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漢室風雲錄 >第688章 張耳求援
    id”con1376173”>

    車馬停在王宮門前,張耳攜手貫高,與趙午等共入議事殿。

    途中,貫高繼續道,“大王所引兵皆乃趙軍,以趙之名,存趙之心,今趙王北遷,恆山國初建,而反賊陳餘以趙王名而戰,士卒故不知爲孰而戰,更不知趙存,或恆山存耳。”

    張耳若有所思,“如此,趙地豈非唯立趙王名乎”

    想到此處,張耳便想到武臣,想到趙歇,皆在趙地爲趙王,武臣非趙人死於其部將李良之手,趙歇爲趙氏貴族,貴胄之後,爲趙王,活到至今,還得到李左車等趙國將相之後的輔佐。

    思慮至此,張耳的眼神變得憂慮,手無處安放,顯得有些不安,突然覺得趙地似乎已有難以言明的怪處,唯有趙氏貴胄方能安坐於此。

    張耳不信,不願就此失國,速請助將相於議事殿商榷護國之策。

    張耳誠懇道,“寡人慾護國御賊,諸公可有良計”

    眸光在諸將相身上來回掃視,見甘公率先開口道,“陳餘既有齊相助,大王何不西向求助於西魏、殷、河南三王,若有一王至,天星必亮。”

    在甘公的眼裏,天上代表王侯之星黯淡無光,岌岌可危。

    貫高面向張耳道,“然也,臣願親往河南國,謁請河南王發兵相助,憑藉昔日大王與申陽之義,必不願坐視不理。”

    提到請其他諸侯王前來相助,趙午眼睛發亮,那亮光是對恆山國未來的期許,“大王,臣願西入魏,求助西魏王。”

    見到羣臣紛紛獻策,甚至自告奮勇,這讓張耳非常的欣慰,憂慮稍緩,愁眉猶在,“賊兵行軍甚疾,南入洛陽,西入平陽,皆較遠”

    話音未落,有一人自告奮勇,“兒臣願親往朝歌求助殷王。”

    話被打斷,本不悅,見乃其子張敖,現今的恆山國太子,太子自請入殷國求助,此情張耳歡喜,此舉張耳當場反對,“寡人慾令太子坐鎮鉅鹿,不可”

    秋高氣爽,東方曙白,襄國城外已經有三隊人馬,一個位於奔西之路,二隊位於南行之路。

    太子張敖的車馬前有羣臣諸將送行,唯獨沒有張耳的影子,此時的張耳卻在貫高和趙午的車駕前徘徊,雖不是揮淚道別,倒亦是眼眶溼潤。

    離開都城,車駕淹沒在山林後,那護送幾位重要人物的甲士臉上竟有一絲絲喜,不知是慶幸免與反賊交戰,還是性命暫且保住而興奮。

    車馬疾行,自然快於大軍挺進,在陳餘、田光率兵尚未抵達襄國時,張敖率先抵達朝歌。

    首日未見到司馬卬,迴應言殷王並不在都城,乃數日前騎馬去打獵。

    張敖心急,“殷王何時歸”

    殷國典客笑道,“吾王最喜騎射,少則數日,多則月餘,無憂定論,恆山太子,如有急事,可講於在下,在下必於大王歸來時第一時間轉告。”

    張敖心想,此乃存國之大計,自當面與殷王詳談,轉述萬行不通,故而道,“敖在此守候,如有殷王歸來之信,望第一時間告知。”

    言畢,張敖命隨從獻出一斗珠,那典客眼睛發亮,立刻笑眯眯道,“好生侍候太子”

    不僅給張敖安排最好的住宿,還找最溫柔的侍女侍候,並言一定會第一時間通知。

    葉一片片紅,風一天天涼,陳餘率兵日夜兼程抵達鉅鹿北,在此安營紮寨,部署進攻襄國策略。

    貫高順利抵達洛陽,曾經的東周之都,洛陽的繁華,貫高曾隨諸侯軍入關時匆匆一瞥。

    如今近距離觀察貫高不僅感嘆,東周數百年建都於此,在戰國七雄爭霸時東周衰落,然洛陽一直保持着安定,諸國無論怎麼爭,對於洛陽一直保護着敬意,對這位名存實亡的周天子還保留着一份敬意。

    直到秦莊襄王滅掉東周,置三川郡,洛陽屬秦。

    申陽親駕青銅軺車來迎接貫高,行走在洛陽鬧市中,竟然出奇的安靜,或許那隨風擺動的暗紅色旗幟堵住百姓的嘴,林立的戈矛令他們不敢大聲喧譁。

    貫高感嘆,“繁華而不失寧靜,大王治理有方,高敬佩。”

    申陽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自項羽關中大封諸侯王時,各路諸侯就國或四月,或五月抵達,河南王申陽距國較近,三月便至。

    至今已經做半年多的王,本爲東周王城的洛陽,經過申陽半年多的修繕與治理,已經今非昔比,對於貫高的讚美,申陽欣然領受。

    這半年多,申陽的稱王生活可謂多姿多彩,期間亦有諸多憂慮,最大的憂慮自然來自關中,當他聽聞漢王打入關中,圍章邯於廢丘,擊降司馬欣,如今正在攻打各地,自然亦包括翟王。

    按照此形勢,三秦必爲劉邦所有,在三秦與漢初戰時,他曾猶豫是否發兵助關中三王。

    有儒士進諫言脣亡齒寒,如漢得關中,待東出時必首當其中,當助關中三王,然有謀士曰;“無利而用兵,此乃下策,三王無一人遣使者求助,師出本無名,況善戰如雍王且敗於漢王,困於廢丘,大王之兵將可與漢王麾下諸將相爭乎”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如一記冰水澆築而下,使得這個初立之年寒冬提前而至,他隨項羽入關,才過寒冬又添嚴寒。

    隨諸侯入關,申陽沒有絲毫的懼寒之意,可如今爲王不過數月,他感到背脊發寒,是以沒有發兵助關中三王。

    申陽聽從智士建議,安撫三川士卒和百姓,加緊兵力的擴充和訓練。

    至如今的九月份,申陽封王七月有餘,於洛陽爲王,六月有餘,半年的時間,申陽得到三川之民的擁護,王宮得以修繕,兵力得以擴充,然而他始終有臥榻西側有寒芒之感。

    當聽聞恆山王張耳遣相國貫高出使,申陽竊喜,目光閃動,雖不知張耳爲何遣相國出使,如此的隆重,但心中拿定如能得到恆山國的支援,那麼扼漢出函谷便多出一份信心。

    申陽自駕車迎接貫高以示重視。

    貫高有些受寵若驚,道,“大王親駕軺車,臣惶恐,臣受寵若驚。”

    申陽則笑道,“昔日莫非高兄向恆山王舉薦寡人,否則豈能會有今日,寡人感激不盡,駕車而已,何足道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