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假太子逆襲南明 >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築巫溪城
    太子王明聞言,不覺站住。

    閻應元所提的這個問題,倒是十分重要。

    但是現在的大寧與大昌縣,俱已損毀,百姓非死即移,想要重建,意義卻是不大。

    而且,這兩座縣城,位於大寧河畔,地勢力亦不好,時不時地便要遭受水患,就算自己花了大錢重新建立,所能產生的經濟效果,卻是有限。

    但是,如果就此不管不顧的話,那夔州府東北這一塊空地,將會成爲無主之地,對於抵抗清軍,甚至西來的左軍,都甚是不利。

    所以,要想好好地管控這塊地區,最好的辦法,便是在這裏的險要之地,另擇新址,建設一座新城,方是更爲妥當。

    而且,這座新城的功能,主要以軍事爲主,民事爲輔,以堅城利堡的模式,來抵禦敵軍可能從這個方向發動的進攻。

    王明思慮既定,便將自己的想家,對監紀司司長閻應元,一一講出。

    王明的想法,得到了閻應元的極力贊同。

    “太子所言甚是。”閻應元朗聲道:“據在下這些天的觀察,這大寧河上游之處,有一處名叫巫溪的地方,地接漢中大巴山餘脈,夾山聳峙,地勢險峻,極爲雄奇,地扼漢中南下之要道,又無水患之憂,堪爲築造新城之最佳之地呢。”

    “很好,此事當是可行,當可就在此地修造新城。”王明微笑道:“此新城麼,就以地名取之,可名爲巫溪城,就由你和史閣部二人,一齊負責修造。對於,你們還可就地利用,現在這大寧縣與大昌縣之磚石樑木以及建築廢墟,將此城儘快造好。另外,原兩縣土地,亦重新劃分。可將原大寧縣與大昌縣北面土地,統統劃歸巫溪城管理。而大昌縣南面土地,則全部由巫山縣管轄。”

    “太子殿下英明,在下定當配合史閣部,儘管建好這巫溪城。”閻應元拱手應道。

    商議即定,王明便將那一營輔兵留下,交予閻應元一併管理,令他們在巫溪之地,就地修建新城。

    而王明則帶着第一鎮的三營弩兵,以及另外一營輔兵,一齊返回夔州。

    回到夔州後,王明從庫房拔下五萬兩銀子,以及十萬石糧食,令史可法爲新城總造辦,讓他帶着這批錢糧,送至巫溪之地,與那閻應元一道,抓緊時間修造巫溪新城。

    其實,供給新城的物資,還遠不止王明下拔的這些。

    因爲洪水退走後,復從大寧縣與大昌縣兩縣遺址中,挖出了庫存銀子兩萬三千兩,尚可食用的糧食五萬餘石。這批因敵而得的錢糧,王明將使用權全部給了史可法與閻應元,讓他們全部用於修造新城。

    另外,爲了加快進度,王明還準允史可法與閻應元二人,從巫山縣城中以及夔州一帶,徵調百姓前來修造。總之一點,務必要在最快的速度內,將這座巫溪城建好。使其成爲一座堅固的要塞關城,可以在將來的時間裏,充分抵禦北面或東面的敵軍進攻。

    現在平定了大寧縣與大昌縣,整個夔州東部,業已全部平定。

    王明計劃,再向夔州北部的城口縣與太平縣進軍。

    之所以他着急拿下這兩處地界,實是因爲這兩處地方,乃是北面進入東川最爲便捷,也最爲迅速的要道。

    相比那正在新築的巫溪城,若從這城口縣與太平縣南下,那敵軍無論是轉頭進攻西川,還是折向東南進攻夔州府城,都要更加方便得多。

    因爲從太平縣城口縣往南,是夔州一帶難得的平緩之地,堪爲當地最有價值的農耕之土,若是敵軍自此攻來,可以毫不費力地打到夔州府城,一舉將這座東川重鎮給團團圍困。

    這樣的被動局面,是王明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而之所以一直未向此地進兵,實是因爲,王明初來乍到,手下兵馬有限又未整合完成,對於這兩處地勢險峻又極難攻取的地方,怕是一時難以啃下,故只能先放在一邊,暫時不動。

    現在,王明手下兵馬攻取了夔州東邊之地,拿下了劉體仁胡道明的巫山縣,又拿下了王光興與王友進駐守的大寧縣與大昌縣,整個夔州東部,再無後患之憂。與此同時,同時自己的手下兵馬,在得到了實戰鍛鍊後,其實力亦是逐漸增強,已然到了可以向夔州北部發動進攻的時機了。

    王明下一步,便是要對那據占城口縣的扈九思動手。

    因爲此處離夔州最近,只有拿下城口縣,方可以此爲基點,再對更遠處的太平縣發動進攻。

    這扈九思部,兵馬約兩千餘人,亦是原大順之餘部,曾任副將之職,一直駐守於城口縣一帶。大順崩潰滅亡後,扈九思自稱大帥,據占城口縣,自立爲王。

    本來此人與據守大寧縣及大昌縣的王光興王友進兩兄弟,甚是交好,雙方還約定,一旦有遭遇攻伐,便來互相援救,關係倒是密切得緊。

    只不過,這樣口頭的表態,太廉價,也太不可靠了。

    就在王明趕到東川前一個月,位於城口縣的扈九思,遭遇了駐守太平縣的毫侯李過之部攻擊。

    他立即向王光興與王友進兩兄弟求援,結果王光興與王友進商量後,畏懼李過兵馬衆多,恐救援不力,反而白白折損了自己的兵馬,遂以種種理由拖延出兵,令扈九思十分失望。

    幸得那李過之部,方攻入城口縣境不久,李過便身染重病,不能指揮,這才全軍退去,扈九思亦才堪堪逃過此劫。

    不過,在此之後,扈九思與二王兄弟交惡,雙方關係大降,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這也是爲什麼,王明出兵進攻王光興與王友進時,那駐守城口縣的扈九思一直對其不加理睬,不肯派發任何援兵的原因。

    而扈九思在得到了王光興王友進兩兄弟,俱被太子用水攻消滅,兩座縣城亦被全部蕩爲平地的消息後,還是十分地震驚與哀傷。

    不過,他倒不是爲了王氏兄弟而難過,而是兔死狐悲,開始爲自己的後路,感到悲觀又無奈了。

    這位太子,既能對王氏兄弟這般痛下辣手,又豈會輕易放過據地稱王的自己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