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66章 庒縣風波(3)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於是第二天朝議,最終以五票贊同兩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高粱推廣法案。

    反對的兩票分別是戶部和吏部,戶部是一向的釘子戶,反對是必然之舉。吏部反對是因爲更深層次的原因,但是這件事上懷王沒發力。

    首先淮河的爛攤子女帝有份,但現在朝廷眼看要倒,公孫行再貪,也不能讓朝廷倒閉,皇帝這個靠山倒了,事後秋後算賬,他這個哥哥也逃不掉伸頭的那一刀。

    所以儘管有利害衝突,但卻不能蹬鼻子上臉,表個態度也就行了,大不了關停了灰色收入關,另謀財路,總比讓朝廷倒閉了強。

    贊成的五票分別是女帝一票,兵部、工部兩票,禮部這票很重要。

    這件事上禮部本來沒什麼厲害衝突,大可以棄權,但厲害就厲害在,女帝硬是把禮部扯進來立法,給人以公孫芸惠有意重新扶持禮部的錯覺。

    尤其是今年科舉和周晟的大婚,從某種程度讓禮部經由高氏,和周晟產生了某種關係,更何況開荒種高粱,說起來是利國利民之舉,不正是天下讀書人所希望的開模和表率嗎。

    刑部的一票關鍵仍在禮部,刑部這件事上可有可無,與禮部角色相當,禮部倒向女帝,刑部可以選擇中立棄權,但不能倒向戶部。

    真要是江淮反了,女帝這能殺田誠的頭。

    朝議最終以五比二通過決議,但決議歸決議,如何落實,最終仍舊是戶部的事,當然,盧希彭是這麼想的。

    但周晟敏銳察覺到了沈雲卿曾經提到,繞靠戶部徵稅的機會,遂是下午前往御書房提及此事。

    “母后,既然戶部抵制此事,不妨效法曬鹽,將高粱所徵稅賦收歸內司府,如此既能避免地方盤剝,同時可得稅源,藉此充實國力。”

    “嗯,此議甚好,但徵收賦稅所涉甚廣,曬鹽尚且只有三處,而高粱廣種天下,非內司府所能及,若要逐一徵稅,便得新立衙門,新立衙門又得養吏,如此又是一項開支。

    眼下高粱尚未推開,短時內無法折換錢糧,單獨爲徵高粱稅,恐靡費國帑徒增負擔,得不償失。”

    “兒臣建議,可讓地方的司馬、縣尉、州兵代爲徵收,如此又可用州兵之力,又能充以軍糧,可得兩便,而且高粱暫無市場,想來貪墨並無多少好處。

    待等日後高粱推開,再緩以其他手段,改由吏部徵稅。”

    公孫芸惠略作思考點頭認可

    “此法可行,待刑部擬議新法,爲娘暫授兵部徵稅,入內司府。”

    “母后聖明。”

    “呵呵,哪是爲娘聖明,是晟兒長大啦,能替母后分憂了。”

    “母后過獎了,孩兒才疏學淺,哪裏能想到此法,乃是去年底南下江南,沈雲卿曾說今年可另行徵稅,當時問他,他諱莫如深,說是今年再看。此番推廣高粱,孩兒這才恍然大悟。”

    “哦,又是他”女帝口氣不悅,接着又說“這麼說,他早料到會有今日局面”

    聽着女帝口氣不對,周晟忙改腹稿說

    “並非完全被其料中,當時他說未必能成,尚有變數。”

    “哦,是何變數”

    “沈雲卿說,若是海通的地裏種不出糧食,便前功盡棄,故而高粱出苗前,沈雲卿並無把握。”

    “他倒是油滑的很,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如今被他騙取去三十二萬畝土地,照此下去,明年海通將盡歸其一人,想來着實可惡。”

    “孩兒看未必,眼下庒縣僅有遷民四萬餘人,尚且勉強可耕三十多萬畝地,倘若繼續僵持,待等今年新法頒佈,他便再無圈地機會。”

    “那你就不怕失信於他”

    “是他欺騙朝廷在先,如今新立律法利國利民,不治他罪,已是法外開恩,並非兒臣失信。”

    “呵呵,朕量他也不敢。”

    沈雲卿多半沒想到,周晟能把他賣的這麼快。

    推廣鹽鹼地種高粱一事在神都迅速發酵,在女帝授意下,各個渠道的消息迅速擴散,不過市面上至今一粒高粱難覓,幾乎無人知道何爲高粱,但皇帝頒佈了御令,今後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一律喫高粱。

    於是不少不明真相,而欠見識的喫瓜羣衆,無不認爲高粱可能是一種不錯的主食,要不然皇帝怎麼能頓頓喫呢。

    六月底七月初,南方各地陸續收割了稻米,開始夏耕,產量普遍多餘往年一成。

    蘭陵,尤其是寧陽,普遍豐收,超產三至四成,尤其是沈家最近幾年圈走的那一千多畝地,竟然長出了畝產三石的稻穀,我的天,李義清火速率人前往寧陽實地考察。

    七月十一,沈嚴良乘船抵達海通前往庒縣,與沈雲卿商議收糧一事。

    “今年江南豐收已成定局,來時我已讓人去淮北打聽,基本也與往年持平,就是不知道黃河兩岸與兩湖怎樣,即便持平,今年的糧價也該回到四年前,如果略有豐收,恐怕還得跌。糧價一跌,銅價再調,怕是繼續收糧要喫虧呀。”

    “爹,總想着喫虧這可不好。今年糧價便宜,咱們不指望賣糧掙錢,咱們可以用糧養人,養牲口,開辦更多工坊,有勞力有畜力,咱們還能幹其他的。

    糧食便宜利薄,咱們用糧食養人去幹賺錢的買賣。再說了,水泥坊現在掙錢也不少,別跟個地主老財似得總盯着糧。”

    “可糧價跌下來,三殿下收咱們的糧,不還得壓價。”

    “他壓他的,咱們收咱們的。另外,咱家在寧陽的糧囤得擴建了,海通也得建糧囤,有了糧,纔好辦事。”

    “那就隨你吧。另外李義清來寧陽看了咱家種的那一千多畝地,現在消息都傳開了,說是咱家種得是神仙稻要咱家給種子,讓蘭陵都種上。”

    “哼,他這是給自己的烏紗帽上貼金,好升官發財。”

    沈雲卿在寧陽種的一千多畝地,經過四年的培育,先後選了十多個品種,先用自然肥催了兩年四季,選出產量最高的,抗倒伏的幾個品種再用堆肥催兩年。

    一千多畝地選種了六個品種,產量最高的達到了三石一斗,最低的兩石七鬥多。

    李義清想當然的以爲只要得到種子,就能給蘭陵全都種上搞豐收放衛星,向朝廷報喜,其實根本辦不到。

    這一千多畝地,用的都是清淤挖出的淤泥鋪出來的一層,厚度半尺,再用糞便與稻草灰髮酵肥施肥,田間養殖有魚類、泥鰍、蛙類和雞、鴨,產生的糞便富有營養,同時又能解決害蟲,肉類副產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