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鬼穀神謀 >第一千零三章滿紙荒唐
    第一千零三章滿紙荒唐

    “九天玄女是何許人,爲何她會針對本宮來說這些無用的話,難道這些字也是因人而異,難道她真的算準千年之後本宮會來此嗎?

    本宮身俱七巧玲瓏之心,世人少有能看得透的,可她似乎卻對本宮要經歷的事十分清楚,那麼本宮前世與今生來此又有何意義呢?”

    芮姬娘娘此時情緒已有些失控,語氣裏帶着悲怯,若說一個人被天命所定,那麼如此兩世折騰究競又是爲了什麼,這是芮姬娘娘之惑,也是天底下世人之惑。

    (世人之惑,爲何有輪迴,而輪迴之後依然還是一般,甚至要喫更多的苦,明明知道死後帶不走任何東西,難道如此輪迴是讓人來享受人世的榮華與富貴嗎?

    其實這要分兩方面來看,享受榮華與富貴,最後再盡數失去,這本身就是一種道顯,而受盡魔難,也是在磨鍊心智,此正是一陰一陽,若人能從中悟出道來,那靈魂就可以得到飛昇,這或許是人生生世世輪迴的意義,而生的意義也就在其中,通過享受與磨難來悟道,讓靈魂得以超脫。)

    “娘娘,前世未明白的道,今世你來了,再經歷一番榮華,就是要讓娘娘明得大道,其實九天玄女於你可也是寄以重望,像是把你當成她的徒弟一樣,讓你有機會經歷這兩世輪迴,若能有得大道,那麼你自然也可以像她一樣,遨遊於九天之上,過着逍遙無拘的生活,又何必在意世人,在意世間萬物萬靈的生死呢?

    世間萬物萬靈的生死本就有道相規,非是誰可以改變的。”

    王禪對於此時這些字到也越來越熟悉,因爲這些字其實與他從聖人老子處所說的道德經只是換了個說法,變得更有詩意一些而已。

    所以他對於九天玄女的認定也越來越清楚,此時對娘娘這般說也是想消除芮姬娘娘心中慢慢升起的那一股不服輸的氣勁,與對九天玄女的怨氣。

    “你到是好心,竟然爲一個不認識的人說起話來了,我問你難道你與九天玄女有什麼關係嗎?”

    “這到暫時沒有,不過保不準將來會有,但有一點可以說明,我們修道之人共通之處,就是修的同一大道,世間只有一道,別無它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緣份呢?”

    王禪的話其實已經有意透露,可此時的芮姬娘娘卻沒有認真的聽懂王禪所言,因爲她此時看着中間的一道門一樣的石壁,可這門上卻並沒有任何機關鎖口,光凸凸的。

    “鬼小子,你來看看這是不是打開商亡周興之地的門。”

    王禪其實早就看到了,而且還看到旁邊還有字,所以一聽且也不理,只是淡淡的說道:“早就看到了,此地與其它石壁不一樣,其它石壁並不光潔,而此門卻十分特殊,所以應該是打開商亡周興之地的門了。

    只是依着剛纔的佈設,若是娘娘沒有耐心看完剩下的字,我看這門上是不會顯出打開的機關的。”

    王禪此時已走過了門而且又看着另一側的字。

    “那你還不念出來,本宮可沒有你這般好耐性。”

    芮姬也知道這裏必定是九天玄女的意圖,先讓他們看了前五千多年前天地之間的變化,想着讓她明白世間更替運行之道,而後再顯出對她的這些詰語,其實都是想讓她明道而止,放下執着,可她卻是一個無比頑固的人,越是如此,越是知道對方的好意,就越是心有不甘。

    所以此時聽王禪的話也是不得不相信,而她也跟着王禪快步走過中間的門去看另一邊的文字。

    “此間之物非特殊,來者切莫貪此利。

    河圖洛書本傳世,黃帝心經更一般,

    只是世人好名利,徒添虛名在此間。

    前程往事皆輪迴,天地之間有定數。

    若知身前身後事,徒留世間反無意。

    大道之理極易解,大道之智極易得。

    大道之法極易效,大道之德極易修。

    世人無知皆因知,世人無道皆是道。

    修道之本在於心,明道之途在於行。

    言道之不言而言,行道之無爲而爲,

    一心有情化七巧,明道日減終歸一。

    何處因緣化身來,自當解緣歸何處。”

    這是另一側的詩文,比之第一側更言之切切,而且也說得更清楚一些,先是說此間並沒有什稀罕之物,河圖洛書已流傳於世,而黃帝心經更是在前人基礎之上所悟,也是普通至極。

    只是世人喜好名與利,這才添了一些虛無之名、讓世人貪慕之名在這個地方上。

    天地之間依道法而爲,也依道法而行,所有可以依道法而循,是有定數的,這與道德經中,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異由同工。

    所言其實非是說聖人會什麼神通,而是聖人明道歸一,依着道就可以知道將來的變化與定數。

    所以此地第一次所現的世間王朝更替與興亡,到最後的結局也是天地之間道之運行的最終歸宿,也是可以依道而推演的。

    (唐朝的袁天罡與李淳風所留推背圖大概就是根據道法來推演的,甚至可以說是有緣來此看到後憑着回憶而寫。)

    可若世人知道前世之事,又知道後世之事,那麼既然不能修得大道,對於普通世人而言,生生死死,從無到生,再從生死死,世世輪迴,若是都知道了,那麼就沒有意義了。

    命有定數,當然也有變數,而且命也讓普通世人難與捉摸,這或許也是人存在的意義,經歷不可預見之事,無論禍與福。

    其後的四句,是講其實道十分簡單,若要悟道就必須歸一,因爲道生一,只有歸一之後,才能明道,這是唯一的途徑,可明道卻又不拘一格,可以從花中明道,也可以從己心中明道,甚至可以從世間萬物萬靈之間明道,只要陰陽合一,就可知其中之道。

    (道德經裏也有論述,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懷褐玉。

    道德經的排序本來就是老子當年故意弄亂的,而這一章應該是最後一章,對整個道德經總結,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相對。

    意思就是說我所說的道,所做的無爲,其實十分簡單,天下人卻並不知並不能依此而行。

    我所說的與所行的都是依着大道之言,大道之無爲,這纔不知道我所知道的。

    知道我的人少之又少,能依我而行的就更少了,所以說旬表簡單的東西內中卻存着珍貴的寶玉,而這個就是道,卻除外表之惑,明其所含之寶玉,就是明道的方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