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奧地利問題
    1820年10月初,謝綰回到闊別大半年的魯爾堡。

    杜福爾伏龍斯在出獄後已經整理好了資料,謝綰從頭到尾看了下簡報。好在這次受影響的大多數是官員和議員,企業主較少參與政治,整個魯爾經濟區運營基本正常。

    除了一些常態的發展,最讓謝綰激動的是,經過兩年的設計建造,喬治斯蒂芬森的第一段試驗性鐵路已經建成。這條鐵路位於杜伊斯堡港到埃森煤礦區之間,長度約二十公里,由一種新車型執行運輸,可以達到時速六十公里,載重一百噸。在謝綰的支持下,這條鐵路起點比原來時空高不少,已經具備現代鐵路的應用價值。

    本來早就該舉行落成典禮,但因爲謝綰一直出逃在外而耽擱了,這成了他回魯爾堡之後第一件大事。在落成典禮上,謝綰把這種新車型命名爲“布呂歇爾”,以紀念去年去世的布呂歇爾元帥。

    在試乘之後,謝綰覺得這玩意兒在舒適度上遠不如馬車,聲音太大,震動太厲害。不過物流運輸和快速交通的意義卻不容否定。於是決定全力以赴支持斯蒂芬森建設從埃森煤礦區到多特蒙德的一段約八十公里長的鐵路,兩條鐵路連接後,構成魯爾區運輸大通道。

    與之相應的,是亨利貝爾的蒸汽船。實際上在謝綰出逃之前,亨利貝爾的蒸汽船在杜伊斯堡港到鹿特丹港之間已經開通了商業運營。此時使用的船隻載重三百噸,時速八公里,謝綰始終覺得這個速度太慢,於是自己動手設計了螺旋槳概念圖給亨利貝爾。貝爾在這個方向上又試製了十幾次,終於拿出了木製螺旋槳版本的“水星”號蒸汽船,時速提高到十八公里,載重量也提高到了七百噸。在鋼鐵船身誕生之前,螺旋槳強度有限,這個速度可能也是安全上限,好在已經具有較大商業價值。

    作爲魯爾區的最高軍事長官,謝綰有自主徵兵和採購軍需的權力,這使他可以完整規劃自己的武器產業鏈。德萊塞遷來魯爾區後,被安置在埃森克虜伯工廠旁邊,謝綰計劃在此建成一個以火槍、火炮爲主要產品的熱兵器工業區。不過目前朝廷訂單和自己的採購量都有限,謝綰只能先規劃出大概區域,以配合鐵路和港口建設規劃。

    回到魯爾堡投入到工業工作中的謝綰,感覺遠離政治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悅的事情。閒暇時,他總喜歡站在杜伊斯堡港港務辦公室的頂樓天台上,看着鐵路與碼頭的接駁,貨物和人流的上上下下,工業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纔是他的熱情所在。

    不過政治總是陰魂不散的繞着他轉,或許因爲經濟與政治本來就分不了家。

    其實他從俄羅斯回柏林時就聽說,法國北方政府趁路德維希王儲調兵前往俄羅斯期間,突然發起對南方政府的猛烈攻擊。似乎北法軍隊是蓄謀已久,南法被打的潰不成軍,戰線迅速向南延展。到謝綰回到魯爾堡時,北法軍已經佔領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只剩下阿爾卑斯山以南的比利牛斯地區、普羅旺斯地區以及科西嘉等海外領地還在南法手裏。

    路德維希對此視而不見,卻惹惱了另一個當局者。奧地利對路德維希擅自調動軍隊本來就極爲不滿,加上它所支持的南法眼看着就要覆滅,因此大爲光火。梅特涅數次召見普魯士大使,直接寫信給國王與王儲,都被好言搪塞過去。怎奈英國已經退出了亞琛協議框架,奧地利實在不敢獨自對儼然穿一條褲子的普魯士新王儲和俄羅斯皇帝發難,也只好繼續保持發牢騷的姿態,聽任事態發展。

