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10章 出鹽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巖灘有兩個意思,一是當地海灘有岩礁,二是當地沿海有早年海水倒灌形成鹽鹼地,由於當地亂石較多,耕地開發效率低,因此幾乎沒有農業。

    前番沈雲卿考察了整個秀州沿海,只有巖灘的開發成本最低。巖灘縱深內的七八里地是鹽鹼形成的硬質土,密度高,但脆性大,便於土地平整。

    其次,長期的海水倒灌,讓地下形成鹽晶和鹼,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減緩水的滲透。

    其三,海水倒灌並非全無好處,製取海鹽正需要海水,只要加以利用,改善地貌引導海水,能減少相當多的工程量。

    得益於前期的考察和規劃,留守在巖灘駐紮的工部土工按計劃完成了施工方案,民工抵達第二天,開始動工挖掘鹽池,青條磚和水泥等工程原料,源源不斷從湯縣用騾馬大車運往工地。

    與此同時,顧溫在秀州的募工活動不出意料的並不順利,蔡生廉一口氣招募了三萬多人的鹽工,又下了“封工”令,外人想在秀州招工,比登天還難。

    而且蔡生廉的鹽已經上市,秀州打響了鹽市的第一槍。

    這天,沈雲卿抵達湯縣的第六天,巖灘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牽動着蔡生廉敏感的神經,管家陳平彙報着最近的消息和動靜。

    “老爺,沈雲卿在巖灘又是挖坑,又是夯土,還運去了青條磚和水泥,零星蓋起了一些屋舍,但唯獨就沒有煮鹽的鐵鍋和草料木柴,他不會是想等房舍修起來之後,再開始熬鹽吧。”

    “巖灘離着湯縣雖然不遠,但走也得走半日,他在秀州沒有根,幾百上前號人喫喝拉撒,總得有地方安置,許是他要先修房在煮鹽。

    眼下秀州的沒人去應工,他就是帶來了鐵鍋,也沒人給他煮鹽,我琢磨着,他要麼從蘭陵帶人過來,要麼在暗中活動,活絡那些不識相的。

    我問你,顧溫在各縣募工,招到了多少人”

    “不多,才一百來人,還都是街上的外鄉流民和叫花子。之前咱們擔心這些流民和叫花子都是外鄉人,靠不住,所以沒讓招,都是用的秀州本地人,即便把外鄉的流民和叫花子都招了,也就七八百人。”

    “但還是不能不防着,尤其是清揚鎮的苗家,跟沈家有來往,你派人去盯着,如果沈雲卿派人私底下活絡,立即報我。另外,找些人混進沈雲卿的人中,給我日夜監視。”

    “明白了老爺。”

    秀州本是個經濟發達地區,流民叫花子其實很少,臨近的蘭陵、錢塘大都如此,江南的流民大都是從江北淮南洪泛區來逃難的,過去兩年間,江淮道恢復生產,各地州府組織遣返,流民數量大幅銳減。

    但也還有各種各樣原因,留在江南繼續討生活,追根溯源不難發現,這些流民都是失地和在老家欠債不敢回的農民。

    就在顧溫組織流民抵達巖灘不久,沈雲卿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這些個流民都拖家帶口,少的兩三個,多的七八個,整個一大家子。

    “顧管家,秀州忙活了這麼久,就招了這些”

    顧溫兩手一攤爲難說

    “秀州各縣無人敢於應招,來的都是外鄉的流民。”

    “這不行,這些流民都拖家帶口,興許身上還帶病帶蝨子,你趕緊去讓人回寧陽,弄十石肥皂和大人小孩女人的成衣過來,再從秀州當地找幾個郎中,不,乾脆一併從寧陽請。我琢磨着秀州農民不敢來,當地郎中興許也能不敢來。”

    “那我立即差人回去。”

    非是沈雲卿人羣歧視,這些個流民和叫花子喫的都是百家飯,這年頭也沒衛生觀念,能喫的什麼都喫,誰也不知道有沒有病。

    吩咐了顧溫,沈雲卿回到岩石灘繼續督工。

    海水引上岸,還不能直接曬,得先沉澱一天,讓雜質和比重大的礦物沉澱,第二天引入鹽池。

    因此挖掘鹽池前,得先挖引水渠道和沉澱池,沉澱池與鹽池以水道相連,將沉澱後的海水引入高度更低的曬鹽池。

    鹽池在八月下旬初見成效,此時蘭陵的青條磚和水泥仍在源源不斷運來,沈雲卿半道上心念電轉,乾脆把蘭陵的流民、叫花子,有勞動能力的全招來,拖家帶口的家眷暫時安頓寧陽。

    待等鹽場竣工,騰出人手建房,再把流民家眷接來巖灘安頓,向內陸開墾土地,形成製鹽和農墾,在秀州打下一個根,留待日後對付蔡生廉。

    這兩年沈雲卿發現個問題,“山頭”在封建王朝卻是很重要,在這個個人意志占上峯,法律體系作爲君主意志工具的時代,你光有錢沒用,你有勢力沒錢,錢總會有的,但你沒勢力,你的錢未必是你的。

    蔡生廉是個極端典型案例,一個人的影響力能干涉整個地方的行政,這與後世的地方性有組織經濟黑社會,在本質上已經沒有區別。

    沈雲卿忙着搞工程的同時,高彭貴接連來了三封告急信,蔡生廉的鹽衝進金陵,鹽價一夜跌了五十多文,金陵刺史肖炳光急的都快跳玄武湖。

    其實還不光金陵,蘭陵整個都淪陷了,李義清火速去錢塘借鹽來賣,還一個勁兒的給沈雲卿催命。

    這件事上劉巖鏡最定心,首先他不經營鹽市,其次他的業務跟鹽也沒交集,其三他做的是金融,鹽是民生商品,跌價對金融行業反而有好處。

    老百姓手頭錢多了,就能騰挪更多的錢買其他商品,其他商戶賺了錢,不免要跟錢莊打交道,所以劉巖鏡是得利的,他甚至希望沈雲卿開不了鍋,把李義清連同戶部鹽鐵司都給得罪了。

    就在各方博弈來開帷幕的同時,蔡生廉最先得到了一個壞消息,沈雲卿出鹽了。

    “什麼啊,出鹽了,他哪兒來的鹽”

    “曬,曬出來的。”陳平飛快說道,就連他自己也不信。

    “什麼,曬出來的。”蔡生廉似乎想到了什麼,這個常識他還是知道的,但問題是從來沒人做啊。他旋即又問“怎麼曬的”

    “過去二十多天挖了好些個坑,鋪上了青條磚,就把海水引池子裏,然後任憑風吹日曬,四五天就能出鹽,還賊孃的省人力,一個人一天能弄好幾石的鹽。”

    “那海水怎不流回海里,怎不滲地下。”

    “這小的就不知道了。”陛下的ceo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