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假太子逆襲南明 >第二百七十三章 真正目標龍安府
    索尼沉吟許久,終於擡起頭來,對豪格沉聲言道:“肅親王,在下以爲,在敵人已然聯手,且在入川要地已有防備的情況下,我軍需得另闢蹊徑,另擇他路,再往攻西川,方是可行之策。”

    “哦?你且詳細說來。”

    索尼快步來到牆上地圖處,伸出手指,指着龍安府地界,低聲道:“肅親王你看,據細作來報,現在那張獻忠將主力兵馬15萬,盡皆放於保寧府,那入援的太子兵馬,亦是駐紮在保寧府一帶,可謂重兵雲集,一時難克。但這更西邊的龍安府,他們爲了防止我軍滲透,卻只派了兩萬兵馬駐紮關隘,這便是我軍可以主攻的薄弱之處。”

    “這龍安府,雖然路途偏遠,地勢難行,我軍從漢中出發往攻的話,還不得不繞行到甘肅一帶。但是奴才以爲,這看似缺點之處,其實反而皆是可讓敵人麻痹的優點。我軍若是出其不意往攻此處,則必可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從而一舉拿下龍安府,再乘勝往攻西川內部,直逼張獻忠所在的成都城。”

    說到這裏,索尼長吁一聲,複道:“如果此計得行,那敵軍保寧府一線的重兵防衛,皆是形同虛設,根本就沒有任何實際效果。而我軍若突入西川內部,就算不打重點駐守的成都,反而從後面去包抄敵軍駐守的保守府的話,那麼,在我前後猛烈夾擊之下,必可將此處順利拿下。”

    說到這裏,索尼臉上開始洋溢喜色:“所以,如果我軍用此番計策,必可攪得西川大亂,讓敵軍萬難應對。而且只要把保寧府的重兵消滅掉後,那無論是入攻張獻忠的大西國都城成都,還是徑直東去,直取那東川的假太子,都可從容應對,乃是萬全而穩妥之策也。”

    索尼的話語,說得肅親王豪格頻頻點頭。

    “索尼你之計策,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確是十分有理。”豪格的臉上,泛起舒心的笑容:“既如此,那本王就作個疑兵之計,將十萬大軍,兵分兩半,其中一半,留在保寧府外,與你來統領,與敵軍正面對峙。另外,再從漢中徵發大批青壯,讓他們假扮我軍士卒,也留在保寧府對面,讓張獻忠與假太子等人,皆以爲我軍之主力兵馬,還在正面準備進攻。而本王則親統五萬精銳,偃旗息鼓,悄悄潛行,從甘肅一帶繞行到龍安府,出其不意地對其發動猛烈進攻,必可將龍安府一舉拿下。”

    索尼拱手打扦:“主子高明,奴才謹遵諭令。”

    二人商議既定,立即開始緊急行事。

    這幾天內,索尼從漢中徵發了足足七八萬的青壯,一齊假扮成漢軍旗兵馬,與另外的五萬兵馬,一道來到保寧府外列陣,擺出一副即將大舉進攻保寧府的囂張態勢。

    而這十萬清軍兵馬之中,最爲精銳的五萬兵卒,則由肅親王豪格親自統領,一路悄悄向西潛行而去,意圖從青川所入關,一舉拿下龍安府。

    應該說,清軍這番行動,確是大大出乎了張獻忠及其部衆的預料。

    他們原本以爲,保寧府與漢中相接,敵軍又重兵屯駐在自己對面,那毫無疑問清虜會全力進攻保寧府,此爲必然之事。

    結果卻沒想到,清虜卻是狡滑在保衛府正面設了疑兵,其一半精銳主力反而繞行甘肅南部,潛去攻打更西邊的龍安府。

    於是龍安府青川所的巡邏哨騎,忽地看到遠處地界上,象變魔術一般,忽地涌出近乎無有窮盡的敵軍兵馬,他們幾乎驚掉了下巴。

    這數名哨騎,以最快的速度逃回青川所,向當地主帥稟報了敵軍大舉來犯的可怕消息。

    當地的主帥聽聞,亦是心下大駭。

    他不敢稍停,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手下去向龍安所的主將艾能奇稟報。

    艾能奇收到消息,亦是十分喫驚。

    他萬萬沒想到,本以爲自己會在這場西川保衛戰中,扮演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卻沒想到,最終自己駐過的龍安所,反而是敵軍重點進攻的要地,這般驚天轉變,令艾能奇一時都反應不過來。

    他毫不猶豫,立即派出使者,向成都緊急求援。

    隨後,他親統一萬兵馬,緊急入援龍安府的門戶青川所。

    晚了。

    這僅有三千餘人的青川所,在那些哨騎飛馳前來稟報消息之後,便迅速地被遠道而來的豪格部兵馬,給團團圍住。

    清軍纔剛抵達,卻是絲毫不顧遠來疲憊,立即發起了進攻。

    一時間,箭若飛蝗,殺聲震天,城頭的守軍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被瞬間殺掉了數百人,密集的箭矢讓城頭的守軍幾乎不敢擡頭。

    接着,豪格的手下炮手,開始推着紅夷大炮,準備強行轟開青川所的城門。

    這種紅夷大炮,其原型是歐洲在16世紀晚期發明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並很快被仿製。

    這些被明軍所模仿設計的火炮,都被統稱爲稱紅夷大炮,也稱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與當時明朝本土擁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獨特的優點。

    它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爲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

    這種明朝仿製並改進而成的銅鐵複合紅夷大炮,在葡萄牙裔東亞歷史學家託尼奧·安德拉德所寫的《火藥時代》中,被他誇讚爲“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可惜的是,這些明軍鑄造的火炮,隨着不斷地戰敗,漸漸都落入了清軍之手。而清軍後來,更是在瀋陽城外,以明朝擄來的工匠爲基本成員,設立了火炮鑄造所,爲征戰四方的清軍配備使用。

    這種紅夷大炮,可以打發數十斤重的炮彈,威力十分強大,現在用來轟開青川所的城門,倒甚是合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