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帶着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一十七章 金陵見聞5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7064/528817064/528817125/20201207123626/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李咎不知道尤家的打算——即便他知道,別人沒挑明,他也不便直接揭穿。這日裏尤復尤晉說因內眷出門而他倆另有宴席要赴約,騰不出人來陪送,因近日附近不太平,家中女眷衆多,故而請李咎幫忙護送一程。

    李咎想到自己來了此地後一直留心方方面面,卻沒怎麼在佛法僧道上下功夫,這正是個順便去看看的好機會。

    尤家是本地望族,又常年去佛寺道觀燒香打醮,想來僧侶們必不會對尤家的女眷有所戒備,如此他跟着去,想打聽寺廟道觀的田產稅收和度牒等事,會容易許多。

    於是李咎痛痛快快答應下來,次日一早食飯畢,換得一身夏季常服,乃是月白襯衣,深青杭羅衣裳,前胸後背貼的白鷳補子,足下蹬的一雙白色靴,頭上被迫戴了一頂式樣新奇的燕服官。待出門前,幺娘又把與他一個小包袱,裏頭裝的帶、襪等小物件和一雙棠木屐,萬一遇着下雨天就可以套在靴子外面,以便淌水。

    啞巴照例跟着李咎走,倒不是李咎出門在外還要多帶個人,主要是啞巴是孤身一個男子,若不帶上而是留在別人家,啞巴自己走動不方便不說,萬一出個什麼意外那髒水潑下來,啞巴躲都躲不掉。爲免節外生枝,李咎不讓啞巴單獨行事,若要做什麼,必須得有“自己人”陪着一起。啞巴亦言聽計從,絲毫沒有覺得不自在。

    李咎將小包袱和其他隨身行李打的一個褡褳系在馬背上,他收拾妥當,女眷們也沸沸揚揚地整將起來。又過了二刻,李咎掏出手錶一看,已是早晨九點過半,到了出發的時間,裏頭女眷們的馬車陸陸續續地駕到了二門外的空地上。他便領着啞巴各自上馬,一前一後地押在隊伍外側,一同往城郊的酉禪寺去。

    尤大奶奶留下陪徐氏、小蓮和幺娘,打頭的八寶瓔珞華蓋車裏做的就是二奶奶。二奶奶又特意將閨女叫到了自己車上,指着外面不遠處騎在黑馬上的李咎,輕輕地告訴閨女這就是傳抄了那幾本雜書、《三國》《西遊》《三言二拍》以及幾本戲文的李咎,只問閨女覺得如何。

    四姑娘蚊子似的哼哼了兩聲。

    二奶奶故意說:“你覺得不好啊?那,你父親就不提了。我們也嫌他年紀大了,比你大着快十歲呢!不大好。”

    四姑娘急了,忙捉着母親的手,很小聲地說:“李先生……挺好的。”

    二奶奶繼續逗閨女:“哪裏好?我怎麼不見他好?”

    四姑娘就說:“李先生的才識,只是老爺太太誇着而已,我們也不知道底細,不敢亂說。但是李先生對小蓮和幺娘是真真的好,聞得說,他對女子與男子並無二至,他手下有個姑娘立了大功,姑娘自己都願意讓父親領賞錢,他卻將賞錢給了姑娘;又聽說,蓮妹妹的媽如今竟在外面管着產業,行動自由,除了當年簽得十年做長工的契書,並無其他牽絆。又聽說李老爺與僕婢、乞丐等處事也和氣,可知先生本是極好的。”

    二奶奶笑笑:“那我就知道了。也怪我不往外頭去,平日裏也不和你們說話,竟不知這些。”

    四姑娘說:“這也是偶然聽說罷了……”

    說着她又看了眼馬車前面的李咎,李咎似有所覺回頭看過來,她忙將簾子一關,端端正正地坐回原處。

    二奶奶說:“李先生的道理極多,只是我也看不大明白,不知都是怎樣的道理。等會兒呀,你慢慢和我說幾個,也讓我聽一聽被老太爺和大老爺誇上天的神仙道理究竟是什麼,怎樣?”

    四姑娘自然無所不可。

    馬車一路安安穩穩地行到了酉禪寺,時間已近午時。寺裏早已打點清靜,對外謝客,自主持起都在爲接待這家貴客做準備。

    原來本寺主持了妄禪師出家前曾得過尤南教導,出家後也與尤家往來頗多,此時閉門謝客專門待尤家家眷,亦是理所應當。或有人說他這是紅塵未斷,六根未淨,了妄卻不覺如何。

    二奶奶按常例禮佛參拜,出來後廂房喫茶歇息,就讓閨女在身邊講解她所看的李園雜學上到底寫了些什麼有趣的事物。

    而李咎就在不遠處的大松樹底下,和幾個正在乘涼的小和尚聊天。

    小和尚年紀小,未解世事,李咎長得一張正氣臉,穿的又是官服體系裏的燕服,小和尚們先怵他三分。李咎和顏悅色地拿素零食如豆乾、果脯等與他們分食,顯得是人畜無害的樣子,小和尚們拿了他的零食,又覺得他爲人可親,倒是自己誤會他像是個不好相與的,態度不覺就軟了下來,被李咎一聊,就打開了話匣子。

    李咎順順利利地套出了酉禪寺及其他寺廟道觀的經濟來源、人口來源、賦稅情況、信衆信息,竟沒引起和尚懷疑,和尚反以爲他也想出家了,纔將他們寺廟打聽得這麼認真。

    比較出乎李咎預料的是此時的寺廟需要交稅,倒不像他知道的幾個典型時期寺院道觀獲有免稅權。本地的和尚亦需要繳稅,一筆是寺院本身要交一份稅,一筆是和尚開度牒要交人頭稅,此外,朝廷不允許寺廟和道觀保有自己的農田,因此寺院租種別人的農田,必然要交一筆田租的。

    有很多信衆願意將田租壓得很低租給和尚,朝廷官府對此並沒有窮追不捨。反正稅賦是不會少的,至於田租多一點少一點,只在地主和和尚之間罷了,不影響朝廷的人口和稅收,朝廷也就滿意了。

    李咎將前後事情理順,若有所思地在小本本上記下自己的感想。果然是一個新朝代初立的時候,極度缺乏人口和穩定收入,那麼朝廷在人口從勞作轉向不勞作的通道里加阻礙,也是理所應當了。

    寺廟裏的人除了無家可歸被寺廟收養的小孩兒外,其他多是真正一心向佛、有慧根有佛緣的人。而那些跟着念課的小孩兒並沒有獲得度牒,並不算真正的和尚,且他們大多數都沒成丁,自然也不用交稅。

    <hr class=”authorbsp; 死心吼,四姑娘也不是女主


章節報錯(免登陸)