    謝綰雖然知道路德維希王儲與瑪麗女王有些勾勾搭搭,但這麼明目張膽的縱容北法破壞停戰要求,還是太欺負奧地利了,畢竟明面上普奧俄三國還是神聖同盟。不過這有什麼辦法呢,奧地利這個布娃娃帝國,在原來時空中靠着梅特涅的合縱連橫,在四十年無戰事中維持着看似強大的體面;而在這個時空裏,由於法國內戰和普魯士內鬥,引發兩國軍事力量高位運行,撕扯着奧地利的假面具搖搖欲墜。

    看着目前這個局勢,謝綰感覺到路德維希如今幾乎是不失時機的嘗試激怒奧地利。幸虧梅特涅是個老江湖,總是保持在紅線附近不過界,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擦槍走火。

    從歷史上來看,普魯士與奧地利的戰爭並非爭對奧地利領土,而是爭奪德意志地區領導權,而且由於擔心俄羅斯和法國介入,戰爭規模和目標都非常有限。在這個時空裏,路德維希與瑪麗女王、亞歷山大一世的關係,遠好於他未來與拿破崙三世、亞歷山大二世。

    但路德維希真的有把握靠戰爭挑戰奧地利嗎

    謝綰不清楚奧地利的軍事力量,但他清楚普魯士軍隊情況。雖然在格奈森瑙的改革之下軍事素質大幅提升,但朝廷的財政狀況卻實在支撐不起大規模軍事行動,要不路德維希也不會說“不敢進入波蘭”的話;就算下決心進入奧地利,萬一戰事拖延,民衆生活更加艱難,反戰情緒與國內本來就羣情洶涌的維新派反對浪潮一定會合流而更盛,搞不好最後跟奧地利落個兩敗俱傷,誰都沒好;更何況,以普魯士目前朝野不穩的局面來看,即使把奧地利打趴下,獲得一部分德意志領地,也是徒增財政負擔,畢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是自己的土地,與俄羅斯佔領新地區大搞掠奪有本質的區別。

    由此謝綰覺得,路德維希激怒奧地利還是基於外交考量,只是不知道如果奧地利真的翻臉,路德維希會怎麼應對。不過既然路德維希已經答應了自己,一旦德意志統一,魯爾區領地就歸自己,那自己還是應該積極的幫他。

    謝綰琢磨了下,以自己目前的能力,財政上是沒辦法支撐普魯士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破局之處或在奧地利的外交環境和內部局勢。於是他請來了基民盟的四位黨首。

    此時,由於基民盟執行親路德維希路線,而路德維希考慮到一盤散沙的維新派更難控制,故此默認了基民盟的存在,並允許基民盟回到普魯士國內;基民盟也投桃報李,在勢力逐步擴張的同時,也開始管控此起彼伏的抗議活動。因爲謝綰在魯爾區有兵權,基於安全性考慮,基民盟總部也就此搬遷到了魯爾堡。

    謝綰在俄國待了快三個月,對基民盟的近況有些生疏,所以他先是詢問了下法國的情況,又詢問起奧地利境內基民盟的發展情況。

    在謝綰前往俄羅斯時,奧地利境內已經有一些維新派加入了基民盟。但相比其他德意志邦國,奧地利的專制制度最爲強硬,國內維新派聲音很微弱;加上帝國還有大量匈牙利、斯拉夫民族民衆,維新派也得不到民衆的普遍支持。

    所以基民盟目前手還伸不到奧地利去。

    但討論中幾個衍生的話題倒是引起了謝綰的注意。北法軍在統一法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順,而北法對奧地利的敵視態度與日俱增,另外意大利北部的幾個地區也持續不斷的給奧地利製造麻煩。

    奧地利日益惡化的外交和國內局勢,要不就是路德維希布的局,要不就肯定被他看在眼裏,這些事可能還輪不上謝綰動腦子,不過謝綰聯想到了幾年前在奧地利招商時,遇到的那位假幣制造者,彼得馮波爾。

    由此謝綰覺得,應該先跟路德維希溝通清楚他想實現的戰略目標,再看有沒有機會配合他的戰略做出動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