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不負大明不負卿 > 第1036章 大明的文官與武將
    朱翊鏐爲什麼要單獨拎出退伍軍人分配田地的事兒呢?

    他可是有用意的。

    這還得從朝廷維持軍隊的供養問題說起,而這個問題又牽涉到明朝治軍的方針以及治軍的風氣等。

    當然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問題,更遑論解決了。

    都知道明朝文官的地位很高,而武官處處受到文官以及朝廷的壓迫。

    整個大明一朝,武官最爲出名的當屬戚繼光了。

    然而如果沒有朱翊鏐的介入,戚繼光幾年之後就會離開人間,按照陰曆計算應該是萬曆十五年十二月。

    說出來讓人難以置信,戚繼光如此聲譽與地位,死時朝廷的正式檔案中竟沒有提到這件事,而萬曆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是從東廠的人口中得知。

    可以說,戚繼光是大明最有才能的將領之一之一其實可以去掉,被罷黜三年後仍不能見諒於萬曆皇帝。

    原因何在?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爲戚繼光與張居正的密切關係,但另一方面也是整個大明王朝,尤其是永樂朝後武將社會地位的真實寫照。

    武將的地位很低很低,所以不到用時或者失去價值時根本不被重視。

    憑良心說,縱觀大明一朝所有武將的經歷,戚繼光的待遇還算不錯了。

    他的謝世,縱然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榮哀,可在他生前所受到的重視,仍然超過了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將領。

    信手拈來舉幾個例子。

    比如他的朋友,也是一代名將俞大猷,屢被參劾,壯志難酬;

    盧鏜,先被拘禁,後遭斥革;

    湯克寬,被拘釋放,命令他戴罪立功,最後在塞外爲國捐軀;

    胡守仁,王如龍,朱鈺等將領,都曾是戚繼光部下悍將,爲大明立過汗馬功勞,卻都受到革職或戍邊的處分;

    當然,同時代也有兩個例外,一個是李成梁,一個是劉顯。李成梁與劉顯也是屢被彈劾,但就是巋然不動。

    倒不是因爲他們地位有多高、朝廷有多垂青,而且朝廷離不開他們。

    李成梁需要鎮守遼東,是遼東的定海神針,劉顯負有徵剿四川雲南“土蠻”的重任,兩個地方都找不到其他更爲合適的人選取代他們兩個的指揮權。

    劉顯兒子劉綎也是迭經革調,後與努爾哈赤作戰倉促進兵力戰而死。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所以說戚繼光還算比較幸運。

    武官令人同情的遭遇,在明朝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說有其必然性。

    因爲明朝重文輕武。

    如果僅僅只是重文輕武也好說,關鍵是武將領兵作戰與文官集團的施政原則在根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當社會與經濟發展不平衡,矛盾衝突迭起,以政治手段無法調劑時,通常就會爆發戰爭。有時天災人禍,百姓面臨死亡的巨大威脅時,也會鋌而走險訴諸武力。每當這個時候文官集團是如何抉擇的呢?

    他們一貫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爲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非要搞到動用武力才能解決的話,那對他們來說就是失敗的表現。

    文官骨子裏好像就有一種牢不可破的觀念,即上至國家下至個人,絕不能將“力量”作爲權威。

    然而,就武將來說,他們所受到的訓練和戰爭的經歷,讓他們養成了與文官截然不同的氣質。

    武將需要準確的選擇能力和當機立斷的決心,着眼點在於取得成效而不避極端:衝鋒陷陣時,就要集中全力對敵人的心臟作猛烈打擊;退守防禦時,就要考慮實際情況,如不可守則需果斷放棄;戰鬥勝利時,就要一心擴張戰果而不會因爲其他問題猶豫……

    通常情況下,武將會將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視爲賭博場中的籌碼,必要的時候可以孤注一擲死磕到底。

    可絕大多數文官則以中庸之道爲處事原則,標榜穩健和平。故而,武人在刀劍矢石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在文官心目中只不過是血氣之勇,即便克敵制勝也不過是短暫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總之多數文官心裏是鄙視軍人的。

    試問在這樣一種風氣下,退伍還鄉的軍人還能得到正常的社會地位嗎?

