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統計大明 >第四百八十章三策
    朱慈烺看到這個消息,也是微微一笑:“跳樑小醜不值一哂”

    李若璉面色古怪,不值得譏笑,你還笑當然他只是在心裏面說說而已。

    朱慈烺靠在圈椅上,手指有規律的敲着桌子,敲着敲着突然停下,李若璉連忙躬身準備,一般這個時候太子都是要說話了。

    果然朱慈烺開口問道:“賽伯溫那邊調查的怎麼樣了”

    李若璉躬身:“賽伯溫自從到膠州之後,一直在膠州建築工地上指揮,雖然做事有時仗着太子的勢力,但是確沒有逾越規矩。

    統計司查賬也沒有發現貪污等問題,這次之所以能聚集整個山東的商人之力,完全是因爲山東商人想借他和太子殿下熟悉,想套近乎。”

    朱慈烺嗯了一聲:“膠州港建的如何了”

    李若璉搖搖頭:“這個臣就不知道了,不過那邊已經能停戰船了,上個月運往倭國的物資曾經在那補給過一次。”

    朱慈烺當初放賽伯溫去膠州,一個是歷練歷練他,令一個也是覺得他權力心太重,看三國演義看傻了,一心想要做諸葛亮。

    當諸葛亮可是什麼好事劉備在的時候還能壓制,劉備走後,諸葛亮權傾朝野,爲劉禪亞父,蜀漢事物其一言而定。

    他賽伯溫當了諸葛亮,那他朱慈烺是什麼是劉備還是劉禪

    這一年多,對方做事也算兢兢業業,也沒有冒頭搞事,看來是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但是這次突然冒頭,朱慈烺並不覺得只是那些商人想借他的力。

    朱慈烺覺得,商人想借他的力,他又何嘗不是在借商人的力,朱慈烺在江南正是用人的時候,他這個時候冒頭肯定是想重回朱慈烺身邊。

    加上最近皇上有允許朱慈烺開府,估計對方的心思就更加急迫了。

    朱慈烺將來肯定是要當皇帝的,那麼這喫開府無疑就是對將來朱慈烺稱帝之後的朝臣格局的一次預演。

    只要這次佔有一席之地,做事沒有紕漏,將來肯定會被重用,平步青雲。

    李若璉看着朱慈烺若有所思的樣子,想了想說道:“殿下,賽伯溫有一封信要交給殿下”

    朱慈烺沒有意外:“哦,拿來吧。”

    李若璉雙手遞上,朱慈烺看了看他:“你這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怎麼這信跟你有關”

    李若璉苦着臉點點頭:“殿下恕罪,下面的人辦事不利,調查被賽伯溫發現了,所以纔有了這封信。”

    朱慈烺呵呵一笑:“倒是個聰明人”

    展開信紙,賽伯溫先是介紹了自己在膠州做的事情,然後是這樣做的目的,之後是山東之人的反應。

    接着就是表達了對太子的思念,並且反思自己,覺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接着就是自我檢討,說明自己不在想當諸葛亮,而是當張良陳平劉伯溫這樣的賢臣。

    朱慈烺皺眉沉思了起來,如果你的心思都被別人猜到了,那麼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害怕

    最後則是賽伯溫對於最近朱慈烺在江南的舉動的看法。

    賽伯溫覺得,現在來看,江南表面上一片風平浪靜,士林商人對太子殿下俯首帖耳。

    但是實際上已經是猶如火藥桶一般,江南人是敢怒不敢言,殿下殺人容易,但是誅心確難。

    要想江南歸心,賽伯溫提出了三個建議。

    第一就是培養親太子的商戶,舊的商戶利益受損,自然難以籠絡,那麼太子不妨扶持新的商戶,到時候新舊對立,江南就難以擰成一股繩。

    第二就是給予百姓好處,士林商戶畢竟是江南之少數,江南最多的還是織工織戶和種田的百姓。

    而江南雖然繁榮,但是地主織坊主的盤剝更甚於北方,百姓雖然生活在魚米之鄉,但是不少人確喫不起米。

    第三個就是殺人誅心,士林所依仗的不過是科舉而已,而太子在江南,可以通過清查科舉舞弊、成立新的詩社文學社、招募幕僚官員、扶持一部分偏向太子的社團等方式。

    這樣就可以迅速拉攏一批文士,讓江南士林內亂,這樣三管齊下,保證不出一年江南就能大定

    朱慈烺看完之後,確實覺得這個賽伯溫是個人才,第一條朱慈烺已經在做了,而且比起賽伯溫說的做的還要好。

    現在通過扶持培養和外貿許可證的分化,江南各地商會已經分裂。

    但是第二條和第三條朱慈烺還真的沒有專門做過,種田就不用說了,朱慈烺的皇明糧號一直在高價收糧,所以朱慈烺一直沒有關注過。

    這時候賽伯溫提起朱慈烺纔想起,江南除了種糧食的糧戶之外,還有種棉花的棉戶,種桑養蠶的蠶農,種麻的等等。

    這些種棉花種桑樹養蠶的可不是都自己用了,一般情況下這些人要麼賣生棉,要麼就是紡成線賣,只有很少一部分自己織布賣。

    蠶絲也是一樣,要麼賣蠶繭,要麼賣生絲,並不是所有養蠶戶都是織絲戶。

    這些生意裏面這種低買高賣的現象依舊普遍,不過這事還真的要好好謀劃一下。

    朱慈烺記得胡雪巖好像就是因爲中外生絲大戰中潰敗,最後破產。

    那個時候他曾經投入近兩千萬兩銀子,大明的生絲生產就算沒有這麼多,但是絕對相差不多。

    更何況如果生絲和棉花一起插手,需要的錢更多。

    而且這些東西收來儲存是個大問題,最後是轉賣還是自用又是個問題。

    想要擡高生絲和棉花的價格,只能像糧食一樣,官府定一個最低收購價,你不收我收

    到時候,這些商人只能跟進提價,但是朱慈烺要是收的多了,怎麼用又是個麻煩。

    這兩樣又不是糧食,可以分銷各地。

    而且僅僅提高生絲和棉花的價格,要是布匹不跟着漲價那麼喫虧的還是那些外購原料織布的散戶。

    要是布匹跟着提價,那麼豈不是全大明的百姓都要掏腰包。

    所以這個事情跟糧食不一樣,想要解決應該從去中間環節着手,而不是朱慈烺自己動手一把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