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41章 招聘CEO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翌日,公孫芸惠在永合殿設晚宴敘家情,各路神仙齊聚一堂,平日裏極少現身的安國公慕容奧翔也來赴宴,最後仔細盤點下來,除了後宮的,六部的大員能來的來了十之七八。

    與其說是家宴,不如說是以皇帝爲首,以裙帶關係爲紐帶的酒席,而這恰恰是岐帝國朝堂關係的複雜之處。

    無論皇帝推行何等政令,始終繞不開“家”這個範疇,幾乎重要崗位的內閣,多少都跟皇帝沾親帶故,動誰,都是動皇帝的左膀右臂。

    爲了打破這個局面,或者說新立門戶,家宴的尾聲,女帝藉着醉意,宣佈了海通公主找選駙馬的意向。

    同時也提出了四項極爲嚴苛的要求。

    其一,二十四歲以下,樣貌端正。

    其二,五年之內以一己之力聚集財過百萬者。

    其三,文武雙全,至少具備秀才畢業證書。

    其四,最後入圍者得要公主中意。

    此消息一出,赴宴衆人無不竊竊私語。

    第三條、第四條倒也合情合理,但把年紀框死在二十四歲以下,還要白手起家以一人之力,五年內聚財百萬,這等能人哪裏去找,這不是選駙馬呀,是釣金龜婿,找理財高手啊。

    試想,白手起家年賺二十萬,靠上皇帝這顆大樹,還不得年賺兩百萬,這哪是選駙馬,是全國海選基金經理吧。

    可不信邪的還就真有,沃臘舒達自告奮勇,表示只要女帝一聲令下,他就率千軍萬馬蕩平了誰,把地皮獻給大天朝,這準值百萬。

    女帝聞訊忙表由衷感謝,我朝還是以和爲貴,您的好意舅媽心領了。

    正月間,趁着年節船幫生意淡季,沈雲卿在寧陽組織運力,僱人先將十萬石稻米運往海通,存入官倉。

    一月十九,沈嚴良、高秀珍回到寧陽,突然沒來由的提起開牛場。起因是周晟答應用牛抵償部分高彭貴的借款,但高彭貴要這些牛也沒用。

    其一是草原上的牛不會耕地,只有將繁殖的小牛馴化後,才能耕地。而朝廷得到忽喇人的牛,或是充入牛場蓄養生牛犢,把牛犢馴化變成耕牛,或是繼續放牧當做肉牛,賣掉、喫掉、獲取皮革,或做賞賜。

    其二,這些不能耕地的牛到了南方,由於不會耕地,就只能做腳力或肉牛,殺了取肉取皮不免可惜,動物資源在基數不夠龐大的當下,仍然十分珍貴。如果充當腳力,金陵沒有大型工程,毫無用武之地。

    而沈雲卿在蘭陵大搞建設,開有牛場、磨坊、工程項目,需要大量替代畜力,同時繁殖牛犢用以旱作耕作,所以轉手賣給自己外甥要划算得多。

    可划算規劃算,但經濟利益和划算是兩碼事。

    此前周晟借款時,沈雲卿已經要了一批草原牛,目的正是遷回南方生養牛犢和替代勞力。現在再塞幾百上千頭,哪裏能養得起。

    一頭牛每天至少十公斤青草,野放一年需要二十畝地,由於當下沒有苜蓿草,牛隻能啃食其他能量和蛋白效率更低的植被。

    如果是圈養,理論上一畝地的苜蓿草能養三到五頭牛不等,但如果沒有苜蓿草,需要幾畝地都種滿草,纔夠一頭牛,還得投放一些糧食飼料。

    若按一頭牛要二十畝地的自然草場,一千頭就是兩萬畝地,沈雲卿再闊綽,他也拿不出兩萬畝地。

    可要是集中圈養,高密度種植非苜蓿類低能的草皮,就得人工去割草,如此又是勞民傷財,空費人力錢糧,依然得要幾千畝地

    而割草比收稻子勞動強度更大,一個人一天也收不了一畝地,哪裏能養這麼多牛。如多用精飼料,根本養不起。

    所以在江南大範圍養非耕牛,是土地、糧食、人力資源的三重矛盾。

    此前沈雲卿把牛分散到各縣各村,以租、散養、認養的方式,把牛分散圈養,既能降低運營成本,同時能把各縣的荒地利用起來放牛,生養的牛犢能馴化耕作,藉此攤薄成本。

    現在合着周晟兌現沈家和高彭貴的牛,蘭陵根本養不下,殺了喫肉取皮從長遠看不划算,但是都圈養起來喫糧,耗不起,散養養不了,除非得牽走。

    但牽走後草場和人工仍然是個尖銳問題,沈雲卿轉念一想,乾脆把牛前往海通。

    一來,江淮地區煮鹽,以草料爲主木柴爲輔,燒煤根本不現實。海通的鹽戶、鹽工每年除了煮鹽,就是割草,極爲辛苦,但是海通有人爲圈養的草場這不假。

    二來,鹽鹼地大範圍改種高粱,光靠人力收不來。

    種高粱能用耬車,耬車一天一人一頭耕牛能耕七八十畝地,即便一季只耕十天,那也是七八百畝,一個壯勞力一天最多就割一畝半,少一點的不到一畝,七八百畝收不過來。

    沈雲卿琢磨着設計一種畜力推動的簡易收割機,大量收割高粱、小麥、水稻,稍加改動也能割草。

    其三,江北現在最大產業就是鹽,曬鹽的普及勢必削弱江淮的經濟,即便鹽價維持在八十文每升,對江淮的影響短時內難以消除。

    當然,鹽戶恢復耕作種出的高粱,一定程度上能填補經濟下滑帶來的影響,但鹽畢竟是高暴利的產業,這種經濟下滑是巨大的。

    因此需要新的替代產業用於盤活兩淮的經濟,發展牲畜養殖、皮革加工、高粱替代種植,這個市場的潛力很大。

    收割的半機械化,不僅僅解放勞力,更能鼓勵農民拓荒,增加糧食產出。

    當下的土地矛盾是“勞動力可耕種土地的再分配”,既有多少勞動力和畜力,能耕多少地,其他的地再多,那你沒有勞動力,也是慌着。

    農耕時代,沒有幾個人願意去買一片永遠不會開墾的荒地留着傳代,如果有,這個世界上的農民恐怕都是地主,隨便手指一片山頭,交兩個稅,就能承包大片的山頭。

    當勞動效率增加,荒地變耕地,即便畝產不變,每季收穫的糧食因爲量變發生質變。

    打定主意,沈雲卿帶着人手和化學試劑,乘坐陳炳言的樓船去海通,同時着手設計可用於畜力的收割機。陛下的ceo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