好,壓嚴四周,保溫防凍,以利出苗整齊。

    兩片子葉展平,全部轉青,現一片真葉後,如此,棉苗有兩片真葉後才能全部揭開毛草,以利爭早培育大健壯苗。

    說起來複雜,但其實簡單。鄧艽一邊說一邊做,讓佃戶也跟着做很快便學會了。都做了一輩子農活了,這些對他們來說也不難。

    鄧艽教完佃戶,就起身去來隆那裏。今年鄧艽要來隆那裏開荒百萬畝,來隆那裏人口十多萬。冬天又收攏了十多個小部落,大一二萬人,小的一二千人。

    增加人口到了二十多萬人,羌人牛馬多,開荒比中原少牛馬的地方輕鬆許多。

    開荒找一些地勢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方。種植青稞、小麥、棉花、房屋周圍種葡萄。土地貪脊的地方種上棗樹,枸杞。野生動物資源犛牛、藏羊、冷水魚。這些都是後世青海的特產。

    此時青稞還沒有被大面積種植,只有後世西藏位置有,也就是東漢西羌發羌部落在種植。

    鄧艽來到燒當羌部落,問了來隆有沒有青稞。來隆說有是有但不的,也就十幾石,不多做種子是夠了。

    於是來隆開始,按照鄧艽所說招集人手開墾荒地。

    鄧艽來到魯班住的地方,讓魯班幫忙做軋棉機。最早的軋棉機是一種結構簡單的裝置,它利用帶細鉤齒的圓筒,和一對滾動的齒軸,在滾動中通過篩闖將棉花抽出來。同時,有一把刷子不斷地清掃滾動的圓筒。它裝在一個大木箱裏,箱子上方有一個進料口,底部有一個出棉籽的地方,在箱子的外側裝有一個用手操作的搖把。一邊搖,一邊把棉籽軋下來,然後被掃走。軋棉機做出來,經後做棉衣就快很多。

    其實發羌已經有了,棉布出現最早是西漢就有了。古代的紡織業,很發達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落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