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統計大明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海軍主帥人選
    四月份,葡萄牙和大明藩國之間的談判已經到了最後階段。

    雙方葡萄牙是真的不想打了,大明的藩國團隊是得到了大明的準信,要求他們暫時結束戰爭。

    按照最後商定,葡萄牙承認各藩國現在所控制的土地的主權,雙方以好望角爲界限停戰。

    大明作爲調停人,獲得葡萄牙贈與的佛得角羣島南部三島作爲感謝。

    佛得角羣島在塞內加爾以西的大西洋上,是連接歐羅巴洲,新大陸南部和南部非洲的要衝。

    對於大明來說有了這三個島嶼,大西洋艦隊從幾內亞灣到新大陸東海岸之間就有了一個新的泊地,在提前預儲備物資的情況下,能縮短一半的補給距離。

    能夠讓艦隊攜帶更多的武器或者人員,戰略意義非常的大。

    一直以來,大明都在謀求幾內亞灣北面的港口。

    因爲這邊歐羅巴人到來的較早,不僅陸地上都劃分好了勢力範圍,就連島嶼也都是有主的。

    這次接着這個機會,也算是把大明往歐羅巴的距離又推進了上千裏。

    而軍艦距離直布羅陀海峽的距離也幾乎縮短了一半。

    這件事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差雙方簽字換約了。

    鄭森這一次表現非常的不錯,雖然沒有什麼決勝的功績,但調動藩國海軍,協調行動,能以弱勝強,在海上把海軍強國葡萄牙逼的節節敗退,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在不少人看來,鄭森已經是下一屆海軍總參的最佳人選了,人家又是天子門生,陛下親自培養。

    而且老子有錢,是大明覆興朝唯一的國公,忠心耿耿,怎麼看都該是他。

    但是朱慈烺確一直遲遲沒有下聖旨。

    老實說,朱慈烺是懷疑鄭森的水平的。

    按照正史上,這傢伙進攻金陵的戰爭簡直打的跟屎一樣,海軍作戰也沒啥可圈可點的地方,全靠喫老子的老本。

    治理執政上也沒啥建樹,導致退守大琉球之後,幾乎無力再與建奴對抗,最後草草投降收場。

    一代海上梟雄,父子倆做生意的本事確實有點,打仗的時候,也就欺負欺負弱點的海盜了。

    所以即使現在的鄭森有着這樣那樣的功績,但是在朱慈烺眼中,其先天不足,天份這個東西,不是說你後天努力就能改變的。

    大明海軍將來面對的是什麼敵人?那是整個歐羅巴。

    而且海軍的勝敗決定着大明整個戰役的勝敗,把這麼大的責任交給鄭森,朱慈烺怎麼想都不放心。

    當初收鄭森在身邊,當時真的不是因爲鄭森有多少天分,有多聰慧。

    那個時候存粹就是爲了把鄭芝龍拉上太子的戰車,就是惦記鄭芝龍手裏的錢和船隊了。

    後來鄭森能一直在海軍中混而且步步高昇,那完全是對鄭家的補償,也是爲了安定鄭家老臣的心。

    但是大明能拿得出手的新生代海軍將才就那麼幾個。

    如果不用鄭森,那只有施琅、施福、黃庭這麼幾個了。

    施琅這一家子現在在海軍中可謂是枝繁葉茂,雖然朱慈烺一直不待見他,但是他的才華始終是掩蓋不住的。

    施福是施琅的族叔,對施琅有提拔之恩,又是親戚。

    當年施福可是鄭芝龍的左膀右臂,鄭芝龍投靠大明之後,正是施福提出,詔安願意歸順的,打壓那些頑抗不聽話的。

    鄭芝龍依靠這個策略很快就完成了對大明近海以及整個東北亞地區海域的肅清,完成了自己的海上霸業。

    所以施福不僅是一個難得的海軍將領,也是一個帥才。

    施琅家除了這兩個拔尖的之外還有施琅的胞弟施顯其父親施大宣,都在海軍中任職,職位都是小艦隊的指揮職務。

    這種形勢下,用施琅就意味着施家可能在海軍中勢力迅速膨脹。

    而且這個時候鄭森和施琅雙方還沒有矛盾,作爲鄭芝龍的舊部,難保施琅不對鄭家心存感激。

    這又等於是讓鄭家有了順勢再次在海軍中崛起的機會。

    而最後一個黃庭,雖然沒有在鄭芝龍手下待過,但是在能力上,比起施琅來說就差了一截了。

    這個黃庭要論水平的話,施琅就相當於一流武將如三國張遼,而黃庭是二流偏上如三國魏延。

    你說他不行吧,他明顯比別人強那麼一截,你說他行吧,可是總感覺差那麼一點意思,讓你不放心對他委以重任。

    吳大海乾滿這一屆也要退了,新生代因爲海軍戰鬥太少,根本沒有實踐實戰的機會,也沒有啥立功表現,成長空間不足。

    這個問題讓朱慈烺很糾結,在幾人之間反覆權衡,確始終拿不定主意。

    海軍那邊,吳大海心情也是黯然的,特別是看了新帝國級之後,那就更失落了。

    大明有了更強大的戰艦,自己看着圖紙出來,看着鋪設龍骨,看着船一點點造好,甚至看着海試看着訓練成軍。

    唯獨最後要打仗了,要參戰了,換人了。

    這就跟自己談了一個女朋友,戀愛是自己談的,情書是自己寫的,求婚也是自己求的,彩禮也下了,酒宴婚期也定好了。

    結果等結婚那天,有人通知你,新郎不是你!換人了!

    不過軍規不可違抗,除非戰爭突然發生,大明來不及換帥,大明啓動戰時條例。

    當然吳大海可沒有膽子率先挑起戰爭,這種事情他不敢幹,那是早死的行爲,他只是心中有那麼一點期盼一點念想而已。

    海軍中其他將領也很騷動,很明顯,這一次海軍總參的人選就是對奧斯曼帝國作戰的海軍總指揮了。

    陸軍期待滅帝國的功績,海軍同樣期待,奧斯曼帝國海軍在後世好像沒有啥存在感。

    大家只記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尼德蘭的海上馬車伕,英格蘭的日不落帝國。

    但是大家確忘了一件事,海上的霸主確實一直在更新換代,但是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地中海,確一直跟同期的霸主掰着手腕子,雖然沒有贏,但是也沒有輸的很難看。

    陸地上更是跟同期歐羅巴陸上霸主爭霸並且贏多輸少,一度推進到維也納。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