    大明甚至可以說整個封建王朝,治理百姓的根本方針幾乎沒什麼兩樣,那就是保持他們的淳樸無知。

    可一個退伍還鄉的軍人,等於是增加了一個無業遊民,他們平時學到的本領與養成的起居習慣,如何適應農村的生活?毫不誇張,無用武之地。

    退伍的軍人會發現在軍隊之外,人們所重視的是安詳文靜的儀表、華麗多彩的文辭、口若懸河的辯才,以及八面玲瓏的機智……可這哪是他們所擅長的能力?簡直就是南轅北轍嘛。

    因而,退伍還鄉的軍人是一個極其複雜,且易生事兒的團體。

    也許是鑑於唐朝藩鎮割據,大明從洪武皇帝朱元璋開始,就具有這種重文輕武的趨向。大約經過一百年後,文官集團進入了成熟階段,越到後來越是強盛,他們的社會地位自然而然上升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

    與之相反,武官的社會地位則下降到歷史上的最低點,缺乏獨立、嚴格的組織,無法與文官分庭抗禮。

    以致於許多將領們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可其社會影響力也未必抵得上文官的一篇精彩的大塊文章。

    這樣一種體制與風氣,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早已被歷史證明過了。

    朱翊鏐自然不想重蹈覆轍。

    治軍必須提上日程。

    他指出的退伍還鄉的軍人所遭遇的境況只是其中一個縮影,或者說只是重文輕武風氣下所引發的一個問題。

    武人地位本來就低,退伍後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得不到他們想要的社會地位與尊重。退伍還鄉後他們毫無用武之地,甚至連生存都成了大問題。

    如此一來,潛伏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他們可不像百姓那樣好說話,一激動可是要動拳頭揍人的。

    朱翊鏐瞭解,在此之前,那些人會將田地寄在豪強權勢大戶人家那裏,自有人種植。然而現在呢?

    分田地就是旨在打破這種關係,讓百姓手裏都有田地,那分到退伍還鄉的軍人手中的田地怎麼辦?/

    他們自己不會種,百姓自己手中又有田地,不想租,寄田更不存在了……那讓他們這羣人怎麼辦?

    這正是朱翊鏐提出的問題。

    嚴永凡肯定想的沒有他多,現實也確實沒有解決,都已經說了嘛,與錦衣衛差點幹起來了,肯定是藉助武力將他們暫時壓着。

    但毋庸置疑,這個問題終究需要面對需要解決,而且是全國性的問題涉及到治軍至於到底如何整改,朱翊鏐還真感到頭疼。

    大明中後期的軍事窳敗可謂盡人皆知,其敗壞的程度讓人難以想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在嘉靖中後期,一支六十人左右的海寇登陸後深入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到處殺人越貨,越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歙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秣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雖然最後被殲滅,但他們殺死殺傷的竟有四千多人,而當時留都南京駐有多少軍隊呢?十二萬。

    這樣的軍事行動,在世界戰爭史上極爲罕見,讓人難以想象。

    大明軍事敗壞的程度可見一斑。

    理論上,十六世紀中葉,日本這樣一個島國能夠嚴重威脅到東南沿海各省的安全,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在朱翊鏐看來,他倒是覺得以大明的實力應該越海進攻小日本纔對。

    當時的日本不僅地狹人稀,而且幾十年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內戰頻仍,法律與綱紀蕩然無存。

    而大明王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中央指揮地方如身之使臂,同時據記載,大明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將近兩百萬。

    然而這只是假想,至少朱翊鏐覺得目前是假想,即便歷史在他手中已經悄然改變,仍然是假想。

    因爲大明可用的軍隊少,而野戰軍的戰鬥力與農村的民兵幾乎相去無幾。

    這纔是現實。

    要想攻打小日本,必須先治軍。

    ……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