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貞觀家教有點躁 >第98章 御前會議
    好不容易將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張公謹這些人打算走,看看時間,大概已經到了快中午兩點了,時間有點緊迫,他又趕緊去了李世民那邊。

    關於行軍之前應該還有一個小型會議,需要他參加。這個會議本來就是五路大軍的領軍將軍參加的,李世民需要給他們具體安排行軍的方略。

    這本來沒有張濟安的事情,但是因爲這一次的五路出兵的方案是張濟安提出來的,所以李世民派人傳話來說,要求他也參加這一次會議。

    等他到達兩儀殿的時候,其他人基本到齊了,在他剛坐下片刻,牛進達居然也進來了。

    本來牛進達也可以不參加,但是一來他在軍方的地位和其他領軍的將軍們差不多,他本身也是百戰老將,應該能夠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二來是他是李積這一路的副將,一旦李積有事,他就要擔負起這一路主將的作用,所以他必須要參加這個會議。

    主要的內容,依然是由李世民重複一下這一次行軍的具體方案,在原先張濟安提出的方案的基礎上又做了許多深化和細化,然後大家進行一些補充。

    不得不說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非常的講民主的,當然他對這個方案進行的補充也是相當細的,許多東西在歷史上都是沒有記載的,張濟安當然也不知道。

    畢竟這位可是大唐最好的軍事統帥,如果說大唐還有一個人在軍事方面能夠和李靖相提並論的話,毫無疑問就是這位皇帝陛下。

    這一點上連李積也是心服口服。

    只可惜這位現在是皇帝,陛下是不可能帶兵出征,所以這個重任最終只能落到李積的頭上。

    當然在這個會議上,張濟安也只有聽着的份,畢竟這裏都是一羣開國老將,沒有他插嘴的資格。

    雖然說他提出了五路出兵火燒草原的方略,但是那也只是佔據了後天的知識優勢,如果真要比起軍事理論,讓他和這些傢伙比起來,也許真是個紙上談兵的結果。

    當然他在部隊的時候也受過一些軍事理論的教育,但問題是熱武器時代的戰爭和這個時代的戰爭是完全不一樣的,他也知道,他之前學過的軍事理論肯定無法搬到這個時代來。

    不過他也有信心,在經歷這麼一次實戰之後,將這個時代的戰爭特點與他學過的現代化的軍事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屬於他自己的一套軍事理論。

    畢竟現代的軍事理論也是在中國人幾千年的軍事智慧的基礎上形成的,現在他所欠缺的,不過就是對這個時代的戰爭特點的瞭解。

    這個時候他還是隻能乖乖的坐在這裏,聽那些老將們高談闊論。

    “涇陽縣伯爲什麼不說話呢?這一次的戰爭方略可是你給咱們起的頭啊。”

    哪有這樣嘲笑自己的女婿的?但這位是皇帝陛下,張濟安也只能硬着頭皮回答。

    “啓稟陛下,在下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在各位老前輩們面前,卻不敢班門弄斧。”

    “哈哈,你小子居然懂得謙虛了,前天你不是就在我們三個面前班門弄斧嗎?”老李皇帝帶着一絲調侃的意思。

    “前天不是沒辦法嘛,如果臣不班門弄斧一下,就沒有這一次出征的機會了。”

    “今天這個機會到手了,就開始有所保留了,學會敝帚自珍了?”

    “陛下臣沒有參加過戰爭戰,實在說不上什麼,該說的前天已經說了,至於接下來的事情要看戰爭的具體情況,要根據戰爭發展的情況來具體確定。”

    李世民點了點頭,“好,這話說的對,就像你那天說的,什麼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也是一個道理吧?”

    “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如此看來,你也不是對軍事全無瞭解嘛。繼續說下去。”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現在我們所說的都是一個大致的方向,在戰場上我覺得每個將領都可以放開自己的手腳,不要把將領的手腳和思想綁得太緊,而應該在不影響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展開。”

    沒錯,實事求是,這話到任何時代那都是顛簸不破的真理,不管是現代的戰爭還是古代的戰爭,都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指揮。如果把將領的思想和行動綁得太緊,那只有打敗仗的份。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最典型的就是北宋。趙家老二不像趙老大那樣曾經大殺四方過,在軍隊中的威望又不高,因此他最怕的是趙老大留下來的那些將軍再來一個陳橋兵變什麼的,所以對於將軍們對於軍隊的指揮做了很多的限制。

    就連打仗也做了具體的限制,這傢伙根據自己的理解,繪製出了一張張現實版紙上談兵的陣圖,規定手下的將領作戰的時候,必須按照陣圖排兵佈陣,不需要將軍們做任何的發揮。

    爲了防止趙老大手下的那些忠心的將領對自己不服,他還對各軍隊的將領不時的實行對調,結果搞得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排兵佈陣全靠陣圖,戰爭結果全靠天意。

    如此一來,只要是個人有了陣圖就可以領兵打仗了,以至於讓趙老二產生了自己手下名將雲集的幻覺,最後乾脆想着一戰收復燕雲十六州,在戰功上超過他大哥,從而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和空前絕後的戰功。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綁住了將領的手腳和思想,也等於綁助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綁助了士兵們手裏的兵器。

    最後,高粱河一戰,要不是趙老二的驢車漂移玩的漂亮,差點就成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的俘虜,就這屁股上捱了一箭,孤身逃脫,差點要了趙老二的命。

    要不是運送軍糧的楊業來的及時,趙老二恐怕就真的交代在荒郊野外了。

    早年的李世民在用兵上是相當開明的,但問題是,現在的李世民已經進入了多疑年代,鬼知道他會不會像趙老二那樣,對手下的將領做種種限制?

    張濟安這是提前打個預防針,這也是非常必要的,儘管他知道歷史,但誰知道這個時空裏邊歷史有沒有改變。

    這並不是說他擔心蝴蝶效應什麼的,自己這隻小蝴蝶的翅膀,還沒有那麼大的力道。

    關鍵是他現在就連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不是自己在歷史課本上學過的那個大唐都搞不清楚!

    因爲歷史上有沒有金山公主這個人他也不知道,畢竟高中歷史上不可能講這些東西,除非他是研究唐史的專家。

    所以他現在只能假設這就是那個時代,但是好歹也要做些防備。

    然而事實證明,他多想了。在跛腳的作死太子還沒有謀反之前,老李皇帝的疑心還沒有那麼重。

    李世民深深的認同張濟安的說法,“好,說得好,大的行軍方向聽懋功的,具體的戰鬥,各自看情況,怎麼打能夠更多的殺死敵人,就這麼打。”

    聽到李世民的這話,張濟安心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老李皇帝轉過頭來看着張濟安,“看來這次讓你跟着出征是對了,以後得讓你小子多參加幾次戰爭,或許可以成爲我大唐將來又一個優秀將領。”

    張濟安沒有藉口,他纔不願意成爲什麼名將,大唐從來不缺優秀的將軍,席君買和蘇定方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王玄策也已經踏入了仕途,薛仁貴已經參軍了,有這些牛人在,大唐的邊疆不會有什麼問題。

    自己還是安心的當一個教書先生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