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399章 大明的銀子你把握不住(感謝infinityykz的萬賞!)
    李鴻章易旗大明,除了些許冥頑不靈的遺老遺少哭天喊地外,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這一方面是因爲太平天國之後滿清朝廷對於南方的控制力大大減弱。

    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李鴻章在第一時間就利用電報和安民告示做出唐國公府愛民惜力的姿態,表示將繼續保持之前種種與地方士紳的妥協政策。

    做個類比的話,此時的淮軍軍政府有些類似三國時入蜀的季漢和入吳的孫家。

    甚至還遠不如季漢和孫吳,李鴻章必須要通過對士紳的極度優待,給予許多連滿清都不能給的特權而獲取支持。

    好在作爲大明事實上的買辦,淮軍軍政府還是很有錢的,可以順利運轉。

    總之,李鴻章掌控局面並未遇到太多阻力。

    他也按照計劃,舉行了淮軍的北伐誓師大會。

    隨着斷頭鍘落下,可憐我杏貞在江南地區的爲數不多的分身被爆了頭。

    一個用了只有二十多次的杏貞娃娃原地爆炸。

    實在是太平軍綿延日久,又把滿城屠得過於趕緊,以至於李鴻章都找不到合適的人用來祭旗。

    至於說被沉江的安德海安公公,此人貪財無能,在北直隸名聲迎風臭三裏,還是一個閹人,怎麼能用來祭旗呢?

    於是只能又勞煩萬能的杏貞一回了。

    誓完師,李公爺摩拳擦掌,準備點齊三軍北上。

    所謂淮軍北伐,倒不是要犁庭掃穴,去打北京城,和旗人決一死戰。

    雖說李鴻章覺得只要湘軍不插手,楚軍不插自己的屁股,那麼淮軍攻破紫禁城怕不是比攻破天京還容易。

    但“只要”兩個字是最不可靠的。

    雖然現在面對清廷的平叛令他們不動如山,可誰也不能保證一旦淮軍露出破綻,他們會有何種舉動。

    反正有沒有什麼先入咸陽者王之類的約定,北京城裏也沒有正版的傳國玉璽,李大公爺可沒有心思去硬磕北京城。

    更何況還有大明這個究極變量。

    若是要上京入洛,肯定是得向大明朝廷報備的。

    獨坐環太如虎踞,落基山下養精神。

    入洛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李鴻章和淮軍真正的目標是蘇北和皖北。

    名義上,李鴻章是蘇州巡撫,因爲大明出現給太平天國續命的關係,曾國藩還沒有把兩江總督的位置讓給他。

    不過隨着曾國藩北上河南、山東、北直隸剿捻,李鴻章已經偷偷將老家合肥以南的皖南地區納入囊中了。

    歷史上,曾國藩和僧格林沁一樣,一代名帥翻車在了捻軍手中。

    捻軍衝破曾國藩的沙河防線,進軍河南中牟,河南糜爛,河北不保,曾國藩因此引咎辭職。

    最後是李鴻章出面收拾的爛攤子,在劉銘傳等猛將的奮勇之下以寡擊衆,大破敵軍,經此一役,淮軍一飛沖天,取代湘軍成爲了晚清第一軍。

    不過如今由於大明在上海等地瘋狂搖人,搖走了因爲黃河變道而失去家園的數百萬災民,令捻軍的基本盤大大縮水。

    因此這個時代的捻軍遠不如歷史上那樣兇猛。

    比如原本歷史上和小閻王張宗禹一道衝破曾國藩沙河防線的大將陳澤新,如今就正在大明新穗第五副食品糧油廠裏當車間主任。

    每月工資20元,娶了一個和族老婆,已經懷上了,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故而,曾國藩面對的壓力小了不少,沙河防線至今也沒有被突破。

    因此如今李鴻章北上不是去北伐北直隸和京師,而是去泛黃區去捉捻子。

    說起來,我李中堂確實是我大清純臣。

    就算投明瞭,還心心念念不忘給我大清清剿匪患。

    說是捉捻子可能不太好聽,但其實李公爺打算乾的,是和爲歐洲人捉黑奴的黑人酋長乾的一樣的活。

    當然,大明不是歐洲奴隸主,像牲口一樣挑選奴隸。

    鞭子棍子無所謂,甚至必要的殺戮也可以接受。

    但如果淮軍敢虐待同胞,大明的鐵拳可不是開玩笑的。

    唐國公府剛剛開府,各種花費用度極多,李公爺也缺錢了。

    以前靠粥棚吸引災民還是太慢了,爲了獲得更多明援,李鴻章打算親自上陣捉捻子去賣。

    亂世就是如此,人命飄搖如紙,但比起歷史上泛黃區百姓的苦難,如今被轉手販賣去大明,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不過誓師大會之後,李公爺的捕捻隊還沒開拔,他就遇到了當頭棒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淮軍是什麼情況李鴻章心裏還是有點數的。

    這是一支山頭林立,依靠宗族、師生、門第、血緣、同鄉等等關係扭和在一起的部隊。

    而維繫這些山頭成爲一個整體而不散架的,一方面是李鴻章的個人威望,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利益。

    這樣的軍隊自然沒有什麼理想信念,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一個軍商複合體,裏面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部隊經商哪有好的?

