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科技之開局直播造火箭 >第98章 殞神星加速了!
    火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變分子的微觀結構。”杜星宇說道,這是他在科技模擬器上耗費幾千萬能量點才得出的結論。

    “你是說,類似魔角石墨烯那樣的方式?”周子昂試探的問道。

    “對。”杜星宇點點頭,繼續說道:“常規的超導體我們都知道,需要在極低的溫度下才能形成。而在上億攝氏度的核聚變反應容器裏,不存在這樣的低溫條件。”

    “所以我們必須要尋找能在高溫條件下存在的超導體,它具有電阻率爲零、完全抗磁性和通量量子化的屬性。”

    “理論上,超高氣壓可以用來製造高溫超導體,但需要的大氣壓堪比地心的壓力,比如高壓下的超導氫。”

    “魔角石墨烯這種材料,在磁場以及1.7K的溫度條件,將雙層石墨烯擺成魔角1.1°時,就能讓這種絕緣材料呈現超導現象……以此猜想,分子結構的變化,也會使材料變成超導材料,對溫度和大氣壓的條件需求就會減少。”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這樣的材料,我們目前也沒有找到。”一名研究員說道。

    “我有一點發現。”杜星宇說道,“一些類似於碳材料的絕緣體材料在經過分子結構改造後,也會表現出超導性質,並且能在常溫常壓或者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存在……”

    “當真?”衆人俱是一驚,周子昂更是急切的說道:“如果真的找到這種超導材料,我們至少能解決百分之三十的難題!”

    “我有幾個理論模型,目前還沒製造出來。”杜星宇打開計算機,開始跟衆人分享在他模擬器上得到的分子模擬結構。

    除了超導材料,他還模擬了用來承受核聚變反應中子衝擊,以及等離子體解體時上千攝氏度的耐高溫材料。

    可以說,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面前,最大的一道難關,便是材料問題!

    杜星宇這一年多,有八成的時間是在模擬材料。有時候模擬成功的材料理論上可行,但以人類的科技,又無法制造;有的可以製造,但成本又太高;甚至還有些想要製造出來,又需要在其他的科技領域有所突破……

    總而言之,爲了把這幾種新材料模擬出來,杜星宇在科技模擬器上估計進行了幾百萬次模擬試驗。

    ……

    三年後,也是杜星宇宣佈發現殞神星後的第五年。

    天梯已經成功運行兩年了,第二部太空電梯也開始在太平洋建造,由歐美國家共同出資建造。他們的速度比起華夏差了一些,建造兩年,才堪堪建好人工島,預計完全建成,還要一年時間。

    與之對應的,米國又發射了新的國際空間站。在舉世界之力的投入以及人類守護聯盟科學會的幫助下,各國的航天科技都得到了大跨越,可比起華夏來,不值一提。

    近地太空港已經建成主體部分,目前已經可以在太空停泊、檢修航天器,進行物資轉運。

    地球外太空防禦系統,包括月球基地,全世界只有華夏擁有完全獨立的系統。

    火星基地上,華夏的宇航員和施工人員也佔了近八成。

    在衛星和航天器的建造上,華國更是第一個形成工業化、產業化的衛星、航天器產業鏈。

    民間企業星耀已經能自己製造火星飛船,全世界的富豪排着隊下訂單,甚至還有大勢力暗地裏出錢,希望能製造一艘“末日方舟”。

    乘風太空技術服務公司也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太空技術公司,業務涉及太空運輸、旅行、通信、工業等等。

    商業太空公司尚且如此,國家級的航天科工集團更是不得了,據說以及在設計和製造世界上第一艘太空戰艦了!

    據統計,在華國,平均每五天就有一艘航天器被製造出來!五年時間,光自己擁有的航天器就超過三百艘,這可都是能進行地球火星運輸的太空飛船。

    可以說,現在世界上最強的太空強國,唯華夏莫屬。

    如果在十年前,國際上一定爲此爭論不休,但五年後的今天,已經沒有人去爭論這件事了。

    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殞神星越來越近,它的軌道已經確定是朝向地球無疑,方向準確的令人絕望!

    人類守護聯盟第523次會議,這次是一次重要會議,爲期五天,將選出擱置五年的人類守護聯盟最高指揮官以及人類的下一步自救計劃。

    因爲就在前不久,最新的觀測結果顯示,因爲太陽引力和其他行星引力的影響,殞神星飛向地球的速度增加了!

    也就說,留給他們的時間,將再次減少!

    “按照目前的速度計算,13年後,殞神星就會到達火星軌道的範圍。我們只有13年了!”會議上,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首席宣佈道。

    “這幾年來,我們雖然建成了太空電梯,以及更多的外太空防禦設備和太空飛船,但是在最關鍵的技術,可控核聚變上,進度有限。”國際熱核聚變組織的會長說道,“目前最好的消息,是米國國家核能研究實驗室,剛剛實現了Q值(能量增益效應)20倍,長達47分鐘的聚變反應。”

    “可以說,這是人類目前最有希望的核聚變裝置。”

    “目前除了華夏的聚變試驗數據不明,各國的聚變反應Q值都沒達到5.遠遠不夠使用!”

    理論上來說,只有聚變反應產生的Q值在二十倍以上的時候,纔有使用價值。

    各國雖然在進行技術交流,但每個國家建造的核聚變裝置都有所差別,產生的能量增益效應自然不同。

    “我們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的聚變試驗。”華夏的原子能專家說道,“杜院士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缺席本次的會議,不出意外,他會趕上會議最後一天。”

    “我很疑惑。”毛熊國的一名核專家詢問道,“最近幾年你們放棄建造了超大型環流裝置,反而去研究小型化的核聚變反應裝置……不知道效果如何?”

    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先建造大型的核聚變反應堆,獲得足夠的能源來完成太空防禦建設。

    “我們已經有所收穫,這幾年大家都應該知道。”華夏的原子能專家說道。

    他並沒有透露更多,因爲他知道,這次要是試驗成功,成果一定會整個顛覆人類文明!

    衆人紛紛點頭,他們這些天提供的一些思路和新材料,的確讓核聚變技術突飛猛進。

    只是他們建造的新型聚變裝置,衆人知之甚少。只知道這幾年內,作爲國際科學總顧問的杜星宇已經很少露面,一直在參與這個項目。

    “好了,各位,既然杜先生這兩天不能到,我們就先討論一下《殞神星危機應對計劃》的修改部分,以及做一個人類守護聯盟的最高指揮初選。”一名委員說道。

    在他們激烈討論的同時,杜星宇和一羣核物理專家正在華國原子能研究所的聚變試驗場,檢測新建成的球狀託卡馬克裝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