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鬼穀神謀 >第三百八十三章見好就收
    第三百八十三章見好就收

    子西此時看了看正在喝水的王禪,臉上顯出一絲不屑。

    “左相大人,王上詢問的是如何增加國庫收入,左相大人說了半天,依然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胡亂提了一些新問題,若以西秦爲例,那又說明楚國該如何,難道積貧也是一種強大的表現嗎?

    想來左相大人一定有什麼高論,不若一次說完,免得讓衆朝臣爲之期盼。”

    子西有些不耐煩了,畢竟一直搞不懂王禪心裏的想法,卻隨時還要猜着,也一直被王禪牽着鼻子走。

    他也能感受到這種話語中的謀略,因爲王禪的在論,對他身後的這些權貴臣子對王禪的想法有了不一樣的改觀,若是再任王禪在朝堂之上任意施展其捭闔之道,那麼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權貴世族慢慢也會被其蠱惑拉籠,於他而言實不是什麼好事情。

    “令尹大人還請稍安勿燥,在下這就來解釋這其中強國、富民,強兵以及國庫充實的道理。

    國家強大剛纔用西秦來比較,只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國強非在錢財,此時有西秦可爲例子,相信沒有人反駁西秦的強大。

    若從前朝來講,大商八百年何嘗又窮苦,縱然是商紂王時期,大商也要比當年的大周要富有,可爲何大周能取商而代之,這一切並非只是因錢財之說,而是民心之向。

    民心所向,萬衆歸心,一國纔可稱之爲強,若民心不向,君臣不和,世族諸侯離心離德,那縱是我楚國國庫充實又能如何,以大見小,楚國還不是會重蹈覆轍。

    想大周元年七十三個諸侯,現如今還存的不過三十不足,能稱之爲強的,不過五六個。

    西秦之強,強在於民心所向,強在於西秦百姓對諸侯世族的信任與支持,其德可暢,其行可效。

    吳國本只是小國,雖然始建於太伯,可卻一直未通開化,這百年來歷經幾代吳王,勤儉節約,以民爲基,廣開國門,修築水利,通商利民,所有措施皆與民爲重,這才讓吳國呈現一副欣欣向榮之態。

    這幾十年來,吳國之強也是衆所周知,若說吳國地域,尚不足楚國三分之一,錢財之理亦不過如此,爲何吳國能幾盡滅楚,而楚國卻對吳國無能爲力,皆因吳國民心與楚國民心之別。

    若楚國也能有吳國如此開放之態,想來楚國強大,也非不可,民心歸附,君臣團結,萬衆一心,任其它列國如何來侵,楚國自然可屹立於列國之巔。

    其次,一國之強,還在於民生之富,也就是說民富是國強的根本。

    民何爲富,前面在下已經講明,民富不外乎衣食住行,可若是不能保百姓衣食住行,一國何以敢稱強,民以食爲天,而非民以錢爲天,楚國地大物博,卻屢屢讓百姓受飢受寒,如此又怎麼能安百姓之心,讓百姓歸心呢?

    百姓之心,無外乎三點。

    其一,楚國可效以德爲先,若當今王上無德無能無品無行,百姓何以效忠,所以王上是楚國王族代表,王上之德是爲楚國之德,王上效行那麼楚國王族也該以品正身,讓百姓信服。

    欲讓百姓信服,在其德而不在其錢財,錢財再多,無德何以服民。

    民富首在民之信念,百姓對國家充滿信心,縱然是一時貧苦,卻也不會長期抱怨,只要王上多頒利民之法,讓百姓真切體驗王上對百姓的關愛,體現楚國王族與民同樂的信念,想來百姓也願意承受楚國走向中興的艱難歷程,與楚國共存亡。

    若有如此忠心的百姓,楚國又何患列國之侵襲。

    其次強兵,列國之交,戰伐不可避免,適者生,不適者滅。

    天地之道,弱肉強食,強者生,弱者亡,順天意民意者生,逆天意民意者亡,自古之理,早有印證。

    兵者爲何,保家衛國,有國可保,有家可歸,這是楚民爲兵的根本,若無家歸兵甲自然不願捨命,而楚國兵甲之源大部分皆爲世族大家奴僕,這些奴僕家在何方,試問當列國入侵之時,這些兵甲是否願保護楚國世族權貴?

    所以在下認爲,楚民流亡,與楚國施政之法有關,也與楚國世族權貴對百姓的態度有關,若國以民爲重,權貴世族以民爲基,則可保楚民歸心,民富而國強,民之不存,世族何以長久。

    最後再講國庫之資,楚國曆年皆大洪大澇,實是傷民誤國。

    而百姓受災,最需要什麼,那當然還是老話衣食住行,一切生活所需之物資,物資匱乏,縱是國庫充足,有萬貫用不完之錢財,在大災之前,又有何用,只會推高物價,讓其它百姓同受其苦,因此在下建議國庫充實以囤積百姓所需物資爲本,錢財用度爲輔,百姓衣食住行可保,又何必用錢。

    再其次,對於大江流域,築壩修基,引流導水,順其自然,逐漸減弱減少受災百姓,自然也算是節流之舉。

    大興水利,不僅可以保得民安而國強,更可讓其它地域之衆受益無窮,增加國家收入。

    稅賦爲國庫之本,楚國曆經戰亂,人丁稀少,土地荒蕪,若依田地納稅,自然稅賦難與支撐一國開支,若依人頭來收稅賦,再加上剛纔王上旨意,楚民歸流,人員充實,稅賦自然成倍增長。

    此法雖然看似不利於楚國世族權貴,可從另一方面來講,若楚國強大,得利者依然是世家大族。

    現如今各世家大族佔據楚國優良之地,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寧可少交賦稅也不願開拓進取,若大戶權貴世族皆能進行革興,改奴爲租,鼓勁多開良田,這些世族權貴不僅賦稅減少,而且還能增收增財,世族權貴之家利益若與百姓之利相交,互相影響,相互促進,這樣百姓富足了,世族權貴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如此之舉何樂而不爲呢。

    最後再講楚國貨幣,貨幣主管流通之用,只爲通用之物,而無實際價值,那麼可以改刀幣爲錢幣,自然可以爲楚節省軍備之銅,擴充軍備,強軍以衛國。

    再設立一個司物部,專門在楚國各領地探尋稀有物資,由國家統一管理,這樣就可充分利用楚國地域廣闊物資豐富的優勢,囤積大量物資,以備不時之需,如此一來,何愁楚國不強,楚國不富呢!”

    王禪這一通洋洋長篇大論,把自己對於一國之強,強在於民心所向,民之所富,富於對楚國忠貞之心,富在於保生活之需。

    另外對稅制以及兵事,國庫都充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說是十分超脫,建解獨特,一衆朝臣聽了,都在沉思,有的在想王禪所言,有的在想如此做法,有違祖宗之規,更難與判定的是會不會涉及自己的利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