    但不經商是不可能的,李公爺自己就帶頭經商,是最大的勞工販子和明貨代理商。

    所以淮軍混點,亂點,李公爺也都認了,畢竟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命根子。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條命根子居然已經爛到了這般地步!

    大軍開拔之前,李鴻章差心腹下去對全軍點驗,點驗了三次,每次報上來的人數都大爲不同。

    最後他親自帶隊,一個營頭一個去點,結果驚出一身冷汗。

    紙面上,如今淮軍共有10萬大軍。

    其中李鴻章購買明槍明炮精心裝備的心腹嫡系爲銘字營,鼎字營,樹字營,盛字營共18000人,其中又以大將劉銘傳統領的銘字營5500人最爲精銳。

    其他慶字營,開字營,奇字營,松字營,勳字營,華字營等二線營,共計8萬多人。

    然而這一點驗,李鴻章才發現淮軍居然已經早已千瘡百孔!

    主力部隊還算有點分寸,劉銘傳的銘字營5500額員實際還有5000人,潘鼎新的鼎字營5000人剩下4000人,張樹聲的樹字營3000人剩1700人,周盛波的盛字營1500人還剩700人。

    喫空餉的情況還算正常。

    至於爲什麼四大營即便全部滿員加起來明明也只有5500+5000+3000+1500=15000,之前卻說“銘字營,鼎字營,樹字營,盛字營共18000人”呢……

    自然是李公爺自己已經帶頭喫進了3000人的空餉了。

    作爲團練,淮軍的軍餉可是不低的,除了自籌以外,朝廷也有撥付,雖然已經拖欠很久了。

    對於李鴻章來說,把人數堆得多一點,一方面可以和朝廷多要些錢糧,向鄉紳攤派求糧時,也能多要個三瓜兩棗,另一方面也可以拉大旗扯虎皮,起到恫嚇同僚的作用。

    喝兵血嘛,不磕磣。

    27000人,自己喫掉3000,各營將領喫掉2600,還剩2萬好幾千呢!

    以李鴻章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可算是大清國裏頭一等一的誠信之師,威武之師了!

    對於這個程度的虛報兵額李公爺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有些欣慰。

    可到了慶字營,華字營等二線部隊時,情況就慘目忍睹了!

    7萬多兵馬一通點驗下來,居然只剩下了不到3萬5千人!

    足足一半的兵馬都從紙面上消失了!

    如果說是早年間的綠營,一半兵馬吃了空餉倒也正常。

    可這是淮軍啊!

    雖然朝廷也給糧餉,但主要還是老李他個人掏的銀子啊!

    下頭喝兵血,喝的是他老李的血,老李他心疼啊!

    而且如今可不是什麼太平年歲,手中的兵馬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更何況他李某人還想要更進一步來着。

    沒有兵,誰來替自己攻城拔寨?

    沒有兵,誰來替自己黃袍加身?

    將自己的命根子喫成這個樣子,實在過分了!

    李鴻章大怒之下連忙徹查此事,一口氣將數個將領下獄。

    就連李鴻章本人的親弟弟李昭慶,也被李公爺親自抽斷了兩根鞭子,一腳踢回合肥老家閉門思過去了。

    “淮軍正營統領,統共有一十三位,本公不得不罷免四位,副營統領總共有三十一位,本公不得不罷免十九位……

    本公痛心疾首啊!

    本公勸你們一句,大明的銀子都是虛擬的,這裏面水很深,你們把握不住!

    你們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

    ……

    咱們這爛一點,淮軍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本公就只能跑路去大明喫鐵路股票分紅了!

    想想吧,林肯總統被槍斃了了才幾年呢,忘啦!朱富貴那副雙槍的槍洞口還天天地盯着你們哪!

    ……”

    ·

    李鴻章在國公府怒斥羣臣長達一個半時辰。

    但李公爺再是惱火也沒有用,因爲查到後來連他自己都說不服不了自己了。

    因爲這些消失的淮軍軍勇不是被遣散了,而是被各營各旗的將官們偷偷賣給了大明。

    不是兄弟們不忠心,實在是銀子太香了啊!

    把握不住也得試一試啊!

    他們將士兵賣給大明,大明按人頭付錢,童叟無欺,這是第一份銀子。

    賣了人後喫空餉,這是第二份銀子。

    如果以爲這些將官只賺這兩份銀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還有第三份銀子的來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