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三百零六章 我來了
    到1851年年底,普魯士境內糧食價格降到了常規年份的150以內,失業率降到了20以下。而德聯邦爲此付出的代價,也僅僅是此前對普魯士所承諾的九十萬英鎊,也就是一千二百萬聯邦馬克的軍費。

    雖然聯邦內有些激進的報紙還在猛烈批評謝綰的鐵腕,但聯邦議會的西德意志議員們卻大大的鬆了口氣,即使嘴上不說,內心還是非常肯定謝綰這一年的經濟改革,更不用說他們在這一波對普魯士投資熱潮中的收穫。

    而在萊茵,謝綰的聲望則是如日中天以魯爾財閥爲首的萊茵資本家們成功獲得大量廉價的普魯士資產和企業,萊茵的中產階級也在投資熱潮中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當然謝綰個人的資產也因此又上了一個臺階。

    簡而言之,在謝綰一手操控這波經濟改革中,西德意志大大小小的資本家和投資者們,通過不流血的方式大大搶劫了一番普魯士的舊貴族們。

    同樣收穫豐富的還有猶太金融家們。

    這裏還要提幾句關於華沙工業區。自從俾斯麥去職以後,華沙工業區的貪腐問題就逐漸被遺忘。波蘭猶太資本家們趁機上下運作,推動波蘭大法院快速審查完畢,抓了幾個小官當替罪羊。畢竟波蘭工業化也需要華沙工業區這樣的領頭羊,於是波蘭政府和議會達成妥協,很快也恢復了工業區的建設,工業區股票成功在倫敦上市。

    普魯士的經濟改革引發了投資熱潮,其中柏林以及工業基礎僅次於柏林的德累斯頓成爲投資中心,也間接推動了臨近的華沙工業區。在倫敦金融市場中的華沙工業區股票漲幅甚至超出了羅斯柴爾德和謝綰最初的預期。

    不過羅斯柴爾德在這波經濟熱潮中收益並非只有工業區股票。實際上,普魯士國王銀行用來兌換普魯士馬克的聯邦馬克,也是羅斯柴爾德銀行借出的。

    既是按十比一的兌換率,要回收的普魯士馬克也是天量,普魯士國王銀行金庫裏黃金和聯邦馬克儲備都遠遠不足。在謝綰的撮合下,羅斯柴爾德銀行接過了這宗業務,用巨量的聯邦馬克將普魯士國王銀行庫存的普魯士國債全部接盤過來。形象的說,羅斯柴爾德銀行此時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普魯士中央銀行。

    要知道,在這宗交易進行時,普魯士經濟還處在崩潰邊緣,又因爲謝綰的糧價放開令和廢幣令導致人心惶惶,市場中的普魯士國債價格和普魯士馬克一樣是白菜價,普魯士國王銀行只得在現價基礎上又打了折扣纔算是成功賣給羅斯柴爾德。但到了年底,普魯士經濟繁榮的預期讓普魯士國債價格明顯回升,固定利息的回報率甚至降低到德意志各聯邦國債平均回報水平之下。

    羅斯柴爾德數次選擇信任謝綰,與他一起冒險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這次算是最大宗的這可是歐洲最大之一國家大概二十年累積發行的國債,哪怕是1的漲幅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財富。可以說謝綰和羅斯柴爾德通過合法手段,搶走了大量原本該屬於普魯士王室的財富。

    爲此普魯士攝政王腓特烈三世非常生氣,他認爲謝綰和羅斯柴爾德愚弄了屬於普魯士王室的普魯士國王銀行。但普魯士王室、普魯士政府、中央銀行之間過去的關係模糊,管理混亂,現在一刀切的分開,他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依據和法條來控訴謝綰等人;而剛剛獲得權力的普魯士議會把他當貴族代言人防範,把聯邦中央政府當靠山,所以即使他們也看不慣謝綰上臺後的許多做法,但仍然在聯邦和普魯士王室的矛盾中袒護前者。

