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736章 準備挖礦
    ,

    連唬帶詐搞定孫暹後,朱翊鏐便帶着張靜修進入密室。

    確實計劃有一個新項目,與湖廣巡撫也已經溝通過了。

    朱翊鏐手上的新項目實在太多,只是因爲有些他還不想立即展開。

    畢竟與萬曆皇帝之間的矛盾尚未解決,燒錢但眼前又還沒有保障的項目需要往後放一放,待安定下來再說。

    關於“安定”,趙靈素在萬曆皇帝面前提及過,但顯然趙靈素有心迴避,所以她口中解釋的“安定”,與朱翊鏐所想憧憬的自然大不一樣。

    當時趙靈素解釋說,所謂的安定是擁有自己的房產、地產、穩定的收入以及不必爲了生活而忙碌,同時還要保障朱氏集團的每一位員工。

    但這些在朱翊鏐眼裏都不過是小兒科,他可以輕鬆搞定。

    他眼裏所謂的安定是,再也沒有人盯着他找他的茬兒了。

    然而,他是皇室子孫,自己的親身經歷也證明了,要做到這一點幾乎不可能,除非自己當皇帝。

    一切由他說了算,纔是“安定”。

    否則他想得到“安定”,無異於白日做夢。張居正與馮保也都清楚。

    只有安定下來,項目纔好開展,不然很容易夭折半途而廢。

    不過有些項目可以開展,能立馬兒掙錢的當然不用說,像暖棚種植,生產肥皂,成立快遞公司啊等。

    投入不是很大,將來收益肯定很高的項目可以試着開展,如比如像讓餘氏雙胞胎兄弟研究自行車。

    而一些投入超大,將來肯定也能掙錢,但卻沒有保障的項目需要謹慎,比如挖礦,尋找石油等。

    那掙錢不用說了。

    之所以說沒有保障是因爲即便挖出來了礦,開採出了石油,朝廷也可以只需一句話便能收回去據爲國有。

    費了半天勁,燒人力,燒物力,又燒財力,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此有些不能立即變現但投入又很大的項目需要往後壓一壓,不急。

    但既然孫暹這傢伙送上門來了,嘿嘿,那朱翊鏐得掂量掂量。

    本來張居正不允許張靜修進來密室的,張靜修自己也不敢私自進出。

    這是自上次張靜修獨自一人偷偷潛後,朱翊鏐第一次帶他進來。

    張靜修當然激動又歡喜,進去之前就問朱翊鏐是不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不然不會讓他突然參與。

    朱翊鏐卻賣了個關子沒有明說,反正進密室後也要詳談。

    進去的時間仍然選擇大晚上。

    除了張靜修,遊七與胡誠兩個人也在。朱翊鏐這麼做,倒不是爲了集思廣益,主要是爲了讓他們參與進來,從而有一種參與感,進而抱有使命。

    要讓他們覺得將來的命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不認真不努力不行。

    這樣,相當於知道張居正還活在人世消息的幾個人開了一次小會議。

    主題就是讓孫暹領隊挖礦,勘探開採煤與石油以及其它各種礦產資源。

    雖然江陵城礦牀多爲中、小型,其中,礦牀規模達到中型的僅輕稀土、岩鹽、石英岩、石灰岩、膨潤土和礦泉水等數得着幾中,其餘均爲小型礦牀,區內沒有大型礦牀。

    但資源分佈相對較爲集中,一旦集中開採就比較容易了。

    都知道手上有礦掙錢,張居正、馮保和潘季馴他們清楚得很。

    萬曆皇帝爲了提高內帑收入還曾專門下旨多開礦山收取礦銀。

    僅萬曆七年就一下子在全國增開了三十多處礦山,只是爲了更好地監督管理,萬曆皇帝在每處礦山都派出欽差太監攜關防前往督辦。

    結果,那些太監一到地方就頤指氣使凌虐地方官吏,對百姓更是千方百計勒索,以致於內廷供用庫的收入雖然增加了幾十萬兩銀子,可各地控告欽差大臣的狀本也多起來,有好幾處還差一點激起民變。

    沒辦法,當時還是張居正出面,爲地方百姓計,他勸萬曆皇帝減少礦山的數量,萬曆皇帝當時尚未親政,只好勉強答應了。

    因爲這件事,張居正與萬曆皇帝還有一段過節。

    張居正建議裁撤礦山的數量,那萬曆皇帝內帑的收入自然減少,而萬曆皇帝大婚之後,一直感覺兜裏的錢少不夠花,幾次繞過張居正向戶部要錢,但戶部不敢給,也不願意給,每次都捅到張居正那兒去了。

    然而,萬曆皇帝卻是一個貪財愛錢的人,這一點張居正早就看出來了,在他當政之時,萬曆皇帝在軍政大事上還垂詢甚恭,虛心納諫,唯獨在要錢的時候表現得相當固執。

    所以,在“開礦”這件事上,因爲與萬曆皇帝鬧過不愉快,張居正可謂是記憶猶新。他當然知道掙錢,可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引來許多矛盾。

    馮保倒是樂見其成,畢竟當初負責督辦是他奉命派去的人,知道開礦錢多多,恨不得礦山遍地開花。

    只是當朱翊鏐提出這一主張時,曾經的內外相都有兩個相同的擔憂。

    第一,全國礦產資源屬於國有,任何私人哪有權利開採挖到了礦最後不是還得被國家沒收嗎

    第二,派孫暹督工怕是不妥,無論是馮保還是張居正,對孫暹這個人都沒有什麼好感,在他們眼裏孫暹是個不學無術只會拍馬屁的人。

    然而,朱翊鏐這時候主張,先不說道理,自然有他的考慮。

    首先孫暹是一個免費勞動力。雖然孫暹不學無術,但他既然能混到司禮監隨堂太監並負責甲子庫這個份上,自然有與衆不同的地方。

    會拍馬屁會用人會看人眼色,這些孫暹至少很在行。

    其次,由孫暹去,最後找到並勘探處來的礦山、油田可公可私。

    如果勘探開採出來時,皇帝依然是萬曆皇帝,那給國家好了;可如果皇帝是他朱翊鏐,那不就成他的嗎總之無論皇帝是誰,對國家皆爲有利。

    至於投資,朱翊鏐這個時候可不想花自己的人力物力,最多破點兒財,給孫暹一點兒錢。

    讓孫暹自己去當地招募人手。

    然後讓湖廣巡撫和荊州知府分別簽署一張許可令。

    找到了礦與石油,皆大歡喜;找不到,朱翊鏐也不虧什麼。

    況且孫暹這次居然敢“自投羅網”,說明他還是有一些膽色的。

    用張居正喜歡的術語:孫暹是個“循吏”,而非“清流”可用。

    聽完朱翊鏐的分析,張居正和馮保心中的疑慮才一消而散。本來他現在的話就無異於“聖旨”,更何況還是真心的佩服將他當作“神”。

    所以,這事兒也就一拍即合了。

    其實,朱翊鏐還有一張王牌沒有打出來,他學過自然,對於全國各地的礦產資源分佈稍有涉獵。

    他知道哪兒有礦、哪兒有油。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