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絕代雙驕開始穿越 >第三百一十四章 滅齊,滅楚?
    天空陰雲陣陣,關中之地迎來了雨季。

    </p>

    咸陽城內,街道上罕有行人,只有路邊的一些商販冒着大雨躲在屋檐下。在這樣的天氣中,城內的重臣紛紛出門上朝。

    </p>

    攻滅魏國已經有一段時日,水攻給大梁帶來的創傷漸漸恢復,昔日的魏國大梁已經成爲了秦國的河內郡。

    </p>

    這場大戰,沒有波及到魏國百姓,所以,魏國即使覆滅,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卻很快就適應了秦人的身份。

    </p>

    或許是歷代魏王造孽吧,這裏的百姓對魏國的歸屬感很差,遠遠不像趙國那樣。

    </p>

    咸陽宮內,中樞重臣齊至,秦國直屬軍方大營統軍上將軍之人齊至,文武分立,令的整個咸陽宮人影攢動。

    </p>

    上首處,秦王政冕服着身,平天冠束髮,九旒之珠垂落,踱步來回,視線落在下首羣臣身上

    </p>

    “當今天下諸國,已去其四,只剩秦楚齊三國,接下來,是攻楚還是攻齊,諸位有何妙論?”

    </p>

    “大王,末將有話要說。”一個年輕將領站出來,高聲道

    </p>

    嬴政聞言,目光如電看了大將一眼:“李信,但說無妨。”

    </p>

    李信大步走到御案左邊矗立的七國地圖之前:““齊國和楚國,都是當世大國。但是,這兩個國家相比,又有很大不同,楚國地廣人多,齊國地小人少。就軍隊而言,楚國多戰士兵作戰勇敢。齊國多年偏安於東海之濱,百年來從不參加七國戰事,士兵缺少訓練,人人怯戰,所以先攻打那個國家,自然是不言而喻。”

    一秒記住>    </p>

    “你明說,究竟先攻打那個國家。”蒙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問道。

    </p>

    蒙恬和李信堪稱是王翦,蒙武,王賁等老將之下最頂尖的秦軍將領,他們都是足智多謀,能攻善戰的將領,所以,兩人一直都是競爭的關係。至於其餘的將領,都還差了幾分。

    </p>

    “滅國大戰,從來就是先易後難,當然是齊國。”

    </p>

    聽到李信的話,朝臣一陣默然,顯然是思量其中之事。

    </p>

    而嬴政看都沒看他們一眼,直接把目光轉向了尉繚。

    </p>

    “老將軍,你有何看法?”

    </p>

    “啓稟大王,李信說的基本屬實,山東六國,楚國最大,根據古籍記載,楚威王死時,留給楚懷王的領土不到六千里。楚懷王死時,留給楚襄王的楚國領土八千里。楚頃襄王十八年之前期,楚國領土一萬里。

    </p>

    就是楚國衰敗之後,被各國侵吞了一些領土,現在保守估計,楚國的領土也得有七千裏。這是燕趙韓三國的總和。

    </p>

    而齊國卻和燕國差不多,在三千里上下。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爲什麼現在變的這樣懦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族之間糾紛不斷,戰火頻起,所以楚國的國力全都消耗在內戰之中。

    </p>

    而齊國卻是一個統一的國度,自從將魯國納入版圖,齊國王室也開始尊崇儒家的禮儀,貴族之間上行下效,奢侈成風。

    </p>

    儒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庸,“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是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精神的傳承,是對儒家學者世代相傳的“忠恕之道”的發展,其主旨在於通過自我教育,達到“至誠”的境界。

    </p>

    “誠”是充分表達個人的本性,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來是誠的,若能依着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發展天性的誠,便是“教”,便是“誠之”的工夫。

    </p>

    所以綜合起來,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

    </p>

    但是這種思想,也就造成了齊國不思進取,在七國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態度。

    </p>

    戰國前期,齊國尚且能稱爲天下大國,國富兵強,但自從齊國被燕國聯軍擊敗,險些滅國之後,國力一落千丈。在吞併魯國之後,齊國就開始走向衰弱,軍力廢弛,只剩下富庶。

    </p>

    滅國大戰,秦國總是先易後難,那是因爲要保持軍力,保證在惡戰中大秦戰敗之後,有自保之力。

    </p>

    依老臣看,現在七國之中只剩下兩個國家,如果先攻打齊國,然後在攻打楚國,就是兩次滅國大戰。如果先將楚國這塊硬骨頭啃下來,齊國就會不戰而降,所以只需發動一次滅國大戰。”

    </p>

    李信聞言,狐疑的問道:“老將軍怎麼會肯定齊國不戰而降?”

    </p>

    而此時,李玄常站出來,替尉繚解釋了一番:“楚國是七國之中最奇特的國家,效仿的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每一個王侯,公子大臣,氏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個封地都養有精兵。

    </p>

    諸位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封地養的兵,並不屬於楚國國家軍隊,而是私兵。

    </p>

    諸侯之間爲了搶奪更好的地盤,對抗百族之間的爭鬥,這些私兵裝備精良,遠勝於楚國的國家軍隊。地盤大,軍閥林立,這也就造成了楚國王室軟弱無力,但是真要以爲楚國國力虛弱了,那就大錯特錯,虛弱的是王室,不是楚國。所以滅楚之戰,就是我們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p>

    而齊國地處東海之濱,最是富有,但是儒家文化大行其道,奢侈的風氣充斥了齊國朝堂,人人都秉承君子的仁義之道。所以,儒家的大本營也在齊國。當初的荀子更是執掌了稷下學宮。然而,儒家使得齊國百姓安居樂業,卻腐蝕了齊國貴族黎民的好戰之心,人人怯戰。

    </p>

    而最重要的是,齊國這些年來沒有經歷過大戰,沒有良將,所以只要大秦滅亡了楚國,只要大軍壓境,黑冰臺策劃齊國朝堂內部的反戰情緒,齊國就可以不戰而降。

    </p>

    所以,這一次的滅國大戰,我們反其道行之,先攻打楚國,在滅亡齊國,大秦統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p>

    這些,是他研究各國的情報分析出來的東西,歷史上秦滅六國,齊國一直作壁上觀,不曾插手。直到楚國滅亡之後,齊國就不戰而降。使得大秦一統天下,水到渠成。這期間,和儒家脫不了干係。

    </p>

    站在大秦的角度這當然是好事,但站在齊國的角度,未免也有失大國風範,就連七國中最弱小的韓國也是經歷了大戰後才投降。齊國就這麼投降,實在是有些悲哀。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