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鬼穀神謀 >第九十二章太子之選
    第九十二章太子之選

    王禪一離開吳都,整個吳都像是一潭秋水,平靜過後,寒風捲過,風雲再起,憑添波瀾。

    而引發此風波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吳王。

    兩日後的早朝,吳王召集百官,對吳國進行了重要任命與調整。

    而吳王三公子也都有幸參與,讓人百官議論紛紛,猜測不斷。

    吳王端坐王坐,看着都十分疑惑羣臣微微一笑。

    “衆卿稍安勿燥,今日朝朝本王有生要事要對大家宣佈。”

    吳王一語,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吳王看了看站在伍子胥、伯否、還有孫武身後的三人。

    公子波、公子山、還有夫差公子也是點了點頭。

    三人一看,心裏都十分期盼。

    若說太子之位於此時宣佈,卻也並不意外。

    畢竟自上次刺殺之後,已兩月有餘,三個公子也都得到了歷練,於公子波來說也算志得意滿,所以此時的他十分興奮。

    ”衆卿家,本王年歲已大,日夜操勞一生,爲我吳國民富國強,心力憔悴。這些日子,本王思慮重重,卻也爲吳國將來籌謀,吳國也怕由年富力強之人來繼任了。

    所以今日召集衆位來,就是想聽一聽衆臣對太子的意見“

    吳王說完,看着前排的三位重臣,眼中帶着期盼。

    而殿下衆臣又開始議論着,大家其實都知道太子之選,只在前面這三位權臣,其它人並無建議之權。

    大家說了一陣,也都盯着前面六人,三個權臣,三個吳王公子。

    “伍相國,你是吳國百官之首,就由你來先說說吧

    伍子胥心裏一愣,剛纔他想起幾日前的黑衣人。

    而吳王似乎更像那夜的黑衣人,可若吳王是那夜的黑衣人,吳王的心思又是如何

    難道他只是真的想要知道自己支持那一位公子,還是真的想知道暗夜的尊主。

    此時伍子胥心裏是十分矛盾,若從一直以來的表現來看,吳王真正看上的該是夫差公子。

    在夫差公子身上,吳王能看到當年的自己,所以只有夫差才能繼承吳王稱霸之心。

    相較於公子波與公子山,則更注重於享樂,只有夫差不忘日夜操練武技,不忘霸業。

    刺客刺殺三位公子,獨夫差受罰,由此可見,吳王中意的還是夫差公子。

    可爲何前兩日黑衣人卻要自己依然支持公子山呢

    種種疑惑一時之間在伍子胥腦中糾纏。

    ”伍愛卿,爲何不發一語,難道伍受卿也有思慮,由此可見伍愛卿爲我大吳也是操勞過度,本王十分感激。“

    吳王見伍子胥臉帶疑惑,也只是微微一笑,竟然爲伍子胥剛纔的窘迫化解。

    ”回王上,吳國傳位,歷來以賢爲重,當年吳國先祖壽夢,以賢爲尊,任賢以能,對四子季禮十分器重。

    任其爲吳國大使出訪列國,爲吳國興盛立下汗馬功勞。

    而季子四讓王位,也在列國之中傳來美談,實是吳國不可失之精魂。

    而當今三位公子,二公子山賢名遠播,在吳國及列國之中廣爲流傳,重賢輕禮,有當年季子風範。

    老臣爲吳國而謀,舉薦二公子山爲太子之選。“

    伍子胥在這一刻還是領悟了吳王的心思,吳王選太子,是想讓三子之爭光明正大,而且只有通過爭位而最後存活的人,才最有資格成爲吳國新王。

    雖然吳王中意夫差,卻也不想讓夫差公子輕而易舉得之,同時也照顧朝中衆臣的意見。

    畢竟此時的夫差還與前兩位公子有些差距,難與服衆。

    ”不錯,山兒之賢,本王也有耳聞,伍愛卿以吳國興盛爲己任,任人爲賢,是我吳國之幸事。“

    吳王說完看了看伯否,以及三個公子。

    此時的公子波臉上十分難堪,作爲長子,卻失了頭彩,讓他有些惱怒。

    而公子山則有些洋洋自得。

    公子夫差則十分坦然,並不着急。

    ”伯愛卿,你爲吳國太宰,主管列國之交以與王室宗祀,你也說說吧“

    伯否一聽,心裏也明白許多。

    吳王提及伯否之職,其中王室宗祀,其意十分明顯,就是要讓他以宗祀規矩來推薦太子之選。

    ”回王上,歷來吳國傳位,若不以兄弟相傳,自然以長相傳,這是宗室傳承的規矩,於列國通行。

    大周衆多諸侯,列國紛爭,列國之交關係吳國興亡。

    大公子波爲王上嫡長子,一直協助臣下管理列國之交以及宗祀之事,成熟穩重,頗有君王風範,實是吳國太子之不二人選。

    剛纔伍相國所薦,臣下也十分贊同。

    公子山賢名在外,有當年季子風範,當也該有當年季子之賢禮。

    臣下爲吳國安穩,百姓安康計,舉薦大公子波爲太子之選。“

    伯否一語也是合情合理,傳長不傳次,這是列國的規矩,伯否主管宗祀,講求規矩,到並不徇私情。

    此時朝中又開始議論起來。

    伍子胥爲百官之首舉薦公子山,是任人以賢,也秉承吳國優秀傳統,不拘於禮,爲的也是吳國將來。

    兩位權臣都胸有千壑,在舉薦太子上都高風量節。

    ”伯太宰爲我吳國傳承,也是費盡心血,於列國之交更是爲我吳國平息征伐糾葛,保吳國平穩,其心可表。“

    吳王對伯否也是讚譽有加,關不因舉薦大公子而不滿。

    此時大家都看着孫武,而吳王也適時說道:”孫將軍,這些年你與本王四處征伐,保吳國平安,立下汗馬功勞,國富富於民,國強強於兵,列國紛爭,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說什麼都是假的。

    本王繼任以來,西有強楚,南有雄越,北有宋、晉、齊、魯,都對我吳國虎視眈眈。

    幸我大吳有孫將軍,百戰百勝,這才讓吳國得以求存,在當今諸侯列國之中才有一席之地,孫將軍今日舉薦太子,你也說說吧“

    吳王闔閭一席話也是肺腑之言,在列國之中求存,若兵不強,則國難盛,孫武於吳國,可謂也是中流砥柱,國之棟樑。

    ”吳國能有今日,全憑王上胸懷大志,列國之爭已持續百年,強者生而弱者亡,大周開國之時,諸侯百餘國,現如今列國之中,吳國強盛,是爲繼齊、楚、晉、秦之後最強之國。

    保持一個強大的軍隊於吳國來說,關係存亡,同時也關係吳國權貴、百姓福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