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帶着倉庫回古代 >第一百九十八章 王理事看青山多嫵媚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303/528848303/528848333/20201105150601/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王理事計劃定居在青山縣,趕早跟着李咎喫肉喝湯,同時他的祖籍仍然保留在帝京。這樣將來他的孩子在江南讀書,可以聘請名師——就連一個縣城的教師都是差點考上了進士、素有學名的黃致,可知江南的師資力量有多麼雄厚。孩子在名師這裏接受教導,卻在帝京參加科舉,同時享受最頂級的教育資源和最簡單的科舉競爭,十分完美。

    他對自己的仕途沒有信心,因爲他既無權勢,科舉也不是很出色,還是靠妻子的關係才補得了這麼個理事。他對自己的能力才華有數,知道自己的極限也就是工部養老的員外郎的情形罷了,倒不如急流勇退,給娃兒們博個未來。

    顯然劉理事不這麼想,確實,戶部和工部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王理事和劉理事互相無法說服對方,不過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會因爲這種小分歧就影響公差,平日裏依然每天同進同出地督查檢錄,只有下午休息了纔會分開行事。

    李咎聽聞王理事在打探買宅院,不由對此人高看了一眼。再看王理事錄的農具、器械等圖紙完備,學三視圖也學得快,便對此人有了些好感,遂從何工那裏要來兩張自行車給兩個理事騎着到處晃盪。

    王理事出門固然可以坐轎乘車,只是究竟不如這自行車來得自如。

    王理事得了車,稍微學了一下就掌握了技巧,每日裏便騎車小車穿街走巷。

    最後他在戲園子和李元之間的一條小弄堂裏置辦下一個三進的小宅。有天井有花園有閣樓,垂花門等一應俱全,只是屋舍俱是小巧精緻的類型,總計花得四百多兩白銀。

    王理事出門不曾帶的這多錢,還是找黃致打欠條借來的。他索性借了一千兩銀、一千斤糧食,買房買地之外,還找何工預定了明年的騾機。最後他還託王得春從牙行買下一對夫妻看守屋子兼做些灑掃之類,又將買來的地租了一年出去。

    前前後後忙完花了一個多月,王理事將地契房契身契等查驗清楚收在細軟之中,再掰着手指一算,不由又對青山縣更愛一層。

    這些事全部辦下來,在帝京可能得花上三個月的功夫,中間還需打點胥吏,好讓他們不要拖延阻礙。

    可是在青山城,他還沒拿出自己的身份呢,就暢通無阻地辦成了。青山城的道路便利、物產資產清晰自不必提,一路上遇到的辦事人都很機靈,府衙的胥吏個個踏實,更是難能可貴——這對平民百姓的識字率以及對府衙辦事的熟悉程度要求很高,反正在帝京是決計不行的。帝京的挑夫幫閒,就沒人認得字兒,更不要提幫忙整理資料文書了。

    王理事留在青山縣的決心於是更加堅定了起來。青山縣的販夫走卒都學會了認字,假以時日,必然有數倍於外地的讀書人,讀書人多了,學問水平自然水漲船高,各地名師想必也會逐漸聚集至此,到那時再想着跟上青山縣的進度,可就難嘍。

    就在王理事辦自己的私活期間,何工終於將第一套完整的包含零部件生產需求的自行車配裝線做好了。

    雖然它只是看起來像流水線,所有工序都需要人力完成,可是它仍然可以算是具備現代意義的標準化生產流水線。每個部件的尺寸都限定得死死的,保證成品損壞需要更換新零件時,可以嚴絲合縫地對上,從而達到延長工具的使用時間和異地組裝替換的要求。

    這種標準化意味着保密性大大提高,同時對工匠的要求大大降低。許多隻是混飯喫的小零工,技術眼力就那樣。讓他們搗鼓一輛車,他們不行,但是一年到頭加工同一種零件卻沒有問題,說不定還能搞出一羣閉着眼睛都能做到絲毫不差的八級技工來!

    李咎心情愉快地發了一筆獎金,然後馬上拋出下一個問題,讓何工帶着他的小團隊找陶工一起,把吹玻璃的技術和平板玻璃的製作技術給整出來。

    不能兩輪三輪得看當年的水熱環境與土地的地力。李咎想用地膜和大棚將輪作對自然環境的要求降低。地膜可以將播種的時間提前,大棚則可以延長耕種的時間,都是糧食增收的重要利器。

    爲了實現一年兩熟到三熟,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糧食生產量,玻璃大棚,必須有。

    李咎的思路非常簡單:依託化工企業的地膜暫時搞不出來,這個時代已經出現的玻璃還搞不出來嗎?趕緊趁着現在農忙呢工廠閒着,把這些要緊的科研做一部分。這樣農閒時大家纔有空折騰科研結果的商業化運用。

    除非青山縣還能進一步擴大地盤、吸收人手,否則青山縣的勞動力一定會越來越緊張,再考慮到他自己不知道還會在青山縣待多久,儘快給青山縣留一些家底總沒錯。

    青山縣地處江南,是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地方。具體到某一年能

    一直以來制約工業發展,讓李咎不敢放開手去懟紡織業、煤炭業的關鍵問題就是糧食產量。能把玻璃大棚給做出來,總能解決一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萬幸今年開了海禁,李咎手上的廉價小商品,還有紡織廠現在在生產的一部分佈匹,都在通過市舶司向鄰國販賣,轉化爲錢和糧食源源不斷地送回來。海外貿易讓它們沒有直接進入本地市場,給了一些緩衝地帶,沒有衝擊本土單一的經濟體系。

    李咎正在做的就是一邊觀察,一邊給市場引入工業品,一邊擡糧食產量。普通百姓家無餘財也無餘糧,這樣的經濟環境過於脆弱,一點兒風波都經不起。李咎也只能這樣小心翼翼地邊調整邊推動,彷彿在民生經濟的鋼絲上滑步。

    今年的天氣比去年好,該有雨時有雨,該有晴時天晴,地裏的莊稼長得一片綠汪汪的,長勢格外喜人,好些人家都準備好今年要再種一輪秋麥了。

    人們嚴格按照莊稼的習性精心照顧着它們,着實難以騰出人手來從事其他的事情。

    備受關注的紡織廠也只好有一搭沒一搭地生產着。偶爾荒山上人手不足又缺短工彌補時,紡織廠的工人也得撲上去幫忙做點農活。

    張周氏等已經是工人了,可他們終究是從農田裏走出來的工人,對土地的依戀,對莊稼的珍視,刻在骨子裏,淌在血脈中。不必李咎下令,看見田裏的事着實忙不過來,他們就主動提出來願意“加班”幫忙做些地裏的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