    謝綰在德意志的改革如火如荼,地中海的局勢也如火如荼。

    在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英國扮演了催化劑的作用,並且獲得了與德聯邦親密的關係。其實統一的德意志也未見得對英國什麼好處,但此時英法與俄羅斯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讓英國人覺得一個強大的、親近的德意志是對俄羅斯的最好防禦。

    英國人在德意志問題上的果斷處理很快就帶來了好處。

    1852年2月6日,俄羅斯宣佈與英法斷交,作爲英法聯合艦隊駛進黑海的迴應。10日,英國和平代表團到達俄國作最後的外交努力並面見了沙皇。雙方分歧很大,沙皇擔心與英法開戰,但也不願意就此退讓,尼古拉一世對英國特使講:“你們不要以戰爭威脅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以此警告英法可能再次引起歐洲大戰。

    德聯邦和普魯士統一之前,德聯邦確實想和俄羅斯媾和,所以纔有了密使團訪問德累斯頓一事。

    不過現在德意志已經統一,在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需要重新評估。

    21日,俄羅斯政府宣佈與英國和法國處於戰爭狀態。俄羅斯被迫以70萬兵力與擁有約100萬軍隊的同盟國進行戰爭,在軍事技術裝備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歐諸國。戰鬥在幾個戰區同時展開。

    2月23日,第一批英國陸軍上船前往奧斯曼土耳其。2月27日,英法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4月30日之前撤離其佔領的所有奧斯曼領土。沙皇置之不理。3月12日,英法與土耳其結成同盟。3月19日,法國陸軍也登船前往土耳其。

    接下來,法國於3月27日,英國於3月28日相繼對俄羅斯宣戰。此時的三大列強一齊登場,戰爭擴大。

    1852年4月5日,英國陸軍在加里波利登陸。隨後聯軍的作戰計劃在這裏誕生。由6萬英法陸軍在海軍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6星期內拿下俄羅斯海軍基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這個目標很有限,目的是消滅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結束俄羅斯在黑海的優勢。這符合英國的願望,對法國而言,開戰本身就達到了目的。

    隨着更多的部隊到達,聯軍開始向君士坦丁堡進發。

    英軍陸軍的參戰部隊包括4個步兵師,1個輕裝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整個師在6000人左右。法國陸軍的參戰部隊是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編制情況和英軍差不多。根據當時的炮兵技術水平,法軍的做法更適應實戰需要。

    英軍指揮官是拉格倫男爵,一個平易近人的貴族。法軍司令是阿爾芒雅克勒魯瓦德聖阿爾諾元帥,法國大革命造就的新一代法國軍人。

    1852年4月20日,俄羅斯遭到開戰以來的最大打擊,德意志聯邦普宣佈保持中立。

    這裏除了聯邦議員們不願意跟英法爲敵外,謝綰也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他在聯邦議會一次非公開演講中說,

    “德意志擁有龐大的海外利益、在英國的金融利益、作爲東歐聯盟的夥伴的利益。我們絕不能與英國處於戰爭狀態,也不能親近俄羅斯而得罪東歐的合作者。”

    其實他心裏還有個小九九:放縱俄國就是放縱它在遠東的擴張,清國會面臨巨大挑戰。

    當然俄羅斯皇帝看不到這些。柏林的冷漠使他感到沮喪和憤怒。

    彷彿爲了給沙皇傷口再撒一把鹽,英法艦隊在1852年4月22日炮擊塞瓦斯托波爾,表明英法準備實實在在跟俄國打一場戰爭。

    6月3日,德聯邦和東歐聯盟達成防禦協議,從奧地利出兵八萬至保加利亞,聲稱要嚴防俄羅斯在進攻奧斯曼土耳其時假道伐虢。這次名義上的防禦行動,代表着統一的德意志第一次作爲列強在國際戰爭中亮相。謝綰也是通過這次行爲向歐洲昭告,

    “東歐是我德意志的勢力範圍,所以我來了。”

    這個行爲徹底撕破了德俄之間僅存的一點可能,從此德俄兩國關係再也沒有好過。

    沙皇感覺到了巨大的寒意,他終於明白自己落入了一個可怕的陷阱。戰爭和他當初的預想完全兩樣,敵人越來越多,使他對戰爭開始失去信心,但戰爭還要打下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